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胜町是位于日本德岛县的一个小镇,它隐藏在森林茂密的群山之中,人口只有2000多人。原本是一个经济落后,信息闭塞的地方。但近些年来,却因为当地人无敌的垃圾循环利用功力,使得这里的人们实现了零垃圾生活,成为日本最环保的小镇。世界各地的环保专家纷纷到这里参观考察,借鉴经验,世界性的环保会

首页 > 固废处理 > 垃圾处理 > 评论 > 正文

视野|垃圾分类多达44种!讲述我在日本最环保小镇亲历“零垃圾”的生活

2018-01-16 09:49 来源: 一琢匠心堂 

上胜町是位于日本德岛县的一个小镇,它隐藏在森林茂密的群山之中,人口只有2000多人。原本是一个经济落后,信息闭塞的地方。但近些年来,却因为当地人无敌的垃圾循环利用功力,使得这里的人们实现了“零垃圾”生活,成为“日本最环保的小镇”。世界各地的环保专家纷纷到这里参观考察,借鉴经验,世界性的环保会议也选择在此召开。


在上胜町,人们惊奇地发现,这里没有垃圾桶和垃圾车,也没有起早贪黑的环卫工人,全镇只有唯一一个垃圾分类中心。但街头干净整洁,整个街面看不到一点垃圾的影子,道路两旁也没有丝毫灰尘和污垢。如此清洁整齐,不禁让人们好奇他们到底是如何做到的?下面中国女留学生苏雯为我们讲述了她在上胜町的生活经历。

废物分开了,就变成“宝贝”

我叫苏雯,来自中国北部的一个小城,今年27岁。我的家乡是著名的重工业基地,生态破坏很严重,近些年更是愈演愈烈。浑浊的空气,污浊的河流,随处可见的白色垃圾污染,让原本美丽的城镇变得满目疮痍,当地人苦不堪言。因此,2008年高考填志愿时,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浙江大学的环境工程专业,且如愿考上了。本科毕业后,我选择继续深造,并申请奖学金来到了日本留学。

在日本求学期间,我们有大量的实验调查报告要做。每一个学生都需要自己联系环保考察地,进行长期的对口调查,并要有相应的接待家庭。由于人生地不熟,我一筹莫展。我的导师佐田由美女士,是日本著名的环境保护专家。最终在她的推荐下,帮我找到了一个环保小镇——上胜町。


到上胜町的第一天,我就被当地优美的环境震撼了。坐落在山谷之间的幽静小镇,佳木葱茏,植被丰富。道路两边是清一色的红色木屋,掩映在绿树之间,红绿相间,煞是好看。接待我的是一对七十多岁的老年夫妇,松田先生彬彬有礼,松田太太温和热情,让初来乍到的我松了一口气,瞬间对与他们相处有了信心。

没想到的是,接下来的好长一段时间,我们却因为一些小问题产生摩擦,导致双方非常尴尬。事情的起因源自我的大意。到上胜町的第二天,我一早起床收拾行李,并顺手将自己的垃圾按种类分装到松田先生准备丢弃的垃圾袋中。

起床后的松田先生第一件事就是拎着垃圾袋子往外走,我便自告奋勇地帮忙。当我们到达镇上唯一的垃圾回收站时,那里早已聚集了一帮倒垃圾的老头老太太,正各自将垃圾分装到回收箱。我一时插不上手,只好默默地跟在松田先生身后。

当我们将一堆透明塑料瓶放到回收箱后准备到下一个类别去时,身后有一个老太太叫住了松田先生。只见她手里拿着其中一个矿泉水瓶子,对松田先生说:“对不起松田先生,这个瓶子没有洗干净。”我仔细一看,正是我顺手丢进去的那个,松田先生眼睛不太好,可能当时没看清楚就放进去了。被叫住的松田先生登时满脸通红,不住地点头哈腰,鞠躬道歉,并立刻把丢掉的所有瓶子重新拣出来,装好带回家,又仔细洗一遍。我心里挺纳闷,却又觉得小题大做。


事后,松田太太特意嘱咐我一些瓶子回收的原则。不但玻璃和塑料的要分开,有色与无色的塑料也要区别。装酱油和食用油的塑料瓶必须和装矿泉水或绿茶饮料的PET(聚酯)瓶分开。每一个瓶子切记要洗得干干净净才能放到回收箱里,并且瓶身与瓶盖要分开回收。我嘴里答应着,心里却冒出一句:“一个瓶子讲究这么多,真麻烦!”

