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新创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家左右,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51%左右、研发机构覆盖率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r&d经费支出增长8%左右。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日益完善,化工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以上,建成3家省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一批企业研发机构、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化工中试基地。
支持龙头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校、行业协会、上下游企业合作,共同创建磷石膏综合利用创新平台,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2015年获首批“河南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称号,2017年被省科技厅认定为“创新龙头企业”, 2020年荣获“河南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具有雄厚的产品研发及技术创新能力,被誉为“中国工程机械设计、制造的摇篮
新增国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97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29家,北方稀土被认定为国家创新示范企业。...”称号,2家企业授予“自治区装配式建筑示范基地”称号;绿色机关方面,3家单位入选全国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工作重点单位,1家单位入选全国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示范案例;绿色快递方面,全市所有快递营业网点全部设置
、国际联合实验室、绿色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基地)等省级创新平台;培育绿色低碳领域高新技术企业800家左右;建设一支碳达峰碳中和领域富有创新精神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实施企业技术创新重点项目1500项以上,培育山东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家以上,新增国家级“质量标杆”2项以上、省级“质量标杆”10项左右。(牵头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5.打造多层次创新平台。
加强企业技术攻关,实施企业技术创新项目3000项左右,新增国家、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家、80家左右,新增国家、省级“质量标杆”4项、100项左右。
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实行动态管理,每三年复核评价一次,对合格的示范企业予以确认,不合格的撤销称号。...北极星环保网获悉,11月10日,工信部公布2022年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名单,共65家企业被认定为2022年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其中包括青岛达能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中化环境控股有限公司等环保企业。
创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3个,累计认定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4个、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9个、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个。
累计争取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98家,培育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57家,数量均居全国首位。有效发明专利数量比2017年末增长102.1%。三是数字赋能态势强劲。...二是创新动力蓬勃迸发。2项大科学装置纳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21家、省实验室9家、省重点实验室261家。
加强企业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培育一批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五)优化标准体系建设。...(四)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深度结合的轻工业创新体系。
多年来,宇通重工凭借杰出的市场表现,连续获得了一系列行业殊荣:国家工信部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发改委“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企业、河南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诚信经营示范企业、河南省科技厅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2.科研技术海天集团是国家工信部、财政部认定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按照“大思路、大发展、大智慧、大海天”的发展战略,坚持探索技术创新,构建智慧治水能力,拥有“4+9”研发平台,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全国循环经济技术中心等。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根据《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工信部联科〔2010〕540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要求,决定开展2022年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工作。
对新认定的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给予50万元一次性研发经费补助。对新认定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全国“质量标杆”企业,给予100万元一次性研发经费补助。(二)支持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
全州获得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称号企业4家;省级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1个;新增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7家,博士后工作站2个,省级人才基地1个,54户企业列入贵州省工业企业品牌培育试点企业名单,科技进步指数提高到60%
创建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8家、质量标杆企业15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2家。融合赋能加速渗透。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近5倍,达到9400家,跻身全国前十;科技型中小企业年均增长超过1万家,总数突破8.7万家;培育省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超2000家;培育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19家;创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
2.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新认定工业企业“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115家,累计达到1696家。新培育认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家、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22家,累计分别达到63家、318家。
第三条 绿色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基地)根据依托单位分为两类:依托企业培育建设的为绿色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育建设的为绿色技术创新示范基地。
(六)对新认定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一、支持创新能力建设(一)对新创建成为国家级、自治区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分别给予1000万元、500万元一次性奖励。依据技术创新成果对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每年给予1000万元经费支持,专项用于技术研发。
企业业务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荣获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86项省(部)市级科技创新奖,获得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百强第35位、中国环境服务企业30强第3位、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一系列荣誉
创新载体数量稳步增长,拥有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648个,其中国家级67个;重点实验室246个,其中国家级10个,企业重点实验室84个;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7家。
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总数达到22家,比“十二五”末增加12家。中科曙光成为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形成中科院工生所、天津药研院、中汽中心、“芯火”双创基地等一批产业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