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持续深入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监控改革创新,制定《山东省省与市县生态环境监测事权划分和支出责任实施细则》,厘清监测事权,理顺经费保障渠道。...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强化数据服务支撑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基础。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监测领域不断扩大,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监控系统任务逐渐加重,重点企业在线监测数量逐年增加。
在“一盘棋”顺畅高效方面,省内各级生态环境监测事权划分清晰、落实到位,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突出短板加快补齐。...《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深化大气环境监测、加强水环境监测、完善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监测、推进声和辐射环境监测、持续强化生态质量监测、探索碳监测评估、强化污染源和应急监测、推动监测数据智慧应用、提升生态环境监测应用水平
》(桂政办函〔2016〕12号)(10)《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桂环发〔2016〕19号)(11)《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明确生态环境监测事权划分的函》(桂环函〔2019
》(桂政办函〔2016〕12号)(10)《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桂环发〔2016〕19号)(11)《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明确生态环境监测事权划分的函》(桂环函〔2019
加大监测工作统筹与协同力度,监督指导有关部门按照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站(点)规划设置要求和生态环境监测标准规范组织实施各自职责范围内的监测工作。(二)明晰生态环境监测事权。
《实施意见》梳理了陕西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主要事权,逐项分解落实,按照“谁考核、谁监测”原则,进一步上收环境质量监测事权,夯实各级监测工作任务。提出了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绩效评估等措施。
三、进一步划清央地间生态环境监测事权与支出责任央地事权划分涉及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目前,中央和地方生态环境监测事权尚未完全划清。...2020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生态环境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国办发〔2020〕13号)明确,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以下“国家网”)的建设与运行维护、全国性的生态环境专项调查评估和观测
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生态环境监测事权。按照“谁考核、谁监测”的原则,国家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考核监测等工作为国家事权,其他服务于地方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监测事项为地方事权。
维持行业“推荐”评级: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对环境质量的实时监控与后续监管重要性明显, 此次征求意见稿对生态环境监测事权、 监测网络、科技创新、财政投入等多方面进行深化与完善,利好环境监测行业集中度提升
推动建立部门合作、资源共享工作机制,加大对有关行业部门监测工作的统筹力度,在统一的制度规范与网络布局下,开展各自职责范围内的监测工作。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生态环境监测事权。
记者从今天召开的第一届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交流大会上获悉,我国在已建成发展中国家首屈一指的环境监测网络的同时,顺利实现国家环境监测事权上收,监测数据正在全面实现“真、准、全”。
深化监测机制体制改革,顺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梳理环境监测事权,将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更名为“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统一负责全市环境质量的监测、评价工作,实现了“谁考核,谁监测”的目标。
围绕这三大重点,近年来,国家先后审议通过《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以及《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等数十项生态环保改革文件,并对推进大气、水环境监测事权上收提出明确要求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日前,江西省环境保护厅发布了关于废止部分环境监测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具体内容如下:江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废止部分环境监测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各设区市环境保护局:为了顺应环境监测事权改革的新思路
,并对推进大气、水环境监测事权上收提出明确要求。...水、气、土是目前我国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围绕这三大重点,近年来,国家先后审议通过《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以及《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等数十项生态环保改革文件
各地要整合县级站监测资源,逐步形成执法监测能力。(三)稳步实施环境监测事权上收。继续做好国家和省级环境空气质量网城市站运维保障工作。...积极配合国家地表水监测事权上收工作,组织完成国家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的选址、建设、联网工作。做好国家地表水监测断面采测分离工作。
环境监测事权的收回,天地一体监测网络的建设,国控区域监测的建设围绕以大气监测为代表的环境监测大大小小的举措,都很好地说明,我国监测设备领域地位的稳步提升。
加快实施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有序推进涉及市级考核评价的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实现谁考核谁监测,有效防范领导干部干预环境监测活动。
要按照环保垂改工作要求,积极推进市县环境监测事权上收工作。市县各站点要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和运行维护保障,提升环境监测能力,做好信息发布工作,确保上收工作平稳有序。...他强调,要扎实做好环境监测站的电力、通信、供水等基础保障工作,加强环境监测科研创新,强化监测结果应用,防范和打击各类干扰环境监测的行为,确保环境监测数据及时、准确、有效。
按照环境保护部关于地表水环境监测事权上收的统一安排,2018年采取采测分离模式,按月开展19个国控断面水质监测。...二、完成地表水监测事权上收、监测数据质量提升、监测数据联网共享任务(一)完成地表水国控断面监测事权上收工作。
)环境监测事权上收,带来大气国控点更新及水站国控点新建需求,同时地方存在增加省控及以下级别的环境监测站需求。...稳步增长的订单也显示环境监测仪器行业的高景气持续:1)自2016年起,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收到中央层面的高度重视,《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
将来,突发事件水质预警和水环境质量常规预报,会随着水环境监测的事权上收做得更好。思想解放 事权上收说起事权上收,陈传忠告诉《环境与生活》:2015年,国家层面就提出了环境监测事权上收。
1.明晰事权,落实责任。依法明确市、县两级生态环境监测事权,建立完善条块结合、部门协同的分工合作机制,强化监测质量监管,落实政府、企业、社会的责任和权利。2.健全制度,统筹规划。
这样,通过领导关系、干部任免、财政供养、隶属关系的调整,有效避免了地方保护主义对于环境管理的干预。二是上收环境监测事权,完善环境监测体系。...把市县环保局环境监测的事权上收到省环保厅,负责对环境业务的统一领导,对数据进行集中审核,从各个市县的监测站上收了468名监测人员,建立了11个驻市的监测中心,对各个市县的环境监测,甚至重要企业的监测,都由
各地要根据土壤环境监测事权,通过政府购买第三方监测服务等方式,加大对土壤环境监测等基础能力建设投入,所需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加强市、县土壤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按照国家相关标准配备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所需仪器设备和人员,提升我市土壤环境监测综合能力。建立健全培训制度,每年至少开展1次土壤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