近日,《2023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现有海水淡化工程156个,工程规模2522956吨/日,比2022年增加165908吨/日。
近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2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现有海水淡化工程150个,工程规模2357048吨/日,比2021年增加了500615吨/日。
2021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2022年9月前 言海水利用主要包括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化学资源利用。
“十三五”时期,为推动海水淡化产业向规模化、集成化方向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海洋局共同印发了《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海水淡化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
天津、山东、江苏等省市研究制定支持海水利用的政策措施,天津海水淡化产业(人才)联盟、胶东经济圈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联盟和山东省海水淡化利用协会相继成立,促进海水利用产业在沿海地区进一步集聚发展。
2012〕3867号)《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发改环资〔2016〕2764号)《海岛海水淡化工程实施方案》(发改环资〔2017〕2115号)等指导性规划和实施方案,为海水淡化产业发展指明了具体方向
虽然包括《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在内的一系列顶层规划将海水淡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和政策导向型新兴产业,但我国海水淡化发展相比世界其他国家仍落后明显,近三年全国海水淡化规模增速为7%,仅为全球的一半,总量占全球比例也仅
依据《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目标,“十三五”末,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达到220 万吨/日以上,现有的海水淡化产能规模距离目标值还有一定的差距。
2016年12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海洋局共同出台《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规划中明确提出:“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和“推动海水淡化规模化应用”,推动海水利用技术应用于西部苦咸水地区,促进海水利用走进
2019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前言海水利用主要包括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化学资源利用。
近年来,唐山市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指示,严格落实《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海水利用的需求,有序推进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工作开展。
根据发改委、海洋局联合印发的《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达到220万吨/日以上。...截至2016年底,我国海水利用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超过14.85亿元,比上年增长接近7.4%。具体来看,全国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27个,产水规模达到120万吨/日。
根据发改委、海洋局联合印发的《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达到220万吨/日以上。...《2019-2024年中国海水淡化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表示,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脱盐生产淡水,是实现水资源利用的开源增量技术,可以增加淡水总量,且不受时空和气候影响,可以保障沿海居民饮用水和工业用水等稳定供水
随着《国家节水行动方案》《京津冀工业节水行动计划》等一批新政策和规划的实施,国内海水淡化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延伸阅读:全文 | 2018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据中国水利企业脱盐分会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底,我国已建成日产淡水百吨(含)以上的海水淡化项目172个,产能达到175.29万立方米/日。
2016年12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海洋局共同出台《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规划中明确提出:“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和“推动海水淡化规模化应用”,推动海水利用技术应用于西部苦咸水地区,促进海水利用走进
反渗透海水淡化原理中国目前的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如何?近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18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中国用全球7%的水资源养活了占全球21%的人口,据有关部门预测,中国缺水的高峰将在2030年出现,那时人口将达到16亿,全国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接近合理利用水量上限,水资源开发难度极大,若不采取有效措施,
在对 2018 年海水利用情况调查、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组织编制了《2018 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报告中海水利用主要包括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化学资源利用,涉及的全国性统计数字,均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近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18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据了解,2018年,各有关部门和沿海地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海水利用的需求,有序推进海水利用工作开展。
2016年12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海洋局共同印发《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推动海水淡化规模化应用的要求,促进海水利用健康
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国家海洋局制定的《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提出,到“十三五”末,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达到220万吨/日以上。沿海城市新增海水淡化规模105万吨/日以上。
在2016年底发改委和海洋局联合发布的《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又将海水淡化行业送向了风口。...我国高度重视海水淡化行业的发展,近年来颁布多项与海水淡化行业相关的政策,其中发改委和海洋局联合发布的《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为我国海水淡化行业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
依据《2016全国海水利用报告》可知,我国目前已建成131个海水淡化工程,总产能达1188065 t/d;年利用海水作为冷却水量为1201.36亿t,新增海水冷却用海水量75.70亿t/a。
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会同相关部门先后印发《“十三五”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方案》《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三五”规划》《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全民节水行动》《水效标识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节水政策
2004年,在青岛黄岛电厂建立了我国自主研制的日产3000吨的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2005年,《全国海水利用专项规划》发布,为海水利用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图表4:2010-2017年中国海水淡化产水规模(单位:万吨/日)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根据发改委、海洋局联合印发的《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达到220万吨/日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