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支持园区循环化改造、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支持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绿色产品贸易,推进“一带一路”绿色低碳建设。2.支持能源体系低碳转型。
海西州推进“无废园区”建设项目,园区循环化改造、绿色园区建设占比均达100%。玉树州颁布《玉树州生物多样性保护办法》等条例。推进“无废城市”差异化建设。...海西州在格尔木工业园察尔汗重大产业基地率先开展“无废园区”建设示范,德令哈工业园区等4个重点园区循环化改造全部通过国家部委验收,扎实开展绿色矿山建设。
大力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深入推进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和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拓宽尾矿、粉煤灰、煤矸石、锂冶炼剩余物等固废应用消纳渠道,探索废旧光伏组件、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等新兴固废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推动本溪、铁岭等5市国家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和16个园区循环化改造。在20个县(市、区)实施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试点示范建设。(二)污染防治攻坚取得新成效。一是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深入推动重点领域、高耗能行业节能改造,加强能源循环梯级利用,推广余热供暖、核能供暖等能源循环利用方式。持续推动具备条件的省级及以上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
推动屏南、周宁、寿宁、福安、柘荣、霞浦工业园区完成园区循环化改造。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工信局、生态环境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三)推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发改委、生态环境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二)提升产业循环低碳发展水平。
并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生态环境等部门应当以绿色低碳转型为目标,推动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支持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培育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等,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组织制定与实施工业固体废物管理与循环利用的规划和政策,推进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组织实施提高炉渣、粉煤灰、工业污泥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措施。
具有法定边界和范围、具备统一管理机构的工业园区,且以产品制造和能源供给为主要功能,工业增加值占比超过50%;(二)发布园区绿色工厂培育计划,组织园区内企业开展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创建;(三)重点培育开展循环化改造
近日,发改委 财政部关于2023年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验收结果的公示发布,通过验收的示范试点共7家,详情如下: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2023年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验收结果的公示根据《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中期评估及终期验收管理办法
实施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促进资源高效利用、能源梯级利用、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安全处置,创建一批无废企业、无废园区。开展环保绩效创a行动,提升行业环保治理水平。
鼓励企业对标国内外能效先进水平和能效标杆水平,分行业分领域实施节能降碳和循环化改造,培育一批国家级和省级能效“领跑者”企业。...,全面促进先进设备生产应用,持续提升先进产能比重,引导商家适度让利,形成更新换代规模效应,推动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实现生产、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良性循环,助推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
开展用能设备能效对标,鼓励企业对标国内外能效先进水平和能效标杆水平,分行业分领域实施节能降碳和循环化改造,培育一批国家级和省级能效“领跑者”企业。...开展用能设备能效对标,鼓励企业对标国内外能效先进水平和能效标杆水平,分行业分领域实施节能降碳和循环化改造,培育一批国家级和省级能效“领跑者”企业。
重点围绕国家无废城市评价细则,落实工业、农业、生活、建筑、危险废物“五大领域”具体指标任务,预计年底前推进绿色工厂总数10家以上、再推动1家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启动循环化改造,年度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数量占比达到
,推进钢铁、钒钛等重点领域节能低碳改造,推进氢冶金、水电解制氢、钒电池、碳捕集与封存等绿色低碳技术运用,推进长流程钢铁产业超低排放、绿色低碳短流程炼钢;支持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企业清洁生产和园区循环化改造
废弃物循环利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多年来,我国从传统工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到退役新能源组件等新兴废弃物循环利用,从物资回收利用到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以及一大批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城市矿产
三是从源头下手推广循环型生产模式,包括开展企业间和园区内的循环化改造,加强重点领域的清洁生产审核和结果应用,深入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以及推广循环型农业模式等。
、温室气体控制、污染治理等节能环保领域,资源循环利用装备制造、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园区循环化改造等资源循环利用领域,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绿色升级领域,低碳项目咨询、运营管理
推广高效冷却、洗涤、循环用水、废污水再生利用、高耗水生产工艺替代等节水工艺和技术,推进现有企业和园区开展以节水为重点的绿色高质量转型升级和循环化改造,实现“节流减污”。
自2020年创建“无废城市”以来,杭州市累计完成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11个,建成市级以上“无废工厂”132家、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2949个。...以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低碳园区”、“无废工厂”和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创建等行动为抓手,实施生态导向开发,深挖节能降碳潜力,强化固废源头减量,大力度、全方位推进低碳绿色发展转型
以市级工业园区为重点,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构建循环产业链条,推动能源梯级利用、资源循环利用、环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全面提高能源资源产出率和循环化水平。
支持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及企业开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改造,对企业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改造项目按固定资产总投资额的一定比例予以事后奖励。
)人民政府,省内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园区管委会,优先支持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控重点西安、咸阳、渭南三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两山基地”、国家级低碳试点市范围内的地区,和国家生态工业园区、绿色工业园区或循环化改造园区等
《工作方案》强调,要加强组织协作,做好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与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化工园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排污许可等工作衔接,统筹相关部门在污水管网维护改造、园区循环化改造、化工污染防治等方面政策资金
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处理好工业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以工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以节能降碳和循环化改造为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