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滇池“十二五”规划》)发布,其中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项目33个,投资77.53亿元。投资金额最大的为昆明主城北部合流污水处理厂(昆明市第十四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投资13.1亿元,将在昆明主城北部新建一座污水处理厂,规模为10万立方米/天(含40万立方米/天一级强化处理设施),配套建设1座合流转输泵站、4.8km转输管网,及新建改造6处合流沟渠截留井。昆明主城老旧排水管网改造及泵站建设工程,投资9.5亿元,责任单位排水公司,在清查梳理主城排水系统的基础上,更新改造老旧排水管网约100公里,完善排水系统节点约100处,在部分城市交通、人流密集道路下方主干排水管网加装水力冲洗等设施、设备。
2015年
滇池流域常住总人口约406.86万人
滇池流域涉及昆明市五华区、官渡区、西山区、盘龙区、呈贡区及晋宁县、嵩明县五区两县,53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流域面积2920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412平方公里。2015年滇池流域常住总人口约为406.86万人,约占昆明市总人口的60%;流域GDP达到3168亿元,约占昆明市GDP的80%。
“十二五”:
完成项目67个在建25个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滇池“十二五”规划》)共有项目101个,规划总投资420.14亿元。截至2015年底,已完成项目67个,在建25个,项目完成率为66%,完成投资289.79亿元,投资完成率为69%。
“十三五”期间,滇池怎么治理,将实施哪些项目,水质要达几类标准?将于本月底听证的《滇池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十三五”规划(听证稿)(以下简称《规划(听证稿)》)给出了明确答复。
力争到2018年,草海稳定达到V类;到2020年,滇池湖体富营养水平明显降低,蓝藻水华程度明显减轻,外海水质稳定达到IV类。“十三五”期间,规划项目总计100个,总投资192.68亿元。其中,滇池外海环湖湿地建设四退三还工程(续建)。
《规划(听证稿)》将于8月31日在昆明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举行。可登录昆明市环保局官网查阅《规划》具体内容。
规划目标
滇池外海水质 稳定达到IV类
到2018年,草海稳定达到V类;到2020年,滇池湖体富营养水平明显降低,蓝藻水华程度明显减轻(外海北部水域发生中度以上蓝藻水华天数降低20%以上),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滇池外海水质稳定达到IV类(COD≤40mg/L);“十三五”期间,盘龙江、洛龙河稳定保持Ⅲ类,新宝象河、马料河、大河(淤泥河)、东大河稳定保持IV类,船房河、茨巷河、大观河、捞鱼河、金汁河稳定保持V类;到2020年,西坝河等其它主要入湖河流稳定达到V类;7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
规划项目:
共计100个,总投资192.68亿元
规划项目总计100个,总投资192.68亿元。其中新建项目77个,投资约106.69亿元;结转“十二五”项目23个,投资85.99亿元。规划项目分为四类。
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项目33个,投资77.53亿元。
投资金额最大的为昆明主城北部合流污水处理厂(昆明市第十四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投资13.1亿元,将在昆明主城北部新建一座污水处理厂,规模为10万立方米/天(含40万立方米/天一级强化处理设施),配套建设1座合流转输泵站、4.8km转输管网,及新建改造6处合流沟渠截留井。昆明主城老旧排水管网改造及泵站建设工程,投资9.5亿元,责任单位排水公司,在清查梳理主城排水系统的基础上,更新改造老旧排水管网约100公里,完善排水系统节点约100处,在部分城市交通、人流密集道路下方主干排水管网加装水力冲洗等设施、设备。
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项目9个,投资1.72亿元。
松华坝水库水源保护区冷水河沿岸村庄截污工程,投资0.41亿元,冷水河沿岸村庄埋设截污管,实施污水收集及处理;冷水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投资0.4亿元,青龙潭-松华坝库尾长14.6公里,实施河道截污、生态河堤整治、清淤、湿地提升改造、绿化、管护道路。
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44个,投资107.61亿元。
投资金额最大的为滇池外海环湖湿地建设四退三还工程(续建),达46.3亿元,继续在滇池湖滨实施退塘、退田、退人、退房,开展生态修复,实现还湿地、还林、还湖。其次是滇池外海北岸水质改善与防洪能力提升工程,投资12.5亿元,在滇池外海北岸建设进口取水工程、输水隧洞工程,提高滇池防洪能力,改善滇池水质。滇池外海西岸湿地建设工程,投资7.1亿元,建设西华湿地939.7亩、观音山南湿地724.35亩、观音山北湿地462.15亩,总计建设湿地2126.2亩。
