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临泉县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试点项目,修复耕地土壤1905亩。完成全市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成效技术评估工作。稳步推进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
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省定受污染耕地治理、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等工作圆满完成,完成577个行政村的环境综合整治。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农药、化肥施用量持续降低。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日前,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印发《河北省受污染耕地治理修复与风险管控工作推进方案(2022-2025年)》,详情如下:
同年,永清环保参编的农业行业标准《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导则》发布。2020年,永清环保将继续做大做强农田治理板块,力争三年内实现农田治理总量突破百万亩,确保治理技术、项目市场占有率继续稳居全国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8月,国家农业农村部发布农业行业标准《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导则》,此标准于2019年11月1日正式实施,永清环保参与了该标准的起草,公司修复技术中心副院长刘代欢博士是起草人之一,
《方案》明确,到2020年底,湘潭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力争达到91%,完成全市受污染耕地治理目标任务56.09万亩,加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实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
严格管控类耕地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情况等。...目标指标包括关键性指标和一般性指标,其中关键性指标包括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一般性指标包括重金属减排目标、固废整治目标、农业环境整治目标、土壤环境整治目标等。
到2020年,各地级以上市完成省下达的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任务。...、清远市佛冈县以及韶关市翁源、仁化县等污染耕地集中区域应优先组织开展治理与修复,于 2017 年年底前各开展1项以上受污染耕地综合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工 程,探索建立易推广、成本低、效果好的技术模式。
2017年底前,开展10个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2020年前,开展50个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面积达到13万亩。”
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面积达到13万亩。 5、加大科研技术推广应用力度 根据土壤修复与治理试点情况,对易推广、成本低、效果好的适用技术加大推广应用。...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土壤环境质量点位达标率不低于88%;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点位达标率不低于90%。
《耕地导则》规定了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的基本原则、目标、范围、流程、总体技术性要求等,并提供了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实施方案的编制提纲与要点。《耕地导则》于2019年11月1日正式实施。
市农业农村局要求,各地要统筹开展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严控增量、减少存量;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治理;确保今年全市完成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面积不少于总面积10%的目标,确保
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导则(ny/t3499-2019)》,规定了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的基本原则、目标、范围、流程、总体技术性要求及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实施方案的编制提纲与要点,详情如下
实施农用地土壤保护与修复工程,到2020年,完成国家下达的轻度和中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指标,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任务,以及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指标。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推进严格管控类耕地种植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还草,组织开展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着力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强化涉重金属污染整治。严控涉重金属行业新增产能,开展涉重金属重点行业排查整治。
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79%,受污染耕地实现安全利用的面积达到420万亩(2800平方公里),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面积达到382万亩(2500平方公里),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面积达
至2020年底前,全省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面积达到94万亩。至2020年底前全部完成验收并开展效果评估,届时全省受污染耕地治理和修复面积将达到30万亩。
再如,在耕地修复方面,根据“土十条”中“到2020年,轻度和中度污染耕地实现安全利用的面积达到4000万亩”、“2020年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面积达到1000万亩”等目标以及公开项目的修复均价,预计十三五期间耕地修复的理论空间约为
到2020年,完成国家、省下达的轻度和中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指标、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任务、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指标。...4月18日,记者从市政府获悉,《德州市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作战方案》已出台,以全面解决目前存在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2020年底前,完成省下达邢台市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任务面积。组织开展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加快推进农用地分类管理开展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划分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根据土壤污染程度,将耕地划分为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分别采取相应管理措施。
将耕地划分为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加强优先保护类耕地建设管理,落实安全利用类耕地风险防范措施,推进严格管控类耕地种植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还草,组织开展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
2020年,全市受污染耕地实现安全利用的面积达到7.4万亩,全市受污染耕地治理和修复面积达到1.5万亩。...按照行动计划,该市今年将全面摸清农用地污染面积、分布及其污染程度,完成产粮(油)大县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2020年,完成全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建立耕地质量分类清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
完成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全面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任务,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力争达到100%;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力争达到
完成一批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示范项目;全面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面积、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任务
——珠三角及其周边地区: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修复试点示范,开展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工程珠三角地区是广东省核心经济区域,亦是较重要的农业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