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加强噪声防治技术支撑,提高噪声监管监测能力,科学设置各类噪声监测点位,推进噪声数字化监管平台和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监测自动化等建设工作。
(责任单位:各区县政府)开展城市噪声治理评估试点,合理设置行业主管部门噪声监管考核评价指标,将声环境质量改善规划等噪声相关规划及实施情况、声环境质量状况、噪声监测监管以及污染防治情况等作为城市生态环境治理评估重要内容
、系统推进噪声监管能力建设、紧抓责任落实、加强噪声污染防治宣传引导等9个方面重点任务,提出40项具体措施,明确并细化了各部门单位的责任分工,为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治理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银川市生态环境局印发《银川市噪声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目标到2025年,银川市噪声监管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基本掌握辖区重点噪声源污染状况,不断完善噪声污染防治管理体系,深入落实治污责任,逐步提高噪声治理水平
《意见》指出,近期目标:到2023年,全市噪声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管理能力明显提升,聚焦突出噪声污染问题,切实处理化解一批群众集中投诉的噪声扰民信访件,全市声环境质量实现稳定达标。
通过提高声环境管理水平、提升噪声监管能力、凝聚噪声污染防治合力,明确主要部门职责,提升治理能力,推动落实噪声排放单位和相关管理者的污染防治主体责任,为确保完成“十四五”期间噪声污染防治目标任务提供基础和支撑
与此同时,为加强扬尘和噪声监管,在线设备自动采集现场pm2.5、pm10等扬尘数据和噪声数据,风速、风向、温度、湿度等数据进行展示,并对以上数据进行全天候统计,数据实时推送指挥中心进行看板展示,从而实现环境监测的远程化
(省生态环境厅牵头,各有关部门参与)(二)凝聚噪声污染防治合力。各市结合地方实际,制定噪声污染防治实施方案。2024年年底前,各市明确各部门噪声监管职责,厘清权责边界,并向社会公开。
四是加大交通运输噪声污染防治,严格机动车、船舶噪声监管治理,加强公路和城市道路养护,细化城市轨道、铁路噪声污染防治要求,深化民用机场周围噪声治理。
提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推进净土减废防污、强化核与辐射及噪声监管、加强环境风险防范、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实施区域环境协同联防联治、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十大重点工作任务
2月22日,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机动车污染防治处处长蒋光辉介绍说,为进一步提升环境噪声监管能力,2021年全市将建成46套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为“安静小区”计划提供科技支撑。...同时,严格噪声管控,营造宁静生活环境,切实改善区域声环境质量,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高超大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在坪山区,不仅能看到线上线下全覆盖的噪声监管执法,还能在工地听到语音提醒,强化日常宣教。...为寻找出路,坪山管理局积极探索,以优化升级现有在线监控系统为抓手,充分借助科技手段为环境监管赋能,选取10家被群众投诉频率较高的重点工地作为试点,创新实施“远程喊停”工地噪声监管新模式。
1.2.2建立完善的污染监管机制在城市环境噪声监督管理工作中任务量较为艰巨,在环境噪声治理过程中要全面发挥不同部门作用,通过发挥相关政府与环保部门权力,便于整合资源,提升噪声监管力度,确保各项执法工作效率能够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