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类技术中还有一项是无原位再生系统的vocs蜂窝状活性炭吸附净化技术,理由是蜂窝状活性炭吸附能力低,有效使用时间短,需频繁更换;蜂窝状活性炭的强度低、易破损,一次性使用,难以异地再生利用。
2、废气处理系统活性炭积灰明显,未及时更换;环评要求活性炭年使用量5.2t,废活性炭年产生6.23t,2023年实际废活性炭产生仅0.203t,活性炭更换频次达不到要求;蜂窝状活性炭碘值为428mg/g
近几年,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系列政策,要求vocs吸附用活性炭要确保活性炭的碘值,颗粒状活性炭碘值不宜低于800mg/g,蜂窝状活性炭碘值不宜低于650mg/g,严防以次充好,弄虚作假。
采用活性炭吸附工艺的,原则上vocs产生浓度不超过300毫克/立方米,废气中涉及颗粒物、油烟(油雾)、水分等影响吸附过程物质的,应采取相应的预处理措施,颗粒状、柱状活性炭碘值不低于800毫克/克,蜂窝状活性炭碘值不低于
16个活性炭抽屉,随机打开2个活性炭抽屉,里面的蜂窝状活性炭全部吸水受潮,有滴水现象。...执法人员对配套的大气污染防治设施进行检查时发现:1、风机正在运行,共安装4根皮带,其中2根皮带完全断开,影响风机转速;2、uv光氧灯箱后端的2块过滤棉破损且脱落;3、uv光氧灯箱的3个空气电源开关均处于关闭状态,共有112组灯管,均未点亮;4、活性炭箱一共安装
三永机械废气治理设施日常检查流程》和《三永机械废气治理设施操作流程》进行设施设备管理维护,喷漆车间大气污染防治设施的喷淋循环水未及时添加;光氧催化紫外线灯管有损坏,且设施内部外部结尘严重;大气污染治理设施内部蜂窝状活性炭已粉化
标准可供固定床蜂窝状活性炭浓缩装置生产企业、用户等相关方在采购招标、项目验收等环节使用。...本标准提出固定床蜂窝状活性炭吸附浓缩装置的适用条件、结构形式、材料选择以及制造和装配中的技术要求,确定了活性炭比表面积、装填厚度、炭层表观气速、净化效率、压力损失等关键性能指标,规定了相关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的检验方法
对于采用颗粒状、柱状等活性炭吸附的,应选择碘值不低于800毫克/克的活性炭;采用蜂窝状活性炭吸附的,建议选择与碘值800毫克/克颗粒状、柱状等活性炭吸附效率相当的蜂窝状活性炭,并按照设计要求足量添加、及时更换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曾提出:“活性炭工艺在多污染物协同去除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脱硝效率不高的问题一直无法有效解决。”钢铁超低排放工艺中常用活性炭为颗粒状或蜂窝状。
经过预处理后的废气进入活性碳吸附浓缩及催化燃烧工艺。吸附剂采用普通市售煤质蜂窝状活性炭,装填量为1m3/箱。...采用活性炭吸附富集+ 脱附再生工艺处理含h2s废气时,h2s易在活性炭表面氧化生成单质硫从而沉积下来,正常状态下很难通过脱附去除,从而影响活性炭的使用寿命和系统安全。
5)蓄热式热力氧化(rto)左上:负载贵金属催化剂;左下:陶瓷蓄热体俯视图;右上:蜂窝状活性炭;右下:蜂窝状陶瓷体。原理:将高温氧化与蓄热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有机废气处理技术。
吸附一催化燃烧技术采用活性炭吸附热风脱附,催化燃烧技术余热利用的技术路线,即通过脱附浓缩解决因初始浓度低而燃烧热量不够的问题,又通过将催化燃烧床净化后的热风通过补冷风降温到90℃~120℃后用于蜂窝状活性炭的脱附再生