环境管理类项目14个,投资5.82亿元。
湿地维护运行管理项目,投资2.5亿元,每年对沿湖已建湿地进行运营管护,5000万元/年。滇池流域入湖河道水量监测项目,投资1.043亿元,2016年对滇池流域入湖河道91个水量巡测站点按月开展瞬时流量巡测,在滇池流域入湖河道157个监测断面建设自动监测站。
存在问题:
“十三五”或新增常住人口20万以上流域污染排放负荷持续增加
《规划(听证稿)》指出了水污染防治问题,滇池位于昆明主城下游,地处流域最低点,是流域唯一汇水和出水通道,也是城市及农村生产、生活污染物唯一受纳体;流域水资源缺乏,且开发利用过度,生态用水不足,内源累积性污染严重;滇池属宽浅型半封闭高原湖泊,换水周期长,自净能力差,水生态系统退化严重,易发生蓝藻水华。以上特点决定了滇池治理难度大,治理周期长。
滇池流域以约占云南省0.75%的土地面积承载了全省约23%的GDP和8%的人口,是云南省人口高度密集、城镇化程度最高的地区,污染排放超过了环境承载力。“十三五”期间,滇池流域经济社会仍将持续增长,预计GDP年均增长9%左右,新增常住人口20万以上;流域污染排放负荷持续增加,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产生量与2015年相比,预计分别增长13%、10%、5%和4%;目前滇池流域污染负荷已超环境容量,需从产业结构与布局、人口分布与规模、城市发展空间与布局等方面优化调整,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滇池保护治理间的关系是重点和难点。
七大任务:
流域城市常住人口控制在430万有序推进人口转移、功能疏解
据《规划(听证稿)》,滇池“十三五”保护治理规划确定了七个主要任务。控制昆明主城规模,到2020年,流域城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430万。在主城区结合城市更新改造,有序推进人口转移、功能疏解;在呈贡片区优化生产生活布局,发展新型城市社区,提升科教研发、交通枢纽、信息服务等核心功能;在晋宁片区重点发展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康体养生等产业。在滇池分级保护范围划定方案基础上,明确滇池流域生态保护红线,作为流域空间开发底线,制定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体系。
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系统建设方面,“十三五”期间,流域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25万立方米/日,其中,主城区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1万立方米/日;增加再生水处理能力8.5万立方米/日,再生水管网114千米;新增污泥处理能力750吨/日;改造老旧管网100千米,改造35座老旧泵站,提升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率。在规划新建的第十三、十四污水处理厂预留雨季城市面源负荷削减能力,新增雨水调蓄池容量3.8万立方米/日。在滇池流域及补水区80%的村庄已完成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对已有设施进行升级改造。
实施牛栏江-草海补水通道应急工程,满足草海生态用水需求;建设外海北部水体置换通道,促进北岸局部区域水体循环;实施滇池外海北岸水质改善与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增加滇池出水通道,提高滇池防洪能力,改善滇池水质。开展入湖河道支流沟渠综合整治,重点开展新运粮河、盘龙江、宝象河、金汁河、马料河、洛龙河、东大河等主要入湖河流支流沟渠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通过实施河道截污、底泥清淤、尾水补入、河道生态修复等措施,提高污水收集率,改善入湖河道及支流沟渠水质。加大以海河为重点的黑臭水体污染治理力度,消除黑臭水体。
35个控制单元分为7个控制区防治
根据《规划(听证稿)》,为保证数据资料延续性,本规划沿用“十二五”规划确定的控制分区方案,同时参考全国流域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管理体系,结合国家“水十条”和《云南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及昆明市对滇池流域的水质考核要求,共划分为35个控制单元(37个控制断面),其中5个控制单元为国家优先控制单元,12个控制单元为国家一般控制单元(共17个国控单元),其余18个为市级控制单元。在对35个控制单元汇水区特点、环境问题诊断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归并相似单元,将35个控制单元并为草海陆域汇水区、外海北岸主城区、外海东岸呈贡新区、外海南岸晋宁县区、外海西岸散流区、草海湖体控制区、外海湖体控制区7个控制区,逐一识别主要环境问题,提出防治措施。
原标题:滇池治理十三五规划:共计100个项目将投192.6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