接下来的日子里,麻烦的事情源源不断。在上胜町的每一个家庭里,必备一个小型的多层垃圾分类箱。塑料、金属、易燃品、旧衣物等等,按类别放置,满了后再一起袋装拿到回收中心。有一次,我将一支用完的口红丢到了金属品类,随即被松田太太叫住。她对我说:“口红不能这样丢弃,要分开来。”“分开了啊,把它放到了小金属类。”我不解地争辩道。松田太太着急地说:“不对,它还可以分开的。”说完,用力将整支口红拆开。膏体扔到了易燃品类,里面的塑料托则洗干净放到了有色塑料类,金属的口红管才放到了小金属类。分完后她还不忘满意地说:“你看,在一起它们是废物,分开就成宝贝啦。”让一旁的我目瞪口呆。

处理厨余垃圾,松田太太也很有一套。之前我帮忙做家务时,各种包装盒包装袋总是一股脑地扔到一起。但松田太太却要求我必须分开。豆腐盒、封装塑料纸,鸡蛋盒,免洗筷子,一次性纸杯都一一清洗、晾干后才能分开装进袋子里等待回收。如果我觉得麻烦不想洗时,松田太太便会抢过来,仔仔细细从里洗到外,让人汗颜。

在上胜町,丢任何一件东西都要非常慎重。哪怕是袜子,也有很多的讲究。单剩一只属于易燃品,如果是“没被穿破,左右脚搭配”则属于旧衣物。关键的是,哪怕只剩一只袜子,也要洗干净了再丢,这样方便有一模一样的凑成一双。这些细致入微的分类法则,当地人乐此不疲,却让我这个外地人彻底蒙圈。

分得越细,利用率越高

上胜町的垃圾分类多达44种,每次去丢垃圾都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无论距离远近,都需要自己将大袋的垃圾运送到分类中心,再严格按照标签分门别类地放入垃圾桶内。松田太太家离分类中心很近,但每次都需要耗费半个多小时来做分类工作。离得远的人,路程加上分类时间,一两个小时便去掉了。如此费时费力地去给垃圾分类,难道镇上的人就没有任何怨言吗?面对我的疑问,松田太太非常不解地回答:“分类能让生活越变越好,为什么要有怨言呢?”然而对于我来讲,除了更麻烦一些,似乎并没有看到好处。松田太太看我一脸不可置信,便带我来到了镇上的零垃圾研究会。


所谓零垃圾研究会,是由本地志愿者自发成立的一个负责监督“零垃圾”计划的非盈利机构。该机构的负责人叫松岗夏子。她年龄不大,却是镇上环保的灵魂人物,松田太太对她颇为推崇。她是日本神户大学的高材生,且到欧洲留学学习了环保知识。毕业后,她放弃了大都市的高薪美职,来到偏远的上胜町当志愿者。

当天正好是该机构在分类中心举行环保活动的日子。我们到达时,现场早已人头攒动。而松田太太的偶像夏子小姐正在给人们普及环保知识。

她用图片和环保动画告诉人们每一类垃圾的去处。干电池、荧光灯泡等运到北海道集中加工处理,不但最低限度地消除污染,还能帮助发电。塑料瓶子则送到冈山县,经过灭菌处理,能二次循环利用。钢铝金属送往广岛,在哪里融化后被制成各色各样的纽扣或工艺品。普通的塑料用品则运往九州岛……回收的牛奶盒可以制成捆东西用的绳子,回收的旧衣物则能制成环保袋或毛绒玩具等等等等。夏子小姐的秘诀是:只要进行了充分的分类,总有它的用途。分得越细,则回收利用率越高。

在松田太太的推荐下,我得以加入零垃圾研究会,成为那里的志愿者。研究会每月都会在分类中心组织一次跳蚤市场,家庭主妇们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来处理自己不要的物品,兑换需要的二手东西。大到家用电器,小到针头线脑,都能在跳蚤市场上“换”到。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增加了物品的利用率,又沟通了邻居之间的感情。主妇们都很乐意来参加。松田太太最爱这个小跳蚤市场,经常能在哪里淘到宝贝。有时候是一套做杯形蛋糕的磨具,有时候是一个心爱的包包。每次淘到一样物品,她会高兴地像个孩子一样,手舞足蹈的。


