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增长,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在餐饮方面的消费与日俱增。随之而来的是餐饮垃圾的大幅度增长,餐厨垃圾的收集和有效处置正在成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难点,为解决这一难题,加速餐厨垃圾行业发展,“十二五”期间,政府主导了大规模的餐厨垃圾处理设施试点建设工作。
“十二五”期间,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共开展了5批共100个餐厨垃圾处理试点城市,其中发改委资金支持达20多亿元。试点城市覆盖了全国32个省级行政区,一二线城市基本都有,总体布局基本完成。同时,各地纷纷探索建立部门合作机制,通过实行统一收运、集中处置等方式,进一步对餐厨垃圾进行规范与整治,不断强化监管力度,取得明显成效。
一、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发展总览
餐厨垃圾产量巨大,处理设施建设明显不足
据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资料显示,全国共有657个设市城市,餐厨垃圾日均产量超过50吨的城市有512个,而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餐饮业发达城市问题尤为严重。统计显示,中国餐厨垃圾占城市生活垃圾比重大致范围为37%-62%,根据我国主要大中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测算,近五年来中国主要城市实际每年平均产生餐厨垃圾不低于6000万吨,2016年产生餐厨垃圾约8865万吨。以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为基准,到“十三五”末期,我国餐厨垃圾将突破12000万吨。以上海为例,估算可得上海市日均餐厨垃圾产生量约为1000 ~ 1200t。
自我国第一批推行餐厨生活垃圾处置城市至今,经过多年摸索,我国餐厨垃圾处理目前已进入“政府主导 + 企业运营”的基本模式,比较典型的有苏州、长沙等地案例。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5年底,全国已投运、在建、筹建(已立项)的餐厨垃圾处理项目(50t/d以上)有118座,总计处理能力约2.15万吨/日。远没有达到“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到2017年10月,我国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包括筹建、在建和投产项目)达到172座,总规划处理能力3.54万吨/日。其中,已投入运行(或试运行)的餐厨垃圾处理设施为87座,处理能力1.87万吨/日,占比53%;筹建及在建的餐厨垃圾处理设施为85座,处理能力1.67万吨/日,占比47%。
与“十二五”末相比,“十三五”期间截止到2017年,餐厨项目筹划、建设整体有所加速,但已投运的项目处理能力仍相对有限。
2018年,餐厨垃圾设施建设稳步向前推进,相较“十三五”前两年,速度大幅度加快,截止至2018年11月底,根据中国环联研究院不完全统计,共计有44个新增项目处在前期阶段。餐厨垃圾处理工程建设项目仍旧是“十三五”末期的工作重点。
二、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市场缺口明显,增长空间巨大
依据餐厨废物处理项目的出资运营成本预测,“十三五”期间,整个餐厨废物整体商场空间可达1000-1500亿元。其中餐厨废物收运系统建造约需200亿(收运系统包含废物容器、车辆、车辆和废物容器之间的衔接)、处理处置工程市场约需500-1000亿、日常运营市场大约是300亿、监管系统建造大约能构成20亿左右的市场规模。
餐厨垃圾设计处理能力“十二五”目标为3.02万吨/天,力争到“十三五”末达到4万吨/天。目前我国餐厨垃圾处理能力为1.31万吨/天,完成率仅43%。
现阶段我国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起步较晚,市场缺口明显,仍有大量餐厨垃圾未得到处理,可增长空间巨大。
现阶段餐厨垃圾处理盈利仍以政府补贴费用为主
我国餐厨垃圾收运补贴体系
针对餐厨垃圾BOT项目,我国餐厨垃圾处理补贴主要分为3个部分:收运补贴、处理补贴以及国家拨付的专项资金补贴。其中收运补贴和处理补贴是当地政府为运营企业提供的经济性支持,其价格一般由企业和政府共同商定,考虑因素包括地区、工艺等。专项资金补贴是指国家为促进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发展所提供的鼓励性补贴。例如,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需要政府申请并上级审批后才可拨付到账。若经营不善,存在被收回的风险。
我国部分餐厨垃圾项目运营补贴统计数据
目前餐厨垃圾处理补贴价格平均约为110元/t,收运补贴价格约为100元/t,收运处理一体的补贴价格约为210元/t。
三、餐厨垃圾处理的PPP模式
政策进一步完善之下,餐厨垃圾处置一体化或将成未来PPP模式主流
通过对已成功实施PPP模式的项目案例研究,目前餐厨垃圾处置模式主要有收运处一体化和收运、处置分离两种模式,部分地区还将厨余垃圾和废弃油脂分开收运和处置或在已实施PPP模式的前提下实行废弃油脂完全市场化。实际情况中,需要根据地方的政策环境、企业的资质条件、社会整体氛围等来决定适合的运作模式。
目前使用PPP模式(主要为BOT模式)将餐厨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置一体化运作的城市主要有北京、西宁、兰州、苏州、徐州等。以宁波、青岛为代表的部分城市目前使用的是餐厨垃圾收运、处置分离模式。
