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7个月,实现黄河流域典型地区入河排污口高精度全覆盖排查,组织797人次完成上游湟水河、中游汾河和干流甘肃段共4326公里岸线的拉网式排查,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试点排查工作于2020年12月完成。
这是生态环境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中央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高科技+笨功夫”的现场排查,抓住入河排污口这个关键节点,全面摸清底数和问题,打通岸上治污和流域水质的关系,其核心是从流域系统性和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把握要害、追根溯源,推进水陆统筹、以水定岸的流域系统治理。
为建立适用黄河流域的工作模式方法,生态环境部采取试点先行和全面铺开相结合方式,2020年率先完成典型地区的试点排查。对于试点工作如何开展,取得了哪些效果,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工作人员李亚龙用几组图片向记者进行了详细介绍。
一组图看总体思路:坚持系统治理首先要摸清底数
李亚龙向记者展示的第一组图,是一个名为“走进黄河”的图册。
这是给排查人员的“口袋书”,形象展示了试点流域的水资源、水环境情况,以“一图读懂”的方式明确了试点排查的目标、范围、地理位置和排查对象等内容。
与之前的长江、渤海入河(海)排污口排查整治相比,此次黄河排查仍坚持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有序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整治”4项任务。
“一脉相承”,是因为按照“水陆统筹、以水定岸”的水环境治理系统思维已经成为共识。其中,基础性的工作是将所有向河流排污的“口子”都纳入排查范围。“因为入河排污口是连接水陆的关键‘节点’,推进流域综合整治,首先要摸清这个‘底数’。”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陈尧说。
与长江、渤海不同,黄河流域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差异性更大,上下游、干支流生态状况各异,发展水平不同,排污特点和规律也有明显差异。为此,这次选取黄河干流甘肃段、湟水河、汾河等代表性较强的河流(段)作为试点,摸索一套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模式方法。
“我们根据黄河流域上下游自然环境特点及排水季节性差异较大等情况,充分发挥无人机航测的作用,完成了试点范围全部岸线无人机航测工作,摸清了岸线开发规律特点,为人工现场排查提供了精准靶向,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二级调研员宋华用说。
按照“无人机航测—人工徒步排查—专家质控核查”的“三级排查”方法,生态环境部首先完成了青海省、甘肃省和山西省12个市(州)的现场排查工作。
一组图看排查情况:摸清入河排污口与环境质量的关系
从清澈的雪山融水到入黄河时的“泾渭分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乔飞向记者展示的第二组航测图片显示,伴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湟水河从上游到下游的水质在变化。
“给流域水环境问题‘问诊把脉’,坚持系统治理,必须要充分考虑区域发展现状,而排污口底数就是基础。”李亚龙又向记者展示了另一张名为“排查范围图”的图片。
图片显示,从甘肃省兰州市,湟水汇入黄河干流。从排查结果来看,黄河在甘肃沿岸开发强度不均衡,兰州等城市区域人口较密集、工业较稠密,排污口数量明显增多,排污情况更复杂。
从总体情况看,黄河流域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矛盾相对突出,目前,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超过80%,一些地区水资源贫乏、开发强度高,加剧了水污染和水生态风险。个别支流出现常态化断流,两岸排放的废污水甚至成为河段补给水源之一,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艰巨繁重。
“全面提升用水效能,加强基础能力,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是黄河流域走出当前困境的最好选择。”李亚龙说。
一组图看取得成效:压实了各方的治污责任
第三组图片更加直观。展现的是沿线相关城市高度重视,坚持边排查边整治,及时解决了突出环境问题的前后对比。
2020年,西宁市实施了第一、第五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湟水河(5号液压坝)人行桥处溢流应急工程、南川河(六一桥至秀水桥)水污染治理工程、南川河城市污水截污纳管工程等项目,有效改善了水环境质量。
兰州市梳理全市现有工业企业和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入河排污口共32个,按照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整治要求,积极推进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工作。
太原市投资约1.5亿元,完成32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加强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接合部雨污分流改造,大力减少入河污染排放,汾河流域13个国考断面全部退出劣Ⅴ类,水质创历年同期最优。
把“口子”查清楚、摆出来,本身就是整治工作的一部分。对此,基层的同志感受最深。
“汾河治理的实践表明,整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排查明确了排污口的管理部门,形成了协同治理、合力攻坚的局面。”太原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闫文斌说。
“在三省12市(州)的支撑下,我们实现了试点区域入河排污口的‘应查尽查’。”宋华用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总结经验做法,扩大试点范围并推动整个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
原标题:摸清底数为黄河流域治理奠定基础,三组图解读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