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时的博士研究题目是“从含磷酸铁的污水污泥中回收磷酸盐”,其导师包括tu delft大名鼎鼎的mark van loosdrecht教授、geert-jan witkamp教授(环境生物技术组)、peter
作者简介:郝晓地(1960-),男,山西柳林人,博士,教授,从事市政与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污水处理数学模拟技术、可持续环境生物技术。
环境生物技术是指将生物科学与工程技术应用于水、大气、土壤等环境污染治理、污染预防、生物修复、环境监测等。 广义上讲:凡是涉及环境污染控制的一切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工程技术。
现任中国科学院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环境微生物技术联合实验室主任。...博导2002/09~2002/12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访问学者2006/07~2007/07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访问学者2007/07~2007/09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污染物定向生物转化及资源化难降解废水高效生物处理原位资源化理论与技术面向废水安全回用强化污染物深度去除及定向调控废弃生物质梯级利用定向生物转化及资源化工程系统微生物生态学理论及方法宁平简历男
双酚a(bpa)在环境中广泛分布,因其具有内分泌干扰效应,备受关注。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环境生物技术组近年来致力于bpa环境行为及转化机理研究。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环境生物技术组近年来致力于污泥中多种元素的分析与分布特征研究。...基于生物可利用性的风险评价指数提示,ni、cu、zn、cd、co、sr、w等元素具有较高的环境风险。综上,进一步发展污泥处置技术,提升污泥中资源元素的回收利用,降低污泥进入环境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生物技术组近年来致力于污泥中多种元素的分析与分布特征研究。...基于生物可利用性的风险评价指数提示,ni、cu、zn、cd、co、sr、w等元素具有较高的环境风险。综上,进一步发展污泥处置技术,提升污泥中资源元素的回收利用,降低污泥进入环境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郝晓地(1960-),男,山西柳林人,教授,从事市政与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污水处理数学模拟技术、可持续环境生物技术。
郝晓地(1960-),男,山西柳林人,教授,从事市政与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污水处理数学模拟技术、可持续环境生物技术。
rittmann教授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生物设计研究所swette环境生物技术中心的主任、可持续工程与建设环境学院的杰出董事教授(regents professor)。
作者简介:郝晓地(1960-),男,山西柳林人,教授,从事市政与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污水处理数学模拟技术、可持续环境生物技术。
郝晓地(1960-),男,山西柳林人,教授,从事市政与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污水处理数学模拟技术、可持续环境生物技术。
作者简介:郝晓地(1960-),男,山西柳林人,教授,从事市政与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污水处理数学模拟技术、可持续环境生物技术。
郝晓地(1960-),山西柳林人,教授,从事市政与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污水处理数学模拟技术、可持续环境生物技术。
作者简介:郝晓地(1960-),男,山西柳林人,教授,从事市政与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污水处理数学模拟技术、可持续环境生物技术。
主要开展环境生物技术、污泥处理技术及污水处理技术以及相关方向的研究及产品的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及市场推广工作,目前已成功研制开发了系列化的针对污水及微污染水体治理的环境微生物菌剂产品及应用技术,拥有15吨级全自动发酵生产线
主要从事环境生物技术、环境分子生态学、有机废水处理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区域环境污染防治等学科领域的研究。...长期从事生物化工及工业生物技术等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
人为建造人工生态系统,利用环境生物技术吸收、削减水中的n、p及有害物质,净化水质,并在有限区域重建并恢复水生生态系统。...(5)入河污水分散处理技术为了降低输水管道投资和污水处理厂规模,特别是在近郊区比较分散的入河污水,开发入河污水分散生物处理技术,使点源污水在入河前得到就地处理。
作者简介:郝晓地(1960-),山西柳林人,教授,从事市政与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污水处理数学模拟技术;可持续环境生物技术,现为国际水协期刊《water research
主题3、污泥减量化、稳定化等处理处置新技术新方法14:55-15:20 朱南文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若干热点问题的探讨》朱教授长期从事废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以及环境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
中科院生态中心科技开发处副处长 黄韶勇中科院生态中心水处理应用技术与成果转化多元组合人工湿地生态净化技术生态环境监测与服务生态保护与修复环境污染治理环境生物技术住建部海绵城市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首汇蓝天工程科技公司技术总监
郝晓地(1960-),山西柳林人,教授,从事市政与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污水处理数学模拟技术;可持续环境生物技术,现为国际水协期刊《water research
学科方向:市政/环境工程;研究方向: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污水处理数学模拟技术;可持续环境生物技术。
本文为我对荷兰环境生物技术专家、好氧颗粒污泥的主要发明者、2012 年新加坡李光耀水奖获得者、tu delft代尔夫特大学教授暨生物技术系环境生物技术组组长markvan loosdrecht 教授进行的录音采访的文字整理
来自荷兰的环境生物技术专家马克-梵-斯德莱特,善用新发现的细菌开拓出创新的方式来简化污水处理过程,成功减少六成的能源消耗、节省一至两倍的开销,也减少了九成的二氧化碳排放。...英国1994年 takeshi kubo博士,日本废水管理研究所1993年 madhav atmaram chitale博士,印度国际灌排委员会1992年 poul harremoes 教授领导的丹麦技术大学环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