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金融创新有突破,先后开展了碳资产托管、碳质押贷款、碳现货远期产品、碳众筹及碳保险等业务,帮助企业融资15.4亿元。
基于全国碳配额现货价格波动情况,探索研究开发碳指数,提高碳现货流动性。
狭义上,碳金融是指以碳排放配额、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等碳资产为标的物进行交易的金融活动,业务模式包括碳资产质抵押贷款、碳资产售出回购、碳资产拆借、碳基金、碳现货、碳资产托管以及碳期货、碳期权、碳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等
引言:我们在上篇文章《中国碳市场研究之一——碳现货市场》中,梳理了国际碳现货市场的产生背景和交易机制,探讨了我国碳现货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着重强调要发挥碳市场对资源合理配置的调节作用,助力中国实现
从试点碳市场来看,目前基础交易产品都是以地方配额和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为主的现货产品,推出的托管、回购、质押等业务总体也都是基于碳现货开展。...其次,碳市场主要以现货交易为主,市场流动性不足,市场有效性有待提高。
用于支持节能减排技术应用和绿色低碳项目开发;累计吸引了5支共1.2亿元的全国最大碳基金入市;在全国首创了碳资产托管业务,累计托管碳资产达402万吨;还首创了碳质押贷款业务,累计融资15.4亿元;此外,还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碳现货远期
8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的主要交易模式为线下交易,碳现货为主要交易产品。
二级交易市场包括场内交易(标准化、连续、公开的交易及清算服务,指碳现货、碳期货、碳期权、碳掉期、碳指数交易产品及碳资产证券化)和场外交易。场内交易又可分为线上交易与线下交易。
王阳指出,随着碳现货市场发育程度和交易规模的不断提升,将为碳期货品种的推出提供良好的市场条件。...从国际市场尤其是欧洲碳市场的发展经验看,碳期货等金融衍生品的交易量已经远远超过碳现货,期现并存乃至期现一体将是碳市场发展的趋势。这早已成为业界的共识。
目前,欧元是碳现货和碳衍生品交易市场的主要计价结算货币。
试点流动性差既与大部分试点对交易主体的限制有关,部分试点仅允许控排单位或资质要求很高的其它机构参与交易;也与碳现货本身不是适合频繁换手的交易产品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