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智慧运营:通过积极探索“ai+物联网”平台实现运营项目能耗动态管控,竭力缩减人力物力,最大限度提升节能效率。随着“十四五”清洁取暖率提升至80%的政策目标推进,行业即将迈入千亿级市场。...清新节能将立足现有项目,继续“北拓南进”,在巩固北方传统市场优势的同时,针对长江流域夏热冬冷地区开发新型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朝着行业领军型综合能源环保服务企业而努力。
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综合各地区常住人口数量、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4年设区市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及资金执行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对各设区市支持资金规模,资金分配向2024年实施成效较好的地区倾斜...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技术、能耗、排放、安全等强制性标准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设备淘汰目录等要求,深入开展工业、农业、能源、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存量设备评估诊断,分领域分行业明确年度设备更新目标任务和实施方案
加强废钢、废有色金属、废塑料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规范条件企业培育和动态管理。...统筹利用省工业与信息化发展、交通运输发展、住房与城市建设等相关专项资金,支持“安全隐患大、设备能耗高、群众需求强、拉动效应好”的重点领域设备更新,鼓励各地统筹各类资金渠道,支持经营主体开展设备更新。
资源综合利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水资源消耗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标准规定,不存在未经批准擅自取用地下水行为。按要求履行项目节能审查和验收等相关手续,2025年底前主要生产工序能效指标达到基准水平。...推动钢铁行业技术升级和差异化竞争;环保要求显著提高,明确要求2026年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并公示,鼓励企业关停退出烧结机、焦炉、高炉等传统设备,转型发展低碳炼铁、电炉炼钢,这将促进行业进一步加大环保投入,加速淘汰落后产能;能耗方面
未达到能耗强度降低基本目标进度要求的地区,在节能审查等环节对高能耗项目缓批限批。按照国家和省工作要求,“十四五”期间煤炭消费量下降5%左右。...(市发改委牵头,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财政局等配合)4.强化锅炉类综合整治。原则上不再新建除集中供暖外的燃煤锅炉。
持续推进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开展煤电低碳化改造,钢铁行业能效标杆产能占比超过30%,达到绿色矿山标准的在产大型煤矿超过50%,推动能耗、水耗、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深入推进国家碳达峰、气候投融资试点。...综合治理地下水超采。全面完成“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黄河干流流经县综合治理工程完工率达到85%以上。深入整治黑臭水体,分类整治入河排污口,巩固提升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推进太行山国家公园建设。
本文件适用于在役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能耗的计算和能效评价,以及新建、改扩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综合能耗水平的控制。本文件不适用于协同处置生活垃圾设施。标准将于2025年4月13日实施。详情如下:
以500吨规模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为例,采用goredenox scr催化脱硝滤袋每年可节省烟气加热能耗费用350万元,风机电费85万元,综合下来相较传统scr工艺可降低约25%的年度运行成本,而且运行时间越长
栾志强、郝郑平2024年行业评述01#主要政策标准#(1)宏观政策2024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
“十三五”以来,先后研究构建了钢铁行业多工序多污染物超低排放控制技术体系、低能耗高效协同治理技术体系。...1月18日,由生态环境部定向委托、河钢牵头实施的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首批次项目,“河北钢铁低成本降污增效材料和关键技术研究”在河钢研发中心正式启动,标志着河钢由超低排放技术体系向高效低耗、
2025年,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2025年,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
对标技术、能耗、排放、安全等强制性标准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设备淘汰目录等,深入开展工业、农业、能源、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存量设备评估诊断,分领域分行业明确设备更新目标任务和实施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商财政部综合各地区常住人口数量、地区生产总值、汽车和家电保有量、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及资金执行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对各地区支持资金规模,资金分配向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成效较好的地区适度倾斜
支持产业关联度高、安全环保基础设施完善、综合管理水平好的化工园区依法依规开展扩片工作,促进化工园区承载能力与产业发展规模相适应。...对国家统一规划布局的重大石化项目,在能耗和煤耗指标上全省统筹。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我省产业布局、达到行业先进技术标准、能耗环保达标的企业,用好惠企政策和新技术,切实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对标技术、能耗、排放、安全等强制性标准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设备淘汰目录等,深入开展工业、农业、能源、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存量设备评估诊断,分领域分行业明确设备更新目标任务和实施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商财政部综合各地区常住人口数量、地区生产总值、汽车和家电保有量、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及资金执行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对各地区支持资金规模,资金分配向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成效较好的地区适度倾斜
构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重点控制非电行业煤炭消费,新建机组煤耗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强化工业点源、交通源、城市面源污染综合治理,以细颗粒物控制为主线,大力推进多污染物协同减排。持续深化重点行业深度治理和集群整治,强化挥发性有机物全过程全环节综合治理。
细化产业用地综合绩效评估标准,更新产业用地绩效评估四类清单和分类处置方案。(三)深化污...持续推动辖区内综合性区域、居民区、建筑楼宇、企事业单位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创建。聚焦医疗和实验室等行业领域,编制专项服务包,清单化、条目式明确环评审批要件及相关政策要求。
、污染治理和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明确升级改造标准,实施“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坚决杜绝“散乱污”企业死灰复燃、异地转移。...结合我市高质量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排查不符合城市建设规划、行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功能定位的重污染企业,进一步确定产业发展定位,从生产工艺、产品质量、产能规模、能耗水平、燃料类型、原辅材料替代
推动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使用近零碳建筑。推动相关企业加快新能源化转型,探索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场景,推动建设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二)重点举措1.深入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持续提高秸秆综合利用能力,加快推动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创新,加大保护性耕作、深翻等还田技术示范推广力度。
大力发展水路运输、公共交通低能耗运输方式。积极开展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创建工作。2025年全市铁路货运量达200万吨。...9.强化移动源综合治理。支持柴油货车进行污染治理,推动老旧铁路机车淘汰,基本淘汰第一阶段及以下排放标准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基本消除非道路移动机械及铁路内燃机车“冒黑烟”现象,禁止使用排放不达标机械。
对于环保、能耗、安全生产达不到标准和生产不合格或淘汰类涉气产能,严格落实“四法一政策”,利用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接下来,粤海水务将以助力节水型社会建设为己任,进一步加强“三精管理”,推动综合漏损率不断下降,引领水务行业节水低碳转型升级。...目前,该设备已定制化应用于广东云浮、茂名等地26个镇、400多个自然村,为近50万乡村百姓安全优质供水,较传统供水设备能耗降低60%。
项目采用低碳节能技术降低能耗,污水热量回收,通过污水源热泵进行集中供热,减少传统能源供热投入,降低排碳指标,实现低碳化运行。...创新亮点项目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以水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的理念进行设计,主要产业链模式:疏干水-企业-废水-工业废水处理再生厂-高品质再生水-企业。
强化审批把关,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和国家及省淘汰落后产能政策,坚决淘汰环保、能耗、安全生产达不到标准和生产不合格或淘汰类涉气产能,严防污染下乡。...(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市综合执法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五)积极推进工业炉窑燃料清洁化。
严格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政策要求,对于环保、能耗、安全生产达不到标准和生产不合格或淘汰类涉气产能,严格落实“四法一政策”,利用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每年处理生活垃圾综合能耗约391.21吨标准煤,可为水泥窑节约原煤用量约 2.283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约 5.9828万吨,减少碳排放量约 1.6317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