是否实行餐厨垃圾收运处置分离最大的关键点在于收运环节的难易程度。如果地方的相关政策不完善,对非法收运的打击力度不大,缺乏具有一定地方影响力和实力背景的地方性企业,本文建议政府采用餐厨垃圾收运处置分离的措施,由政府或其指定部门负责餐厨垃圾的收运工作,通过PPP模式引进具备先进工艺和管理技术的社会资本负责餐厨垃圾的处置工作;反之,若地方政府已出台完善的政策条例,加大打击非法收运处置的力度,制定多部门联合监管体系,且具备实力雄厚、有地方影响力、跟政府有良好沟通的地方性企业,则鼓励地方政府实施餐厨垃圾收运、处置一体化的模式,通过PPP模式交由地方性企业来运作。
尽管将PPP模式引入餐厨垃圾处理行业极大程度上缓解了政府财政支出压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项目运营效率。但餐厨垃圾处置的市场机制在定价标准、项目公司的经营风险以及第三方监管等方面仍有极大的可完善空间。
四、餐厨垃圾区域市场:东部沿海群雄割据,内陆市场有待开拓
《“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中对各地区餐厨垃圾处理设施能力的规划显示,人口较集中,餐饮市场活跃的地区,国家对其对餐厨垃圾处理能力的缺口相较于其他地区的处理能力要求更大。其中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河南、宁波、重庆规划设施能力高于1300吨/日,江苏、浙江、广东高于2200吨/日。
截止至2017年年底,对“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区域市场进行了分析:整体来看,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处理能力缺口明显,深圳缺口相对较小。以广州、深圳为代表的广东地区市场相对成熟;北京地区已逐步落地相关政策,处理能力提速有望;上海地区仍有所欠缺。一线城市,尤其是广州,餐厨垃圾市场有望在“十三五”期间出现快速增长。
中国环联统计分析,从2018年开始,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逐步从东部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扩张。在东部沿海地区已建立的较为健全的运营模式等背景下,餐厨市场相对成熟,适合相关企业进一步布局。贵州、山西、海南等地区的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将会陆续开始兴建。因此,在东部沿海地区市场被群雄瓜分的同时,抢占先机转战内陆市场,便成为了部分成熟企业的优先选择。
五、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散,参与企业背景多元
从行业市场集中度看,由于餐厨垃圾处理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行业较为分散,还没有公认的标准工艺,处于多种工艺并存、竞争发展的阶段。
进入该行业的企业背景也较为多元,哪家企业能率先成功建成示范工程、稳定运营、形成良好的商业模式,将对其所用工艺成为行业标准工艺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从而有望快速抢占市场,成为行业龙头。
综合来看,尚未有企业一骑绝尘,仍为群龙割据的市场蓝海状况。北控、光大、杭州锦江、启迪桑德、首创环境、浙江旺能、瀚蓝环境等重资产环境集团或占据有一方地域优势的区域型环境服务供应商纷纷开辟餐厨垃圾处理版块,积极开拓产业链,扩大产业布局,打造全产业链的龙头企业。
而依靠技术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供应商随之迅速发展,其对餐厨垃圾的处理能力显著增加,技术的发展相应带来了设备的发展,技术与设备的发展又刺激了资本的注入,使得部分以技术供应为主的企业转型为投资与技术一体化的类型。
六、餐厨垃圾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终端处置技术瓶颈有待破局
目前,我国主流的餐厨垃圾处理技术以厌氧消化、好氧堆肥为主。但这两种主流方式也有各自明显的短板。在技术瓶颈面前,多种处理技术联合应用成为新思路。目前,已有部分行业领先企业在项目中尝试采用好氧+厌氧技术。E20研究院认为,未来,好氧、厌氧工艺各有所长的不同餐厨垃圾处理企业之间的合作,有望将联合技术的成本进一步降低,处理效率得以优化。
配套收运体系建设市场逐步释放
近年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迅猛,其中所蕴藏的市场红利已经在供水、环卫等领域逐渐释放。在餐厨垃圾领域,不少企业也开始试水物联网、智能化在收运与厂内运行监管等环节中的应用。
产业园模式将引领未来餐厨垃圾处理发展
未来,厨余垃圾的市场将快速释放,而单一的餐厨项目建设规模小,如果以城市整体建设的角度,将餐厨垃圾和厨余垃圾、甚至生活垃圾、市政污泥等协同处置,将可以形成规模化效应。
餐厨垃圾的盈利模式不成熟,在政策补贴的基础上,日处理规模至少要达到130吨,甚至150吨以上,才能挤出利润空间,建立区域性、协同思维是未来发展方向,比如通过静脉产业园、循环产业园,或者是综合型产业园区的形式来解决区域性固废问题。
七、总结
“十三五”期间,环保支持力度还将持续加大,环保产业有望收获政策红包。餐厨理作为垃圾处理的重要一环,潜在需求旺盛,有望迎来重要发展契机,产业前景向好。
原标题:中国环联特辑|“十三五”期间,餐厨废物整体空间可达1000-1500亿元——餐厨垃圾处理行业2018年度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