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废铅蓄电池收集试点监管,严格落实三个类别收集单位的差异化管理要求,对一类收集试点全面进行登记管理,严防废铅蓄电池流失。5.推动转移安全快捷。
(四)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贮存设施。全市现有废矿物油收集经营单位5家,核准能力11800吨,实际收集量175.63吨;废铅蓄电池收集经营单位8家,核准能力54300吨,实际收集量386.80吨。
/年);3家涉及废铅蓄电池收集、贮存(收集能力2.5万吨/年)。...除油/水、烃/水混合物(油污水)外,我市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能力44.71万吨/年,2024年实际利用处置15.31万吨/年,平均运行负荷率34.2%;2024年实际收集废铅酸电池1802吨,平均运行负荷率
2.经营能力发挥不充分类别的建设项目,如废矿物油收集、废铅蓄电池收集利用等项目。3.水泥窑协...全省危险废物跨省转出量14.58万吨,主要类别为大修渣、砷渣、废铅蓄电池、废矿物油、废盐、废钒钛系催化剂等;跨省转入量14.56万吨,主要类别为废煤焦油、有色金属冶炼废渣、废稀贵金属催化剂等。
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利用处置能力为19.2万吨/年,2023年实际利用处置量为1.4万吨,负荷率为4%;hw17表面处理废物利用处置能力为1.9万吨,2023年实际利用处置量为0.1万吨,负荷率为5%;hw31废铅蓄电池收集能力为
一、5家铅蓄电池生产企业联合原试点单位开展废铅蓄电池收集二、14家试点单位/集中转运点变更许可证信息 1 江苏天能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2 徐州市道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3 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
1家,废铅蓄电池收集单位1家,废矿物油收集单位1家。...(五)废铅蓄电池收集试点单位乐山怡山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我市废铅蓄电池收集试点单位,位于乐山市井研县研城镇希望大道108号,2020年4月16日首次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核准经营规模20000吨/年
2.铅蓄电池生产企业以外的单位新(扩)建废铅蓄电池收集项目,以及废矿物油收集项目。3.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建设项目、危险废物填埋场的建设项目。
2.废铅蓄电池收集试点单位根据《四川省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及《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关于继续开展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我市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试点单位为南充坤能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2.我市废矿物油收集经营能力6.77万吨/年,2023年实际接收0.69万吨;废铅蓄电池收集经营能力14.85万吨/年,2023年实际接收0.58万吨。
4.铅蓄电池生产企业以外的单位新(扩)建废铅蓄电池收集项目,以及废矿物油收集、小微收运项目。...按照危险废物类别,产生量前5的分别是hw18焚烧处置残渣126.8万吨,hw34废酸113.1万吨,hw17表面处理废物107.3万吨,hw35废碱62.2万吨,hw08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53.1万吨
3.废矿物油收集、废铅蓄电池收集类危险废物经营项目。...(二)鼓励“无废工厂”等“无废细胞”建设,积极开展科技攻关,重点支持研发、推广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和降低危险废物危害性的生产工艺及设备,从源头上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降低危害性。
2.机关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学校等单位和社会源的危险废物:废矿物油、废铅蓄电池和废镉镍电池、废线路板、实验室废物、汽修废物、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危险废物等。
为保障废铅蓄电池收集试点工作的连续性,废铅蓄电池的收集范围为全市,且不受单个企业年产生危险废物总量10吨的限制。
危险废物环境重点监管单位,2023年评估“不达标”或“基本达标”的单位,废铅蓄电池收集试点、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试点、“点对点”利用豁免试点单位;涉危险废物投诉举报多、环境安全隐患突出的企业;贮存危险废物超过一年不及时依法转移
/年);2家涉及废铅蓄电池收集、贮存(收集能力1万吨/年);另有3家小微企业危险废物统一收运单位(总收运能力1.55万吨/年)。...除油/水、烃/水混合物(油污水)外,我市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能力35.51万吨/年,实际接收14.39万吨/年,平均运行负荷率40.5%;实际收集废铅酸电池607.5吨/年,平均运行负荷率6.1%;小微点实际接收
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继续开展废铅蓄电池收集转运试点,相关要求与《北京市废铅蓄电池收集转运试点工作方案》(京环办〔2019〕103号)一致,试点时间延长至2025年12月31日。
(六)危险废物集中收集单位自贡城矿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试点项目,收集能力5万吨/年,试点期至2025年12月31日。
自2009年开展的铅蓄电池生产企业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制度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国废铅蓄电池规范收集体系已经建立,正规渠道废铅蓄电池收集量大幅提升;再生铅企业利用能力充足,且环境管理和工艺技术水平较高
》有关要求,加强废铅蓄电池污染防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废铅蓄电池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转移(以下简称跨省转移)便捷化,现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优化废铅蓄电池跨省转移管理试点工作。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实施方案》,推动废铅蓄电池跨省转移便捷化,切实减轻废铅蓄电池收集利用企业负担,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按照《废铅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废铅蓄电池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审查和许可指南(试行)》要求建设收集网点和发放经营许可证。
含铅废物(hw31)产生量1.7万吨,主要为废铅蓄电池,主要通过本市废铅蓄电池收集单位集中收集后委托外省有资质单位综合利用。全市废铅蓄电池收集能力为12万吨/年,无利用处置能力。
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有危险废物持证单位44家(含废铅蓄电池收集试点企业7家),年处理能力179.1万吨。我市危险废物在线转移平台注册用户达1.8万家,危险废物转移手续全部实行网上办理。
2.我市危险废物收集经营单位总核准经营能力为6.35万吨/年,包括废矿物油收集经营单位核准能力5000吨/年,2022年实际接收0吨;废铅蓄电池收集经营单位核准能力9000吨/年,2022年实际接收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