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积极申报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到2025年,新增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7%。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静脉产业园、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等,按照有关规定促进各类处理设施、工艺设备共用。...第三条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污染担责原则。第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履行生态环境保护义务,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促进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降低固体废物的危害性。
加快推进建设沈阳、大连市等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重点城市,抚顺、阜新、朝阳市等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鞍山、本溪、营口市等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促进建筑垃圾、粉煤灰、煤矸石等综合利用。
(牵头部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配合部门:省发展改革委等)加强原材料节约和循环利用,支持粉煤灰、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等大宗固废规模化、高值化利用,培育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和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
因地制宜开展磷石膏综合利用应用示范,鼓励磷石膏产生地区开展“无废城市”“无废园区”“无废企业”以及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建设,聚焦重点应用领域,建设一批消纳能力强、产品附加值高、工艺技术先进的磷石膏综合利用产业化示范项目
根据《贵州省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经市(州)工信部门推荐及专家评审,现将拟确定的省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第二批)创建名单进行公示。
全省已建成朔州、长治和晋城三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形成了煤矸石发电、煤矸石制建材、粉煤灰制新型建材等固废利用产业集群。太原、晋中和忻州等市已初步形成环保装备研制基地,实现了技术、信息互通互享。
,创建一批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建设10个省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全省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量达到9000万吨左右;全省火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力争达到305克标准煤/千瓦时;水泥、玻璃等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的产能比例超过
责任处室:资源处六、推进资源综合利用13.推进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围绕尾矿、煤矸石、粉煤灰、废渣等工业固体废物,支持各地建设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12月28日,辽宁省工信厅发布《辽宁省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到2025年,力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0%以上,新增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能力3000万吨,建设一批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
全省已建成朔州市、长治市和晋城市三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形成了煤矸石发电、煤矸石制建材、粉煤灰制新型建材等固废利用产业集群。...、减污降碳、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的产业,主要包括低碳产业、环保设备(产品)生产与经营、资源综合利用、生态保护修复、低碳环保服务等,涉及水处理、大气治理、固体废弃物处理、土壤修复
东川区、安宁市成功列入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名单。...拥有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4个、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6个,分别占全省的50.0%、28.6%。绿色发展成效明显。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龙头综合利用骨干企业为依托,打造一批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积极创建国家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等参与〕3.积极创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
,安宁市、兰坪县、东川区成为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牟定县成为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规划》所称产业园区是指全省以发展工业为主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园区、综合保税区、边(跨)境经济合作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开发开放试验区等各级各类园区(含产业集聚区)。
建设了一批示范效应显著的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实施废钢铁、废塑料等再生资源行业的规范管理,积极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已建成万余个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回收利用体系也在谋划建设之中
(五)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实施工业资源综合利用项目39项,累计完成投资68.59亿元,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确定为第二批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
积极推进磷石膏、电解锰渣、赤泥等综合利用,聚焦重点产废行业、地区,集中支持、配套发展,培育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骨干企业,推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建设,积极培育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推动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绿色发展
,目录汇集成册,推荐给平台会员以及地方政府、产废企业、相关项目投资机构、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综合利用骨干企业等相关单位,促进先进技术产业化项目投资与合作,并优先入选《中国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发展报告
纳入全国首批12个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获批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试点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节水型城市。
》(发改办环资〔2019〕44号)精神,提升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效益,推动工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我厅组织开展了全省第二批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园区、企业)创建工作。
3户、绿色产品7种,渭南、韩城入选国家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陕西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二级节点(综合型服务平台)建成运营,西安、宝鸡两市工业互联网平台落地实施。
自治区积极推进各类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建设,“十三五”期间,累计组织37个园区实施了循环化改造;成功申报了乌海市国家级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托克托和乌拉特前旗国家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被列为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示范基地
绿色化、 规模化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和骨干企业示范引领作用显著增 强,形成一批综合利用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 绿色发展水平持续提升,综合利用效率大幅提高。
创建国家绿色数据中心8 家、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2 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3 个、能效“领跑者”企业1 家,成功申报并推进6 个国家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建设,树立了示范标杆,有力推动了贵州工业绿色发展
从“十二五”时期的《赤泥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到“十三五”时期的《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示范、无废城市建设等政策,再到“十四五”开局之年出台的《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