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环保部派出10个督查组对全国20个省市区的环保执法情况进行督查,危险废物的处置、沿江沿河水源地的管理等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都是督查的重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受邀与环保部第六督查组同行进驻湖南,了解当地对危险废物处置的情况。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随着一些地

首页 > 固废处理 > 危险废物 > 评论 > 正文

危险废物监管遇多重难题 危废鉴定亟待政策规范

2016-11-03 09:06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作者: 谢宛霏

近日,环保部派出10个督查组对全国20个省市区的环保执法情况进行督查,危险废物的处置、沿江沿河水源地的管理等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都是督查的重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受邀与环保部第六督查组同行进驻湖南,了解当地对危险废物处置的情况。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随着一些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废物、废旧铅酸电池等危险废物源源不断地产生,但与之相应的检测鉴定机构却远远落后于危险废物的产生,而且法律上存在的多个模糊地带也给执法带来了困难。

就在今年的8月,湖南省还处置了一起个人私自收集废旧铅酸电池的事件。8月22日,湖南省汨罗市环保局接到群众举报,有人私自大量收集废旧铅酸蓄电池。环保局执法人员赶到现场后看到,一个民宅小院里,叠放着两大堆废旧铅酸蓄电池,后院菜地及围墙角落也凌乱地叠着两堆小废旧铅酸蓄电池,部分电池已出现破损,没有采取防雨淋、防日晒、防流失、防渗漏等防护措施。在电池塑料壳上,印着“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字样已被未采取保护措施四溢的电池酸液腐蚀,地面上流淌的刺鼻酸水更是随处可见。

事实上,废旧铅酸蓄电池的主要污染物是铅泥、铅渣、铅烟和酸液,拆解不当或随意丢弃、排放,对生态环境将造成极大伤害。根据国家公布的最新46大类危险废物名录显示,废旧铅酸蓄电池属于危险废物。《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也明确禁止无经营许可证或者不按照经营许可证规定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的经营活动。

“但因为废旧铅酸蓄电池含有74%的铅极板、20%的硫酸和6%的塑料,具有很高的回收利用价值,存在高额利润,不免有人铤而走险。”汨罗市环境监察大队执法人员姜冬科告诉记者,我国化工、炼油、采矿、医药、金属制品等行业每年产生的数千万吨危废,按规定须交予有资质环保企业处理,成本平均每吨7千元左右。一些企业不堪承受昂贵的处理成本,就以超低费用将危废私下转交给无资质的企业或个人进行处置,然后再以更低价格层层转包出去。

姜冬科表示,这些“二手商”小作坊基本没有专业设备,采用原始的拆解方式,通常把废旧铅酸蓄电池的铅极板、铅膏和塑料外壳拆下外售,废酸和拆解产生的废水直接通过暗管排向地下,或者直接倾倒在废弃矿井或者江河中,对土壤和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

无独有偶,此前,汨罗市还破获了因利益驱使诱发的“407”医疗废物大案,涉及多省市,查扣医疗废物52吨,涉案金额超过15万元。经群众举报,环保执法人员在杨柳村发现了私自建设的作坊,作坊内堆积了大量医疗废物。当环保执法人员到达时,工人们正在进行清洗破碎加工从各地运来的医疗废物,地面上积着输液袋渗出的液体,加工的半成品中夹杂着未能破碎的针管、金属针头,不少输液管的针头上还残留着血迹。而作坊内的生产废水就经雨水沟直接外排,对周边环境造成极大隐患。

据了解,汨罗市作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集中小企业、小作坊600多家,约有从业人员3万人,收废品、加工废品几乎成了各个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由于在源头没有严格的控制,收购户往往无意中收购了大量的医疗废弃物、电视电脑线路板、废铅酸蓄电池等危险废物。而当事人对危废认知不够,经常干扰环保部门的执法,有的威胁执法人员,有的强行关闭院门“保护自己的经济来源”,使执法异常困难。

针对涉危险废物违法行为地打击,姜冬科坦言,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很难被发现,东窗事发主要还是靠群众举报。但公众对危险废物分辨能力不足,加之危险废物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危险废物违法处置很难及时发现。

对此,湖南环保部门打出组合拳,在危险废物的监管上加大马力。要求企业每年产生多少危废、有何危害、如何处理,均要向环保部门申报登记;如果要送到外地处理则要有转移联单,且需经过转出地和转入地环保部门批准;处理危废的企业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从源头遏制危废的流出。

此外,湖南省在环保部和公安部规定的四大排查行业基础上,新增了电镀行业,各市州也根据实际产业结构,新增了医疗、汽车修理、电池制造、机械制造、家电回收拆解、炸药制造、矿产采选等行业,进一步扩大了排查范围。全省共检查重点行业企业2088家,责令258家企业限期整改,取缔关闭4家非法企业,对74家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了行政处罚。

延伸阅读:

解读:《关于修改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审查和许可指南部分条款的公告》

国外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发展分析和预测

有多位环保基层干部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反映,在基层实际工作开展中,危险废物监管遇到了很多难题。由于国家层面没有出台相应的程序及规范,危废鉴定工作目前存在鉴定机构少、鉴定程序和周期长、鉴定费用高昂,鉴定困难等问题,制约了危险废物违法犯罪行为的查处。

一些执法人员在基层办案时发现,有的企业将废酸卖给了下游企业,卖废酸企业的罪责却难以认定。司法解释虽然明确只有有资质的企业才能处理危废,但在实际执法过程中,一些企业辩称其废酸不是危废品,而是下游企业需要的工业原料。

一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环保基层人士表示,危废认定本身不难,难在法院认可的有资质认定机构较少,国家对此宜尽快授权一批新机构有认定危废的资质,并缩短认定周期,保证环保执法及时到位。

此外,目前大量新的危险化学物质的出现及鉴定机构紧缺的限制,也导致了有些固体废物性质鉴别很难操作。关于危险废物鉴定事宜,尚未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指导意见,新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第八条,“对于不明确是否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方法予以认定,经鉴别具有危险特性的,属于危险废物,应当根据其主要有害成份和危险特性确定所属危险废物”。

但是,并没有明确由哪一级环保部门来组织鉴别,鉴别结果由哪一级环保部门进行认定。如果认定某种物质属于危险废物,那么应由哪一级环保部门给予危废代码和编号等问题一直困恼着一线的基层监管人员,亟待政策条例的进一步完善。

湖南省在这场危废的“持久战”中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未来将对危废的处置和管理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延伸阅读:

解读:《关于修改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审查和许可指南部分条款的公告》

国外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发展分析和预测

原标题:危险废物监管遇多重难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