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坚持依法依规、分类管控,围绕重点关注的新污染物,严格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和评价工作要求,并依法纳入排污许可管理,充分发挥环评源头预防、绿色引领作用。...生态环境部副部长于会文、郭芳,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生态环境部纪检监察组组长廖西元,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董保同、李高,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任勇出席会议。
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健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协同管控机制。深化环评改革创新,完善环评源头预防管理体系,严格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2025年1月20日,生态环境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主题为“加强源头预防与过程监管 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司长王志华首次亮相发布会,回答记者提问。
为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强化环境影响评价源头预防作用,实现环评分级管理与基层管理能力相适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1月1日发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目录(2024年本)》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2024年本)》,进一步强化环境影响评价源头预防作用,加强重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管理。
二、健全管控制度,完善生态环境源头预防体系(一)科学制定分区管控方案。...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初步形成全域覆盖、精准科学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关于进一步深化环境影响评价改革的通知》(环环评〔2024〕65号)要求,强化环境影响评价源头预防作用,经省政府同意,省生态环境厅对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进行了调整,形成了《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
”作为自觉追求,主动作为、实干担当,注重生态环境问题源头预防,关口前移、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做到早防范、早提醒、早发现、早处置,防止小事情拖成大事情,小问题酿成大问题,着力构建齐抓共管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格局
第三条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源头预防、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中办发〔2024〕22号)精神,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生态环境源头预防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划定成果,加强源头预防,指导项目选址,全面落实环境准入政策。实施环评服务单机制,提前告知企业办理事项。...11月20日,伊春市生态环境局、伊美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再次来到伊春中科环保电力有限公司帮扶指导,在设备调试阶段,加强安全生产,规范运行污染防治设施,全力助力保障生活垃圾集约化处置民生工程项目建设。
二、强化生态环境源头预防,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五)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山东省人民政府网站11月15日发布《中共山东省委办公厅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提出坚持分级分类全域覆盖,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强化生态环境源头预防,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本规定所称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以保障生态功能和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环境管理制度,在生态环境源头预防体系中具有基础性作用。
〔2024〕65号)要求,强化环境影响评价源头预防作用,省生态环境厅对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进行了调整。...三、本次由省生态环境厅调整至各市生态环境局审批的建设项目,不得授权县(市、区)生态环境部门审批。
二、完善土壤污染源头预防政策体系(一)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保护优先,源头预防。严格保护未污染土壤,推动污染防治关口前移,强化空间布局、产业转型、清洁生产,健全土壤污染源头预防体系。——问题导向,突出重点。
,深化环境影响评价改革,强化环境影响评价源头预防作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11月6日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 (2024年修订版)》意见的公告。
四、《关于进一步深化环境影响评价改革的通知》印发 环境影响评价是源头预防的主体性制度,对服务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生态环境部宣教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主持发布会,通报近期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进展,并共同回答了记者提问。
发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源头预防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全域覆盖、跨部门协同、多要素综合的精细化管理。...》,加快推动体系健全、机制顺畅、运行高效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全面建立,切实发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源头预防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根据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动态更新工作方案
二、强化源头预防,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一)编制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到2025年,全域覆盖、精准科学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初步形成,生态环境源头预防体系进一步健全。
〕65号)等有关规定,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环境影响评价源头预防作用,促进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结合本省实际,我厅对我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权限进行了调整,现予以公告。
,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规划环评对项目环境准入的指导作用,持续增强环评信息化支撑,持续提高环评文件质量,显著提升源头预防体系整体效力。...,深化环境影响评价改革,强化环境影响评价源头预防作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从决策源头优化规划方案,强化规划阶段环境污染和风险的源头预防作用。...,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公众意见采纳与不采纳情况及其理由说明的合理性,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科学性等进行审查,重点关注规划所在区域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及时书面提交客观、
研究生活垃圾焚烧、污水集中收集及处理设施等邻避设施管控原则,完成“邻避效应”源头预防场景应用,推动调整周边地块功能,实现相邻地块间环境相容、功能相容。(五)促进园区高质量发展。...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为重点,强化南渡江、万泉河和昌化江源头区管控,加快建设中部生态保育区,维护和提升生态系统功能。
健全生态环境源头预防体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精准科学,依法管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和环境质量底线,落实自然生态安全责任,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源头预防,系统保护。
发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源头预防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全地域覆盖、多要素综合、跨部门协同的管控体系,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全面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加快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