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经司法生效判决认定构成环境犯罪的;(三)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生态环境行政许可而被依法撤销的;(四)受到行政处罚,在法定期限内未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或者经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最终维持原决定
〔2023〕7号)第一条第七项的规定,2024年8月19日沧州市生态环境局盐山县分局将该公司涉嫌环境犯罪的有关材料移送至盐山县公安局,公安机关已立案。...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典型性、震慑性、示范性作用,持续保持对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严打态势,统筹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省生态环境厅整理了涉及篡改监测数据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未按技术规范进行排放检验案
案件启示涉危险废物环境犯罪案件环境破坏大、隐匿性强、办理难度较高,仅靠传统的执法手段、单一的执法部门难以取得良好的打击效果。...查处情况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五项、第十七条的具体规定,该企业通过暗管逃避监管方式排放有毒物质的行为涉嫌环境犯罪。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下称“三部门”)联合印发《办理污染环境犯罪案件证据指引》(下称《指引》)。...《指引》通过条目化的证据清单,引导公安机关规范、高效取证,进一步明确检察机关审查重点和方向,不断提升污染环境犯罪案件办案质效。
依据《上海市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规定》,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于2024年6月12日将该机构涉嫌生态环境犯罪的案件线索移交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即对该案件立案侦查,目前该案件正进一步侦办中。
生态环境部门与公安机关紧密配合,形成有效地打击污染环境犯罪合力,通过调阅天网监控视频,及时锁定涉案车辆和涉案人员,为案件调查打开突破口。...近年来,赣州市生态环境局、赣州市人民检察院、赣州市公安局在全市联合开展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现将危险废物领域相关典型案例公布如下:案例①:步某某非法倾倒危险废物案 一、案情简介 2024
环境执法人员通过坚持线上和线下执法相结合的方式,依法严厉打击机动车检测机构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等环境违法行为,并及时将相关涉嫌环境犯罪线索移送至公安部门立案侦查,极大震慑了机动车检测行业,守住控制道路移动污染源的
克拉玛依市生态环境局将案件移送至克拉玛依市公安局食品药品环境犯罪侦查分局,目前该案已立案,进入侦查程序。...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中,公安机关负责抓捕,生态环境部门负责对危险废物及受污染的土壤进行先期保管和采样监测,第一时间出具环境监测报告,发挥了各部门专业优势,形成了打击污染环境犯罪速商速决、联动联查的监管合力
围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任务,持续向危险废物环境污染和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等犯罪活动发起凌厉攻势,组织开展长江流域污染环境犯罪区域会战,成功侦破“重庆九龙坡‘10·09’污染环境案”等一批重大案件
为持续保持打击重点领域环境违法犯罪高压态势,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导作用,现公开发布三件依法严惩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犯罪典型案例,供市州学习借鉴。...案例二:永州市郑某奇、邓某岚等人非法倾倒危险废物涉嫌污染环境犯罪案案情简介2024年2月3日上午,湖南省永州市生态环境局宁远分局接群众举报,称有不明工业固体废物倾倒在位于宁远县鲤溪镇已经废旧的某砖厂内空地上
涉案企业涉嫌污染环境犯罪,希望广大企业引以为戒,依法依规处理、排放污染物,避免侥幸心理。...2023年9月20日凌晨,佛山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公安机关抓获了一个盘踞在佛肇两地,多次利用改装货车无证收集肇庆市铝型材企业废酸液,运输到佛山市某地段偷排废酸液进入河涌的污染环境犯罪团伙,抓获潘某等3名犯罪嫌疑人
近年来,北京市持续深入打击各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积极运用污染源自动监控、视频监控、用电用水监控等监管手段,深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查办了一批重大环境违法案件,依法精准高效打击震慑环境违法行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七项的规定,该公司已涉嫌污染环境犯罪,温州市生态环境局瓯海分局于2024年
杭州市临安区某线缆实业有限公司倾倒含铜污染物案01案例特点该案件为跨区域部门联动,利用协同办案方式,全方位展开溯源排查的涉嫌环境犯罪刑事案件。...根据《浙江省生态环境违法典型案例发布管理办法》,现将2024年度第二批生态环境违法典型案例予以公布,本批案例涉及倾倒含重金属污染物、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饮用水源保护、非道路移动机械等领域
为充分发挥警示震慑作用,指导地方学习借鉴经验做法,福建省生态环境厅收集整理了6起涉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犯罪典型案例,现予以公布。...【查处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6〕29号)第一条第(二)项规定,该加工点非法处置危险废物的行为已涉嫌污染环境犯罪
《意见》还明确了联合办案五项主要内容:生态环境部门和公安机关在办理环境犯罪案件过程中,应加强联合查处,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开展深度调查,不断提高案件侦办质量和效率;生态环境部门发现环境违法行为明显涉嫌犯罪的
同时针对该厂一类污染物重金属超标排放行为,对该案启动刑事诉讼程序,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实现环境违法和环境犯罪打击的有机结合,起到积极的震慑效果。...同时该公司属重点排污单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七项的情形,应当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涉嫌污染环境犯罪。
、湛江市公安局食品药品和环境犯罪侦察支队、吴川市公安局治安出入境管理大队等有关人员,对吴川市长岐镇林某伟废旧金属回收站(以下简称回收站)进行联合执法检查。...生态环境部门和公安机关部门联合执法,两部门在案发现场(勘验)检查、证据侦查阶段衔接紧密,发现与收集犯罪证据,保全现场执法影像资料,构建完整的证据链条,最终确定当事人的环境违法犯罪行为,迅速、有效地打击涉危险废物环境污染犯罪行为
要强化线索摸排,会同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对危险废物所涉及的单位、区域和环节开展全面排查,加强线索研判分析,提升环境犯罪动态感知能力,把握预警、防范、打击污染环境犯罪主动权。...近日,公安部部署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川、云南等11个省、市公安机关,集中开展打击长江流域污染环境犯罪区域会战。
为保持对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从严惩处的高压态势,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导作用,河北省生态环境厅整理了第七批10起涉及监测报告弄虚作假、逃避监管排放水污染物、逃避监管排放大气污染物、违法处置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犯罪
近年来,在线监测数据弄虚作假问题常发多发,犯罪手段愈来愈新颖,方式愈加隐蔽,国家针对该领域的问题部署了两个专项,体现了加强行刑衔接协作、坚决打击污染环境犯罪的决心和态度。...现发布3件打击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的典型案例,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中,涉及到采用修改监测设备参数、采用故意更换监测样品等犯罪手段,存在业主单位和第三方运维公司相互推脱责任等问题,为各市州提供学习借鉴意义
当事人行为涉嫌污染环境犯罪,依法将此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当事人行为涉嫌污染环境犯罪,依法将此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启示意义】非法处置危险废物行为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危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第九条 社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有下列严重失信情形之一的,直接评定为d级:(1)经主管部门认定存在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的;(2)提供虚假材料的以及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信用评价等级的;(3)经司法生效判决认定构成环境犯罪的
启示意义该案是生态环境部门通过群众信访举报、结合无人机排查,在发现违法犯罪线索后启动行刑衔接机制,查办危险废物环境犯罪的典型案例。1、充分用好信访举报这座发现环境问题的“金矿”。
在发现涉嫌环境犯罪线索时,生态环境部门要提前与公安部门、检察部门联动,各部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办案效率和质量;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持续保持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