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以降低碳强度为重点的17个零碳园区建设项目,投资需求约150亿元;绿色低碳电网建设、清洁能源、绿色电力类项目,投资需求约155亿元;以支持出口为导向的产品碳足迹关联项目,投资需求约5亿元。
通过加强与政府、企业等各方合作,共同推进智能电网建设、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等重点项目,为永安市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贡献力量。...3月8日,国网永安市供电公司建设的永安垃圾发电厂35千伏送出工程顺利投运,较原计划提前9个月竣工。
加强数智化坚强电网建设,优化发展综合能源网络,合理控制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提升天然气储备输配能力。...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建设湖南“种业硅谷”
鼓励工厂、园区开展绿色低碳微电网建设,因地制宜推进抽水蓄能、地热能、屋顶光伏、多元储能等开发利用。...推动永年区标准件产业集群绿色低碳转型,园区内标准件企业建设高效末端治理设施。因地制宜建设集中供热中心、喷涂中心、活性炭再生中心和有机溶剂回收处置中心等“绿岛”项目。
持续加强电网建设,推动构建本市“三通道两落点”特高压受电格局。持续扩大外电入津规模,稳步提升净外受电比例。6.持续削减煤炭消费总量。严格控制钢铁、焦化等重点行业用煤总量。...建设项目要按照区域污染物削减要求,实施等量或减量替代。适时引导长流程炼钢向短流程炼钢转型。2.加快退出重点行业落后产能。落实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相关要求,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在工业园区、大型生产企业等周边地区开展新能源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推动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应用、绿色电力直接供应和燃煤自备电厂替代。加快在造纸、印染、食品加工等领域推广可再生能源中低温热利用。...(二)加快可再生能源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柔性直流输电、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等先进技术迭代,加快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电网。加强可再生能源和电力发展规划的衔接,推动网源协调发展。
通过实施“煤改电”等项目,不断扩大清洁取暖范围,有效控制燃煤取暖范围;加强城乡配电网建设和农房节能改造,增强清洁取暖效果。...七是完善环境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力促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完善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机制,完善重污染天气联动应对机制,加强能力建设。八是优化大气污染防治政策体系。
鼓励企业开展智能微电网建设,发展风电、太阳能推进煤炭消费替代,积极发展“新能源+储能”和分布式新能源合理配置储能系统,拓展风光储氢等新能源应用场景,推动多能互补高效利用。...鼓励龙头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设清洁生产科技创新平台,推动清洁生产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研究和推广应用,提升企业清洁生产水平。5、提升清洁生产数智水平。
加快老旧和高耗能配电设备设施更新改造,优化骨干电网建设。推动煤电机组“三改联动”,2024、2025年计划合计完成煤电机组“三改联动”130万千瓦。...每年推动1000个左右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到2027年,引领带动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突破万亿元。(牵头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优化骨干电网建设,到2027年输配电设备更新投资240亿元以上。鼓励并网运行超过15年或单台机组容量小于1.5兆瓦的陆上风电场开展改造升级。(省能源局牵头负责)6﹒加快生态环境领域设备更新。...(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市场监管局牵头负责)8﹒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五)联合省内金融机构优先支持开展绿色化升级改造和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三)组织省级绿色制造公共平台开展重点用能设备节能技术服务、能量系统优化、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产品碳足迹测算分析及认证等服务。
(二)信息化领域绿色低碳技术一是数据中心、通信基站、通信机房等重点用能设施节能提效与绿色低碳相关技术,包括用于提升能效及系统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利用余热余能、自然冷源、可再生能源、微电网建设运行等技术,以及提升数据中心服务器利用率
推动重点行业和电机、变压器等重点用能设备能效提升,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加快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发布2024年工业领域节能节水技术装备推荐目录,持续创建能效、水效“领跑者”企业。四是全面推动资源高效利用。...持续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加大先进典型培育力度,截至2023年底,累计在国家层面创建绿色工厂5095家,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17%。
鼓励工业园区、企业探索开展智能微电网建设,拓展风光储氢等新能源应用场景,推动多能互补高效利用。二、加快构建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探索推进工业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推动建设一批数字化碳管理平台。鼓励和支持重大低碳技术、工艺、装备改造创新突破,推广一批绿色低碳适用先进技术、装备和产品。
支持绿色微电网建设,结合新型储能、储热等多种技术路线,推动热电联产、分布式能源及光伏储能一体化系统建设。...到2027年,建设“双化协同”示范企业50家。(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国资委、市市场监管局、市统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二)能源消费绿色低碳。
(二)大力实施电网建设,供电能力全面提升“十三五”期间,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完成投资22.83亿元,建成500千伏变电站、220千伏傣乡变等主干电网,新建和改造110千伏变电站10座,供电能力、网架结构水平和转供能力得到提升
(四)构建适应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智能电网。加快配电网改造升级,推动智能配电网、主动配电网建设,提高配电网接纳新能源和多元化负荷的承载力和灵活性。
统筹考虑乡村级充电网络建设和输配电网发展,加大用地保障等支持力度,开展配套电网建设改造,增强农村电网的支撑保障能力。
推广天然气利用,完善电网建设,加快推动新能源项目建设投产,推进“风光水储”多能互补,不断优化能源结构。(三)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严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准入关口,落实污染物削减要求。
对此,孟振平建议,加快建设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依托区域电网建设区域电力市场,促进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电网党组书记、董事长孟振平:促进新型电力系统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孟振平认为,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是我国实现能源结构转型的必经之路,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
(省农业农村厅、能源局,广东电网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二) 持续提升农村电网服务水平。构建强简有序、灵活可靠的配电网架构,持续强化配电网建设。
支持绿色微电网建设,加快分布式光伏发电、分散式风电、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多元储能、生物质发电、高效热泵、余热余压利用、智慧能源管控等一体化系统开发运行,构建多能互补的高效能源体系。...以污染防治和节能降碳需求为导向,推动节能环保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重点发展污染治理集成总包、专业节能、先进环保和清洁生产服务,培育一批能够提供“一体化”“一站式”“多领域”的第三方服务企业,促进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专业化
持续加大电网建设投入,大幅提升安全供电能力,逐步实现以500kv变电站为关键支撑、220kv为骨干网区域成环、110kv为供电主力精准布局智能电网。...推进能源供应体系绿色转型,优化发展支撑性“兜底”电源,加强电网建设升级改造,扩大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规模,推进抽水蓄能电站等电力调峰设施建设。
加快绿色输配电网建设,推动生产、交通、商业等领域电能替代。完善天然气输配管网体系,建设热电联供为主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加快氢能应用,积极构建半小时加氢网络。...编制实施成都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行动计划,加强跨界协同治理,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联合行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共建共保。
1.能源基础建设成效显著。电网建设全面提速。...万千瓦,电网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