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监管内容市生态环境局和市市场监管局加强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联合监管,严厉打击弄虚作假行为,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监测领域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联动机制。
此次公布的5个指导性典型案例,来自各地今年以来办理的环境违法案件,主要涉及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物、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非法倾倒有毒物质、无辐射安全许可证擅自使用射线装置等类型
各市生态环境部门要通过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平台,及时了解掌握企业错峰生产执行情况,依法查处超标排放,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反排污许可证规定排放污染物的违法行为,将水泥企业错峰生产执行情况纳入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企业绩效等级评价体系
,遵守监测规范,不得弄虚作假和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环境监测设备和防治污染设施运营维护机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调查)机构不得违反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不得弄虚作假和篡改、伪造监测数据。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完善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支持、引导生态环境监测服务行业健康发展,建立健全防范和惩治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
【查处情况】根据《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该公司通过人为干预,缩短采样时间得到噪声监测数据、未开展现场监测或未按照监测方案要求开展现场监测出具部分数据
、未开展采样分析直接出具监测数据等弄虚作假行为。...安徽某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出具虚假环境监测报告案案情简介:2024年9月12日,合肥市蜀山区生态环境分局执法人员开展现场检查时发现,该公司自2018年取得环境检测资质以来对环境检测业务疏于管理,出具的环境检测报告存在伪造原始监测数据
为强化警示教育宣传,现向社会公开发布8个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典型案例,并对福州市生态环境局、厦门市生态环境局、厦门市海沧生态环境局、漳州市诏安生态环境局、三明市永安生态环境局、南平市浦城生态环境局、南平市邵武生态环境局
结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发现的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以及《上海市2024年度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要求,严厉查处未经检验检测出具监测数据、篡改伪造监测数据和报告、未按规定采样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
(三)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遵守监测规范。(四)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应建立防范和惩治弄虚作假行为的制度和措施,确保其出具的监测数据准确、客观、真实、可追溯。
严厉打击偷排偷放、超标排放、监测数据弄虚作假、不正常运行治理设施等环境违法行为。...完成超级站建设,开展细颗粒物和vocs组分协同监测,加强pm2.5和o3协同控制监测能力建设,开展非甲烷总烃(nmhc)自动监测。
各市生态环境部门要通过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平台,及时了解掌握企业错峰生产执行情况,依法查处超标排放,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反排污许可证规定排放污染物的违法行为,将水泥企业错峰生产执行情况纳入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企业绩效等级评价体系
上述行为属于《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断及处理办法》第四条第(八)项“故意改动、干扰仪器设备的环境条件或运行状态或者删除、修改、增加、干扰监测设备中存储、处理、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或者人为使用试剂、
近年来,湖北省生态环境厅持续开展严厉打击污染源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全省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结合日常监督检查和专项检查,利用平台数据巡查、智能监控等手段,强化科技赋能,有力惩治了污染源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环境违法行为
图为企业在广西固定污染源在监控平台标记“停运”,采样人员在未实际进行现场采样的情况下伪造原始采样数据二、查处情况广西某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及有关监测技术人员的上述行为,符合原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
三、赣州市某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涉嫌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案【案情简介】2024年7月31日,根据上级转办问题线索,赣州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对赣州市某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开展现场检查。...江西省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22—2024年与排污单位签订的涉及噪声检测合同共计111份,涉嫌噪声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所得金额17.0520万元,达到《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第五条第六项的情形,存在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伪造环境监测数据,出具虚假环境监测报告。
云南省生态环境部门紧紧围绕生态环境执法工作要点,聚焦污染防治攻坚战,紧盯突出环境问题,不断优化执法方式,积极践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理念,成功办理了一批涉举报奖励、自然保护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了一批涉嫌污染源监测数据弄虚作假
,逃避监管,涉嫌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但氨氮自动监测数据却呈现正常波动状态,与企业生产工况存在不符,存在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嫌疑。
二、法律依据及处理结果根据《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该公司上述行为符合弄虚作假情形,淄博市生态环境局依法移交市场监管部门。...二、法律依据及处理结果根据《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第四条第八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七项,该公司涉嫌环境污染犯罪。
经调查,2023年6月以来,该检测单位因出具虚假监测报告或监测数据先后被金华市生态环境局、湖州市生态环境局、杭州市生态环境局行政处罚。...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专项整治开展以来,浙江省各地生态环境部门联合法院、检察院、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严厉打击弄虚作假违法犯罪行为,持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取得阶段性成效。
、东北部3个大气污染传输通道所在的6个市(区),聚焦工业源、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移动源等3类重点污染源,重点查处未安装或不正常运行大气治污设施、超标排污、旁路偷排、未按要求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措施、监测报告弄虚作假等
各地生态环境部门会同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开展第三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对近年来依法查处的第三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开展复核复查,对仍存在未经检验检测出具监测数据、篡改伪造监测数据和报告、未按规定采样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
两起案件的宣判,充分体现了生态环境、市场监管和刑事司法部门遏制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滋生蔓延的坚定立场,体现了对违法犯罪分子严惩重罚的坚定决心。...2023年10月,媒体披露两家第三方机构涉嫌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问题后,生态环境部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实施挂牌督办,并多次派出专案组赴现场督导。
,严厉打击监测监控数据弄虚作假行为,提升自动监测和手工监测数据质量;提升各地大气污染治理能力,大力推进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助力完成“十四五”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和氮氧化物(nox )、挥发性有机物( vo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