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绍了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之热解吸修复技术。原位生物降解是利用原有或接种微生物(即,真菌、细菌其它微生物)降解(代谢)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的过程,并将污染物质转化为无害的末端产品。营养物、氧气和其它的添加物可以用于加强生物降解。该技术的特点是:(1)在实施生物修复时,修复效率受污

首页 > 环境修复 > 场地修复 > 技术 > 正文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之原位生物降解

2017-02-07 14:23 来源:土壤地下水修复 作者: 李雅静

本文主要介绍了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之热解吸修复技术。

原位生物降解是利用原有或接种微生物(即,真菌、细菌其它微生物)降解(代谢)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的过程,并将污染物质转化为无害的末端产品。营养物、氧气和其它的添加物可以用于加强生物降解。

该技术的特点是:

(1)在实施生物修复时,修复效率受污染物性质、土壤微生物生态结构、土壤性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土壤介质抑制污染物微生物,则可能无法达到清除目标。

(2)高浓度重金属、高氯化有机物、长链碳氢化合物,可能对微生物有毒。生物降解在低温下进程缓慢。

(3)修复周期较长,通常需要几年。

(4)需要控制场地的温度、pH值、营养元素量等使之符合微生物的生存环境条件。

(5)对能量的消耗较低,可以修复面积较大的污染场地。

(6)适用于污染物扩散到饱和土壤或地下水的场合。

该技术的修复成本是55-360$/m3,修复周期是6-24个月,可以去除的污染物有非卤代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卤代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非卤代的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燃料、爆炸物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物去除率为70~90%。

延伸阅读: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之热解吸修复技术

原标题: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原位生物降解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