另外,研究会还专门针对镇上行动不便的老人,成立了“垃圾分类”援助组。志愿者们会定期帮这些老人到家里打扫卫生,清理需要丢弃的物品,以及给这些物品分类。同时也会根据老人的需要给他们带来二手的必需品。由于丢出的每一件物品都是经过仔细清洗的,这些二手物品拿到后往往能立刻使用,非常方便。不放弃任何一个家庭,不让任何一件宝贝失去价值,这是研究会的伟大使命。

在上胜町,零垃圾研究会是一个很有责任感的机构。不但是当地的援助、互助机构,也是对外的宣传窗口。在夏子小姐的带领下,经常组织成员前往全国各地演讲,传授垃圾分类的技巧与经验。同时也有世界各地的环保机构慕名而来,向这里的人们取经。细致分类,严格监督,不但大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环境,也让当地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

处理好“垃圾”,才能赢得生活

其实上胜町的垃圾分类,并非一开始就做得这样好。早在20年前,这里还是一个经济面临崩溃,环境遭受破坏的地方。当时,这里的垃圾以直接焚烧为主,一个这样的小镇就有两座大型的焚烧炉,还有一部分垃圾被直接丢弃到山林。有害气体,白色污染,让这里的环境不堪重负。年轻一代纷纷逃离,只留下老弱残兵。为了自救,当地人痛下决心,决定实施严格的“零垃圾”计划,并最终获得了成功。环境状况的改善也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人们从中受益匪浅。所以当地人认为:处理好“垃圾”,是赢得生活的第一步。

对大多数人来说,一片“树叶”应该没有什么用途。除了烂在地里沤肥或者当柴火烧掉,很难想到还有其他用途。但在上胜町,“树叶”可是一个宝贝,人们都靠它来致富呢。


当地有一家名叫“彩株式会社”的公司,员工大部分是老人,七十多岁的松田先生也是其中的一员。每天清晨,松田先生通过网络查看订单项目和数量后,便会到自家住房附近的山林,采摘客户需要的绿色树叶和五彩的鲜花,并在山中清澈的溪水中洗净,然后经过分类包装后空运到各地的客户手中。每个月单单一项卖树叶的钱,就高达220万日元。但松田先生告诉我,他挣的算少的,有一些人比他还多上一倍。全日本七成以上的高级料理店内所用的装饰树叶都来自上胜町。之所以这里的树叶如此受欢迎,得益于幽美的环境。经济的富足,生态的美好,让这里的老年人生活得非常开心。

为了零垃圾,人们开通脑筋,想出了各式各样的招数,有些招数令人匪夷所思。有一次,我亲眼看见夏子小姐在接待完客人后,转身将客人的一张名片团成一团,往嘴里一扔,嚼几下之后吞掉。一系列动作把我惊得目瞪口呆。事后我才知道,这里的名片都是由一种硬化的橡皮糖制成的,印上去的字也是天然的食用色素。因为既不浪费纸张,节省了木材,又无后顾之忧,这种“可以吃”的名片一经开发后,就在当地获得了好评,并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为开发者创造了客观的收益。


不仅如此,当地的工业也提倡“零浪费”。上户町的啤酒厂,不但厂房和设备都是由可再利用材料建造而成,连日常用的燃料都是生物燃料。无排放,无浪费,使得这家啤酒厂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在这里生活得越久,我从最初的痛苦,开始慢慢习惯这种“零垃圾”生活。每次只要一有垃圾,首先想着它应该归到哪一个类别。一根小小的皮筋,毛线部分属于可燃物品,橡胶部分则放入相应类别。一截铅笔头,可以分为笔芯,笔杆,笔帽等部分来分类投放。

回国之后,我依然保留着这种分类习惯。虽然因为这种“龟毛”的分类屡屡与身边的亲人朋友起矛盾。但是,能保持一种克制的生活习惯,能为环境贡献一份力量,何尝不是一种好的生活方式呢?

原标题:我在日本小镇亲历“零垃圾”生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