(3) 新型吸附-催化燃烧法:此法综合了吸附法及催化燃烧法的优点,采用新型吸附材料(蜂窝状活性炭)吸附,在接近饮和后引入热空气进行脱附、解析,脱附后废气引入催化燃烧床无焰燃烧,将其彻底净化,热气体在系统中循环使用
1基本原理本方案将蜂窝状活性炭作为吸附剂,通过吸附净化、脱附再生并浓缩挥发性有机物(vocs)以及催化燃烧的原理,即将大风量、低浓度的有机废气通过蜂窝状活性炭吸附实现空气净化的目标。
无机吸附剂主要用于制作吸附体的材料就是活性炭及其相关物质。与此相比,蜂窝活性炭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较小床层阻力。就当前来说,我国在高风量、低浓度vocs处理设施上普遍采用的吸附物质是由蜂窝状活性炭制作的。
针对此种状况,可设计采用初效过滤棉预过滤,滤筒除尘器高效除尘,蜂窝状活性炭为吸附剂,催化燃烧,即活性炭热脱附再生原理,其流程见图1。...2.2.3活性炭吸附柜活性炭吸附柜的吸附技术是利用蜂窝状活性炭吸附剂将废气中的vocs捕获,吸附床活性炭床达到饱和后再进行脱附使活性炭得到再生。常用的脱附方法有热气吹脱法、置换法、减压法。
风量为540000m3/h、vocs浓度为20~30mg/m、恶臭浓度为3000(量纲为1)、颗粒物浓度约为5mg/m3的有机废气,奚海萍设计了一套系统钢平台占地415m2、运行总功率约为854kw的蜂窝状活性炭立式固定床吸附浓缩
采用新型的活性炭吸附材料蜂窝状活性炭,与粒状相比具有优越的动力学性能。极适合于大风量下使用。...蜂窝活性炭主要技术参数如表2所示:c)催化燃烧室采用陶瓷蜂窝体的贵金属催化剂,阻力小,活性高,当有机蒸汽浓度达到2000ppm以上时,可维持自燃,加热时间大约1小时左右电加热自行停止,不用外加热,节约能耗
活性炭纤维(acf)可以替代蜂窝状活性炭颗粒活性炭做吸附剂,在运用了吸附-催化燃烧法的处理大风量低浓度的vocs废气工程中。这样的应用在我国已有大量实例。vocs的吸附材料通常是粘胶基活性炭纤维。
,蜂窝状活性炭的指标要求蜂窝活性炭用于低浓度vocs的吸附浓缩工艺;掺加了一定量的粘合剂(黏土、高岭土、海泡石等)挤压成型;目前市场上的蜂窝炭的比表面积一般在400-600m2/g;吸附速度和脱附再生速度都较慢
2.2吸附/脱附条件论证对本工程中使用的蜂窝状活性炭进行理化性能分析,其体密度为0.48g/ml,比表面积为695m2/g,宏观孔径为3mm,微观平均孔径为1.5nm,孔容可达1.25cm3/g。
2.1分析方法2.1.1气相浓度测定方法tvoc浓度采用tvoc在线浓度检测仪(华瑞)测定,甲苯、二甲苯采用gc一1100气相色谱分析仪测定固定床吸附器进出口浓度,进而分析蜂窝状活性炭的吸一脱附性能。
蜂窝状活性炭由于结构独特,比表面积大,装填方式特别,故吸附床的风阻小,风机容量、风压大大下降,运行费用比用粒状活性炭、纤维状活性炭的装置低;(3)每个吸附床的净化风量为25000m3/h。
运行安全(吸附罐燃烧)延伸阅读:蜂窝状活性炭在大风量有机废气治理技术中的应用延伸阅读:蜂窝状活性炭在大风量有机废气治理技术中的应用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蜂窝状活性炭在大风量有机废气治理技术中的应用
第三,新型吸附一催化燃烧法:此法综合了吸附法及催化燃烧法的优点,采用新型吸附材料(蜂窝状活性炭)吸附,在接近饮和后引入热空气进行脱附、解析,脱附后废气引入催化燃烧床无焰燃烧,将其彻底净化,热气体在系统中循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