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表明:烟气加热法,当环境温度低于5℃,相对湿度大于40%时,烟气需要加热至100℃以上;烟气冷凝法,当环境温度低于0℃,环境相对湿度大于40%时,需要将烟气冷凝低于15.5℃;烟气冷凝再热法的冷凝温度越低
3.3 烟气冷凝再加热技术烟气冷凝再加热技术是通过烟气冷凝降温后,烟气中的水汽凝结析出后,再通过烟气再热装置,提升烟气温度消除“湿烟羽”。
根据湿烟羽形成及消散的机理,可将现有的对湿烟羽有治理效果的技术归纳为烟气冷凝技术(见图2)、烟气加热技术(见图3)、烟气冷凝再热技术(见图4)。...目前无泄漏式烟气换热器技术与烟气冷凝再热技术均已成功运用于百万千瓦级燃煤机组,标志着燃煤电厂湿烟羽问题能得到有效解决。
目前,“有色烟羽”治理技术可分为三大类:烟气再热技术、烟气冷凝技术和烟气冷凝再热复合技术。...烟气再热技术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烟气冷凝技术对“有色烟羽”的治理亦有明显的效果,且能实现多污染物联合脱除;冷凝再热复合技术是烟气加热和烟气冷凝技术的组合使用,综合了加热技术和冷凝技术的特点,对于湿烟羽治理有更宽广的适用范围
假设可适用的烟气最大降温幅度为30℃,最大升温幅度为30℃,仅采用烟气加热技术可消除湿烟羽的临界环境温度为12. 9℃;仅采用烟气冷凝技术可消除湿烟羽的临界环境温度为8. 7℃;采用烟气冷凝再热技术可消除湿烟羽的临界环境温度为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湿烟羽是由烟气中水汽过饱和凝结形成的。消除湿烟羽主要有三种技术路线:烟气再热法、烟气冷凝法、烟气冷凝再热复合法。
本文以300mw机组为例,就烟气冷凝再热复合技术与mggh技术进行对比分析,浅析该技术在电厂应用的前景。1烟气冷凝再热复合技术1.1技术原理烟气冷凝再热复合技术是烟气冷凝技术和烟气再热技术的有机整合。
按冷源的不同又可分为水冷源、空气冷源和其他人工冷源等三种。3.3烟气冷凝再热技术烟气冷凝再热技术是上述两种方式的组合使用。...对此根据烟羽现象的基本成因原理,结合实际生产,治理手段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烟气加热技术、烟气冷凝技术和烟气冷凝再热技术。
为满足地方环保标准,研发了冷凝再热技术并在1000mw燃煤机组上成功实施,工程实践结果表明,采用对湿烟气冷凝再热,可完全进行湿烟羽治理,且能耗较低,并对污染物进一步减排,效果显著,可在环境敏感地区推广应用
根据湿烟羽形成及消散的机理,目前常用的方法归纳为:烟气加热技术、烟气冷凝技术、烟气先冷凝再热技术及各种方法的组合技术。...本项目采用冷却除湿+烟气升温排放工艺。2、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3、工艺介绍利用循环水将湿烟气降温,降温后烟气冷凝出一部分水分且接近饱和,然后再将烟气升温成为不饱和烟气,外排可消除白雾。
通常有三种方法:(1)烟气加热,使烟气的初始状态点a远离饱和曲线;(2)烟气冷凝,直接将烟气冷凝到一定温度以减少烟气中的含湿量(即降低a点高度),烟气与环境混合的变化曲线不再与饱和曲线相交;(3)烟气冷凝再热
2湿烟羽主要治理技术根据湿烟羽形成及消散的机理,可将现有的对湿烟羽有治理效果的技术归纳为烟气加热技术、烟气冷凝技术、烟气冷凝再热技术。...以下按技术原理分类对烟气加热技术、烟气冷凝技术、烟气冷凝再热技术进行阐述。3烟气加热技术烟气加热技术是对脱硫出口的湿饱和烟气进行加热,使得烟气相对湿度远离饱和湿度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