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际通行的市场化碳减排工具,自愿减排市场的核证自愿减排量(以下简称ccer)可用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清缴抵销、绿色供应链管理、履行社会责任,以及大型活动、企业、产品碳中和等。
(以下简称绿证)与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以下简称自愿减排市场)有效衔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因此,亟需尽快启动全国统一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出台《管理办法》,统筹全国碳减排资源,规范自愿减排市场交易及其相关活动。
目前来看,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落子湖北省,交易系统则选择在上海市建立,全国自愿减排市场注册登记和交易系统则由北京市承接。全国碳市场已启动第一个履约周期:2021年1月1日到2021年12月31日。
介于此,在《京都议定书》之外,适用于不受强制减排任务国家的自愿减排机制(voluntary emission reduction,ver)应运而生,即个人或企业在没有受到外部压力的情况下,为中和自己生活或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主动从自愿减排市场购买碳减排指标的机制
“ccer是根据发改委发布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经其备案并在国家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量。”超额排放企业可通过在碳交易市场上购买ccers抵消碳排放超额部分。
自愿减排市场:为保证清洁能源、节能项目的可盈利性,碳交易市场构建了相应的补充项目,按照发电量给予这些项目一定的核准配额(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
随着京都议定书中cdm机制的发展,又形成了不属于京都体制的自愿减排市场,该市场下产生了自愿减排量ver(voluntary emission reduction)。
中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历经10年试点后,于2021年正式启动第一个履约周期。中国碳交易市场主要分为强制减排市场和自愿减排市场。碳交易市场建立,第三方核查机构成为“卖铲子的人”。
当然,由政府管制所产生的约束要比市场自身产生的约束更为严格。因此,强制减排市场的排放权价格会更高,而交易规模也会远远大于自愿减排市场。
在《京都议定书》之外,还有一个自愿减排机制(voluntary emission reduction,ver),即个人或企业在没有受到外部压力的情况下,为中和自己生活或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主动从自愿减排市场购买碳减排指标的机制
在《京都议定书》之外,还有一个自愿减排机制(voluntary emission reduction,ver),即个人或企业在没有受到外部压力的情况下,为中和自己生活或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主动从自愿减排市场购买碳减排指标的机制
全国碳市场需要在考察全国各地区、各行业不同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进行顶层设计和各类配套制度建设。其次,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批搁置,不利于自愿减排市场发展。
2.2016年底有望出现统一的碳交易市场2.1全国统一的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已经建成配额交易市场与自愿减排市场相结合:与欧盟相似,中国碳交易市场是由两个部分构成,分别是配额交易和自愿减排交易。
在这两个强制性的减排市场之外,还有一个自愿减排市场。与强制减排不同的是,自愿减排更多是出于一种责任。
一、企业考虑碳交易策略必要性分析我国从2008年开始,先后在北京,天津和上海建立了三个自愿性的环境交易所,形成了碳交易市场三足鼎立的格局,其中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已经进行二氧化硫排放交易,北京环境交易所开启了企业自愿减排市场
《京都议定书》之外,还有一个自愿减排机制(ver),主要是一些企业或个人为履行社会责任,自愿开展碳减排及碳交易的机制。对于发展中国家,主要利用cdm和ver机制参与国际碳交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