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优先防控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名单信息表,制定水源防控工作计划,强化化工园区周边的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风险防范。推动人为因素造成的超标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综合整治。
建立优先防控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名单信息表,制定水源防控工作计划,强化化工园区周边的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风险防范。推动人为因素造成的超标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综合整治。
2023年10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统计表征技术指南(试行)》,规定了对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点位或地下水污染源所在区域地下水天然化学组分超标成因分析判定和涉及高背景值地区天然化学组分的地下水污染修复目标值合理确定
保护类区域是为防止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受到污染、保障水源水质安全,要求加以特殊保护的区域,包括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补给区,以及矿泉水、名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域。
对全市57家涉水工业污染源、7家危废处置场、619个加油站、3274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等可能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的环境风险源进行排查,初步建立了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和地下水污染源清单。
开展“双源”(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和地下水污染源)叠加分析,筛选确定风险较大应优先保护的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名单。
(四)供水量≥1000吨/日或者服务人口≥10000人的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含备用水源)的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防控、修复、效果评估项目。...、专业性,经研究,包括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效果评估、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等五大类项目经认定后可在评标时采用综合评估法。
初步建立抚州市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和重点污染源(以下简称“双源”)清单,掌握全市乡镇级千吨万人地下水饮用水源和地下水污染源的基本信息。全市加油站已全部完成了地下油罐更新改造任务。
地下水污染防治初见成效。持续开展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估,初步建立全市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和重点污染源(以下简称“双源”)清单。持续开展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
10000人或日供水1000吨以上的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以下简称“万人千吨”)稳定达到水质要求。...持续开展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初步建立了我市161个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和546个地下水重点污染源(以下简称“双源”)清单,掌握了“双源”基本信息,完成了21个重点污染源调查评估。
以2013年“双源”(即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和地下水污染源)清单为基础,结合污染源普查、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等成果,9月底前完成全市“双源”清单更新工作。...江门市生态环境局印发《江门市2022年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强化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能力建设。
关于征求《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补给区划定技术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地下水管理条例》,提高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补给区划定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防范饮用水水源污染风险
围绕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补给区域及化工、电镀、危险废物处置等重点行业,聚焦地下水污染源点多面广、环境监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综合分析不同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和典型污染场地特点,科学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保障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
持续开展全市地下水状况调查评价,初步建立“双源”(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和地下水污染源)清单,开展了城镇级及以上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补给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达标比例达到
保障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开展乡镇及以上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和优化调整,探索利用遥感等技术开展保护区环境监管,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边界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
全面完成全市717个加油站(截至2020年3月)地下油罐双层罐改造或防渗池建设工作,有效防控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风险。基本查清了4个城镇级及以上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补给区地下水环境状况,地级及
基本建成全省地下水环境监测网,优化调整“国 考点位”(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点位)88 个。全面加强集中 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保障,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比 例达 100%。
、保障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强化地下水监管能力建设、建设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等重点任务。...“十三五”期间,我省着力推进“双源”(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和重点污染源)调查,初步摸清全省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和重点污染源现状,为开展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污染源监测等工作奠定基础
持续开展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完成27个“千吨万人”水源地整治和2418座加油站、9613个地下油罐双层罐更换或防渗池设置改造任务。
,初步建立“双源”(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和地下水污染源)清单,掌握城镇 1862 个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和 16.3 万个地下水污染源的基本信息。
龙涛指出,在地下水生态环境领域,“十三五”期间主要完成全国9万余座加油站36万余个地下油罐防渗改造;实施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建成国家监测站点2万余个;开展城镇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下水污染源(双源
全市地下水环境质量达到“十四五”考核要求目标。二、主要任务(一)保障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强化农村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保护。
到 2025年,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法规标准体系、全国地下水环境监测体系;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为85%左右;典型地下水污染源得到有效监控,地下水污染加剧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市水务局配合) (五)深化地下水污染防治 定期调查评估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补给区域环境状况,开展环境风险大、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地下水污染场地修复试点。
四是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积极推进城镇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补给区和化工企业、加油站、垃圾填埋场、危险废物处置场等区域周边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