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比增加12.56%;供热175.45万吨,同比增加57.31%;此外公司积极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处理餐厨垃圾10.55万吨、污泥3.92万吨、医疗废物0.33万吨、提纯沼气714.68万立方米、制备生物天然气
光大绿色环保签署首个生物天然气项目合作协议。...该项目旨在通过生物质高值化利用技术,为靖江特钢产品提供绿色天然气,助力其打造国内首条近零碳绿色冶金产业链实现低碳转型,同时标志着光大绿色环保在生物质高值化利用领域的重要突破。
,这不仅是本集团首个电池回收利用项目,亦是国家首台(套)成果落地标杆项目;落实沼气净化提纯业务,搭建生物天然气外销渠道,进一步挖掘运营项目价值,实现协同增效;搭建虚拟电厂和电力交易平台,完善“零碳园区+
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供热、生物天然气、绿氢的市场机制。(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按职责分工负责)(七)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前瞻布局氢能、新型储能、零碳负碳、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支持苏州、南京等城市积极争创国家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到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1.2万亿元左右,打造一批零碳工厂和园区。
产出的沼气并不会被直接浪费,经过提纯后可作为生物天然气被用于工业生产或居民生活。...这些粗油脂可不是无用之物,它们可是生物柴油和生物航煤的重要原材料。厌氧发酵:微生物的“饕餮盛宴”经过预处理的有机浆料,被输送至巨型密封发酵罐中,一场微生物的“饕餮盛宴”即将在这里上演。
包括生物质原料收集设备,成型燃料压制设备、生物质破碎、粉碎、烘干设备,生物质锅炉、气化炉、燃烧机、生物质炉具,沼气、生物天然气,生物质发电成套设备等。
:生物质能源与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践沼气分论坛专题论坛:生物天然气商业模式与投融资话题一:绿色金融助力生物质能源与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项目案例分享话题二:规模化生物天然气项目工程投资前景与商业模式话题三
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统筹规划垃圾焚烧发电、农林生物质发电、生物天然气项目开发。统筹产业布局,建设完备的氢气“制、储、输、用”体系,规范氢能产业有序发展。
能源化利用方面,发挥现有生物质电厂、生物天然气企业、生物质液体燃料企业、秸秆压块燃料站以及燃煤电厂掺烧生物质的秸秆转化作用,引导县乡集中供热、机关企事业单位、粮食烘干等场所燃煤锅炉改造,推进农村能源结构调整
推进农林废弃物、禽畜粪污等与农村有机垃圾等协同处理,合理布局生物质发电、集中式生物质清洁供暖和生物天然气项目。...因地制宜发展生物天然气和生物柴油、生物航煤等绿色燃料,积极有序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促进地热能资源合理高效利用,推动波浪能、潮流能、温差能等规模化利用。
9月5日,上海城投与申能集团签署绿色甲醇合作协议,旗下上海生物能源再利用项目将湿垃圾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提纯净化制成生物天然气,通过与申能集团的合作,将极大填补上海绿色甲醇原料需求缺口,有力保障上海绿色甲醇产品的稳定供应
在生物天然气净化方面,公司成功中标巴西生物天然气提纯项目。
生物质发电、生物柴油、生物天然气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应用不断取得突破,生物质能源的生产规模和利用水平逐年提升。同时,行业内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产业链逐渐完善,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生物质能源产业体系。
但目前能够进行能源化利用的生物质资源不足5亿吨,主要用于纯生物质发电、生物天然气等领域。...已有较成熟经验作为天然的碳中和燃料,生物质资源具有零碳排放优势,且经资源化预处理后,燃烧热值相当于煤炭的2/3,在替代传统燃煤的同时,也具有极高的生态效益。
因地制宜发展农村沼气,鼓励有条件地区建设规模化沼气、生物天然气工程,探索沼气、生物天然气终端利用激励约束机制,推进沼气集中供气供热、发电上网及生物天然气车用或并入燃气管网等应用。
对于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维尔利表示,公司于 2022 年形成新的战略方向,将从环保工程服务商向资源化、能源化方向转型,依托公司现有资源和渠道,开发生物天然气、废弃油脂深加工、一般工业废弃物资源化方面业务。
因地制宜发展农村沼气,鼓励有条件的县(区、市)建设规模化沼气/生物天然气工程,推进沼气集中供气供热、发电上网或并入燃气管网等应用。
对于沼气项目,可根据生物天然气的质量等级,选择合适的应用场景,如沼气提纯净化(甲烷含量约为60%),为燃气...逐步构建以生物质能发电、供热为主,生物天然气、非粮生物质液体燃料产业为辅的生物质产业发展格局,聚焦重点区域,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推动生物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牵头单位: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财政厅)4.鼓励已投运生物天然气发电企业设备更新改造,提升安全可靠水平,对生物天然气发电项目,2024-2025年其上网电价在现行标准基础上补贴至0.75元,促进行业高端化
《报告》显示,比如,在工业部门,钢铁、水泥等产品的高温加热和原料处理过程中,可采用生物天然气作为燃料;在交通部门,航空运输公司可采用生物航煤减少碳排放。...“截至2023年底,我国生物质发电全国并网装机达4414万千瓦,年发电量达1980亿千瓦时,年上网量约1667亿千瓦时;生物天然气年产量达5亿立方米;生物质清洁供热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超2000万吨,供应热量约
(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机关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五)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清洁供暖。将清洁供暖与乡村振兴、农房节能改造等工作相结合,积极推广秸秆生物天然气等技术
包括生物质原料收集设备,成型燃料压制设备、生物质破碎、粉碎、烘干设备,生物质锅炉、气化炉、燃烧机、生物质炉具,沼气、生物天然气,生物质发电成套设备等。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秘书长张大勇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除了生物质发电之外,生物质能利用也正朝着非电利用的方向发展,如生物质能供热、生物天然气,以及生物液体燃料等。
优先发展非化石能源,规模化、基地化开发风能、太阳能资源,科学布局生物质热电联产和生物天然气项目。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新改扩建工业炉窑采用清洁低碳能源,优化天然气使用方式,优先保障居民用气,有序推进工业燃煤和农业用煤天然气替代。
鼓励县乡集中供热小燃煤锅炉的生物质改造替换,继续引导农户安装户用生物质炉具,积极推广秸秆生物天然气、热解气化等技术,提升农村清洁用能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