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5月15日,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查组“回头看”及专项督查情况反馈工作全部完成。在公布反馈的20个省份中,90%的省份都存在工业园区污水管理问题。处理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管理不力、整改敷衍等问题多次被点名,成为了这些省份环保问题的共症,由此产生的偷排乱排、超标排放等情况对园区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恶劣影响。
自2015年“水十条”颁布起,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成为工业污水处理主体,但被寄予厚望的“问题终结者”当下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对此,绿色和平联合南京大学(溧水)生态环境研究院于今日共同发布了《中国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管理研究》报告,指出了中国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过程中存在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管理协调不到位及排放标准欠合理等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报告指出,污水处理配套设施建设滞后是中国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困局中最直接暴露的问题。因建设资金、征地拆迁和规划等原因,不少工业园区分期建设污水管网,难以在短时间内满足所有入园企业的纳管需求,有些园区甚至在园内企业投产时配套管网仍未完成。以贵州为例,根据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五月发布的最新反馈,该省内上报建成的128家园区污水处理厂中,近七成配套管网建设滞后,处理工艺不达标,难以正常运行。如六盘水市的盘南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水量3000吨/日,实际日均处理水量仅20余吨,不足预期处理量的1%。
除了硬件设施的不足,多个管理部门之间不健全的协调机制是导致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超标严重的重要原因。由于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管理过程复杂,涉及当地环境部门、住建部门和园区管委会等多个部门,因此普遍存在审批和监管部门间信息不畅,园区与上级环境部门之间权责不清等问题,难以形成对企业污水的有效监管。加之污水管网漏损监管主体不明,导致管网泄露难问责;污水处理厂无权及时获知企业预处理数据,难以第一时间处理企业预处理废水超标和污染源头追溯难的的问题时有发生。
绿色和平还在报告中强调,目前中国缺乏一套针对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标准。工业园区集中处理混合工业废水的污水处理厂大部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中最严格的一级A标准,但是按照该标准设计的污水处理厂无法满足部分行业标准需求,且该标准缺乏工业特征污染物指标。标准之间的不匹配往往会增加企业预处理成本和园区污水处理厂成本。
以无机化学工业和纺织业的标准为例,这两个行业的排放标准规定废水中硫化物浓度不能超过0.5mg/L,但是目前多数园区污水处理厂的标准(即城镇一级A标准)为不能超过1mg/L,所以企业必须在预处理环节投资建设相关设备以确保出厂废水达到行业排放标准。然而,企业在预处理过程中有可能会消耗污水处理厂生化处理需要的碳源,污水处理厂在处理时就需额外补充,从而提高了污水处理厂成本。
对此,绿色和平建议:
各省政府应通过加大财政税收优惠、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园区污水治理和完善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收费机制的方式,支持园区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环保专项资金不足的问题;
各省政府应厘清当地环境部门、园区管委会和园区环境部门等监管部门间的责任,明确合作机制;
各行业标准应尽快依据2018年12月19日环境部发布的《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订技术导则》进行修订,并允许企业和下游污水处理厂协商制定部分污染物的间接排放标准。
原标题:“治污”变“致污”?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困境如何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