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条 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应急管理、自然资源、水行政、气象等有关主管部门和渭河流域县(区)人民政府建立健全渭河流域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对渭河流域突发生态环境事件的应对管理。
第八条省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应急管理、自然资源、水行政、气象等有关主管部门和黄河流域市(州)人民政府建立健全黄河流域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联动工作机制,与省突发事件应急体系相衔接,加强对黄河流域突发生态环境事件的应对管理
第八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省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应急管理、自然资源、水行政、气象等有关主管部门建立健全黄河流域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对黄河流域突发生态环境事件的应急管理。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提高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处置保障能力,11月4日,应急管理部与生态环境部在京签署建立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协议。
洪泽湖保护面临的一大难点是入湖河道较多,有的是跨省、跨市河道,有必要建立健全与相邻省份、本省相邻区域之间的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联动工作机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将跨省断面纳入水环境监测网络,建立与相邻省份同级政府有关部门的联动工作机制,加强水环境信息交流和共享,依法开展生态环境监测、执法、应急处置等合作,共同处理跨省突发水环境事件以及水污染纠纷
第十一条省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汾河流域内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汾河流域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联动、风险报告和预警工作机制。...第十七条省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状况,制定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报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后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和生态环境准入
第十条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长江流域省级人民政府建立健全长江流域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联动工作机制,与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相衔接,加强对长江流域船舶、港口、矿山、化工厂、尾矿库等发生的突发生态环境事件的应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