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健康土壤“指标、培育、评价和保障”新体系,建立健康土壤“诊断、治理、培育和评价”新机制,构建“数字耕地”应用场景,实施“一地一策”健康土壤管理新模式。(二)有效治理障碍土壤。
从认识土壤到了解缺失因素,从保育到增进土壤肥力,都是确保作物增产及品质的基础。其实,肥沃的土壤并不难求,只要用良好的土壤管理办法,都有希望把贫瘠的土壤改成肥沃的土壤。
下一步,杭州市生态环境局钱塘新区分局将继续联合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新区土壤环境监管力度,探索土壤管理新模式,特别是强化对重点行业企业用地的管理,确保土地安全利用,保障土壤环境质量,助力新区高质量发展。
接下来,谷庆宝简单介绍了我国土壤管理政策法规的起源与现状:2004年宋家庄地铁站在建设发现土壤污染影响人体健康,使我国开始认识到搬迁后工业用地土壤对人体的严重影响,同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第一个土壤污染防治的相关文件
要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推动数据共享,建立土壤生态环境数据库,健全数据库动态更新机制,为土壤管理提供数据支撑。要推动成果应用,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法,抓紧推进《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相关工作任务。
要主动应用系统,加强耕地土壤管理,做好与土地整治规划的衔接,充分考虑污染地块的环境风险,优化土地整治项目空间布局。各市、县(区)国土资源局要加强准入管理,防止不符合土壤环境质量要求的地块转为建设用地。
土壤修复政策先行自2017年初《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发布,我国政府各部门先后出台了多项土壤管理政策。...图表1:2017年国家出台土壤管理政策汇总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018年内,《土壤污染防治法》将出台,这部土壤及地下水修复领域内基本法的出台将把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
、监测、修复研究,制定法律,保障土壤管理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化。...目前针对土壤质量相关文献的综述已有不少,其中国外学者就土壤质量概念与应用、评价指标、耕作、种植制度、作物残茬管理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评述;国内对土壤质量研究综述多集中在土壤质量评价方法、指标、标准以及可持续土地管理方面
目前,生物质炭化技术已经形成一个介于环境工程、环境管理、土壤管理、气候变化应对的跨学科领域的生物质炭科技与工程。生物质炭科技源于欧美,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普及。...1 生物质炭与土壤管理的缘起:自然与传统20 世纪末期,欧美科学家在巴西等地研究人类古老农业文明时发现,在亚马逊腹地的一些高地存在着一种暗色、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壤,当地人称这种土壤为terra preta
当前,于2016年四季度启动的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将在2018年全面展开,这意味着土壤环境即将迎来大考。因此,我国土壤管理应加紧补课,夯实基础建设。...从大多数企业看来,土壤修复技术水平仍然较低,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行业亟需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进一步把产业做大做强,培育出龙头企业。
正如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主任林玉锁所说,我国目前的土壤管理还处于补课、打基础阶段,土壤环境防治涉及到的调查、监测、评估、修复制度几乎处于空白状态。短板固然存在,但市场空间颇为看好。
一、工作目标加强饮用水水源地土壤保护,建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优先保护区域地块名册和土壤管理数据库。...二、工作任务(一)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建立优先保护区域地块名册和土壤管理数据库。
三分造林、七分管理,只有把土壤管理和幼树管理真正做好,才能确保项目建设的可持续性和高效性。...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冯涛介绍说。
(市环保局、市农业局牵头,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国土资源局、市卫计委等配合)加强土壤管理和监测能力建设。市、县区环保、农业部门应配备专业的土壤管理人员。市、县区环保、农业部门应加强土壤监测能力建设。
“去年,我参加了农业土壤管理有关部门组织的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科学研究项目招标,我们有一项技术可以治理铬、镍、铜等重金属污染,尽管对方也承认我们的技术很好,但还是没有把这个项目给我们,而是把票投给了他们的下属单位
它的内容主要包括:施肥、育种(苗)、土壤管理、水分管理和栽培措施及其他一些现代化技术。2.1 施肥施肥是农作物种植最重要的措施之一,也是植物修复过程中十分必要的手段。...农艺措施如施肥、水分管理和栽培等作为一种强化技术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植物修复的效率和提升修复的效果。
以耕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等为重点确定优先保护区域,明确范围和面积,建立优先区域地块名册和土壤管理数...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城乡规划、土地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有关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研究制定并加快实施我市土壤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
关键词的聚类结果显示2016年的研究热点是“重金属污染与生物累积效应”、“土壤有机污染与生物降解”、“土壤管理与元素循环”、“土壤固碳与全球气候变化”。...在宋长青等著《土壤科学三十年:从经典到前沿》中,回顾了土壤学 4 个分支学科,土壤地理学、土壤物理学、土壤化学和土壤生物学,近 30 年的发展特征、研究方向的演进等,发现土壤学服务农业生产是永恒主题,土壤污染与修复研究成为重要方向
通过探析各争议问题对立法的核心价值及其背景和实质,并基于国情和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得出结论即应坚持防治并重,建立综合性土壤立法。采取风险管控的方式进行土壤管理。...;其三是土壤污染修复目标的确定,与土壤环境管理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就此而言,在污染地块土壤管理修复中,理当更有针对性回应民众的知情权,将加大污染土地的信息公开作为配套的基础性工作来落实。...延伸阅读:《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环保部起草《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就此而言,在污染地块土壤管理修复中,理当更有针对性地回应民众的知情权,将加大污染土地的信息公开作为配套的基础性工作来落实。...延伸阅读:环保部起草《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污染地块有人管!解析《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作为土壤管理和综合防治的一个重要规划,土十条的发布将正式揭开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大幕,土壤修复市场将保持较高速度增长,预计2020年达到2000亿/年的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9%。
作为土壤管理和综合防治的一个重要规划,土十条的发布将正式揭开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大幕,土壤修复市场将保持较高速度增长,预计2020年达到2000亿/年的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9%。
由于土壤污染的判断涉及土壤管理和土壤修复等多个方面,因此,我国著名的环境土壤学家陈怀满教授呼吁,必须将土壤沾污与土壤污染严格区分开来。
为防止新的土壤污染的发生,也为了修复现有的污染土壤,欧盟计划采取新的措施,其中,包括编制污染场地名录和制定目标值,以确定优先进行修复的场地,预计这些计划将对欧盟的土壤管理实践和欧洲国家的土壤政策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