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22家企业、2家园区入围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园区,乐亭经开区获评省节水型园区,3家企业入选国家能效“领跑者”,5家企业的技术装备入选国家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3家企业入选工信部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典型案例...全年22家企业、2家园区入围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园区,乐亭经开区获评省节水型园区,3家企业入选国家能效“领跑者”,5家企业的技术装备入选国家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3家企业入选工信部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典型案例
严格执行建筑节能降碳强制性标准,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推动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比例提高到100%。积极推广使用绿色建材,动态更新《自治区城市建设领域绿色技术推广目录》,提高绿色建筑品质。...积极引导各类园区、厂矿企业、学校、街道、庭院等建设各类美丽细胞,探索建立产品碳标识认证管理制度体系,推进城市、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推动建设低碳、宜居、清洁、宁静、和谐的生态社区建设。
屠宰及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酒类制造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4项排放标准,是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工作方针的具体举措,有利于提升水污染物排放管理水平,推动相关行业绿色发展,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各有关单位:为落实《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及《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推动钢铁、焦化行业完成“十四五”超低排放改造目标,促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由北京科技大学、河钢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八届钢铁
韩博议题七双碳实施路径与碳污协同管控分会场主席严刚、朱法华、沈伯雄召集人雷宇、许月阳、彭林、王夫美议题八ai赋能的新污染物源头治理与风险防控技术分会场主席于云江、陈景文召集人张秀辉、史薇、赵砚彬、张亚南、田瑛泽议题九重点行业污染精准防控与减污降碳协同技术分会场主席李俊华
“健全减污、降碳绿色发展机制,接下来,我们还将有序推进‘无废城市细胞’建设,创新细胞类别,积极打造‘无废展会’‘无废赛事’,推动‘无废细胞’建设多样化发展。”杨勇表示。
近年来,为切实推动降碳减污,加强可生化性(指废水或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的难易程度,是评估污染物是否适合采用生物处理法的重要指标)工业废水排放管理,合肥经开区以食品行业为突破口,在全市率先启动企业污水排放管理改革试点
推动火电、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探索实施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和碳捕集、封存、综合利用工程试点、示范。加快建设“双碳”科创城标准化厂房。开发森林碳资产,力争打造碳汇交易示范项目。...文件提出,到2027年底,安阳市“无废城市”制度、市场、技术、监管体系基本完善,主要指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初显;安阳市固体废物智慧监管信息平台上线运营,实现五大领域固体废物的数字化管理
,共建一个稳定、高效、有韧性、有活力的降碳减污产业链,打造绿色低碳行业标杆,为钢铁行业开辟出一条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新赛道。...交流中,双方一致认为将围绕钢铁行业烟气降碳减污协同治理技术,充分发挥各自在工程项目、技术、资源、市场、管理与机制等方面的优势,共同致力于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并携手将这些创新成果应用至烧结、焦化及其他炉窑领域
双方拟通过搭建数字化碳资产管理平台,实现在线碳排放和能耗数据管理、碳资产管理、碳交易管理、碳项目管理、碳减排管理,利用物联网、区块链技术追踪碳足迹,自动化核算减排量,对接碳市场实现配额/ccer监测与交易,提升工业企业和园区节能降碳管理能力
参展企业涵盖了环境综合治理、水和污水处理、给排水泵管阀、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监测、固废处理处置、资源综合利用、噪声与振动控制、生态修复、节能降碳、新能源等绿色领域的各个环节。
该项目是国内落地的首个零废液脱硫改造项目,标志着焦炉煤气脱硫又迎来新的技术突破,为焦化行业的“创新驱动发展、减污降碳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项目实施后,可形成年节能量450吨,降碳量1300吨。项目不涉及新增用地。计划将于2025年7月完成污水泵站设备改造更新及工程监理招标,合同估算价2550万元。
分论坛主题拟设定为以支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目标的监测技术;以支撑三水统筹为目标的监测技术;以支撑重大活动保障和空气质量预报为目标的监测技术;以保持生物多样性和支撑生态价值实现为目标的监测技术;土壤、地下水和固废监测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双碳目标的不断推进,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成为重要发展方向。...依靠单一的脱硝技术已难以满足要求,多种污染物协同治理、实现超低排放成为环境治理的发展趋势,这促使脱硝技术与其他污染物治理技术进行集成和优化,提高整体的污染治理效果,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
20:ai赋能重点工业行业废水处理智能化发展主持人:时美地点:二楼vip27月3日 上午专场21:冶金用水节水与废水综合利用(一)主持人:金学文,李杨地点:四楼4017月3日 上午专场22:化工废盐减污降碳资源化利用主持人
唐炽峰表示,通过“土地复合利用+清洁能源替代”双轮驱动,南京市正探索出“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的绿色发展新范式,为城市绿色低碳转型打造鲜活样板。...2023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印发的《关于推进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实施意见》明确:在光照资源丰富地区推广“光伏+”模式,在保证厂区建筑安全和功能的前提下,利用厂区屋顶
实验室紧密围绕美丽中国与健康中国重大战略需求,精准锚定三大建设方向——存量固废污染深度解析及安全防控、再生资源价值精深挖掘及高效回收、多源固废区域智能协同及减污降碳。...针对浙江产城融合的固废属性差异,通过污染防控新理论、资源再生新技术和降碳减污新模型的研发应用,打造优势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创新平台,为我省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构建和碳排放双控机制建立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赋能企业与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
安溪项目还协同处置安溪县域内的市政污泥、餐厨垃圾、大件垃圾(含园林),项目内配套建设烟气净化、恶臭防治、废水处理、飞灰螯合、飞灰填埋场等环保工程,实现了资源共享、能源共用、协同处置的高效模式,发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效应
(五)协同推进企业绿色转型服务以项目建设作为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8个节能降碳技改项目入选省级项目库,获全省制造方式转型示范项目计划(绿色化方向)扶持资金2330万元。
500吨/天(80%含水率计算),已完成北京、新疆、浙江、湖北、广东、云南、甘肃、河北、山西、安徽、辽宁等地多个污泥减量化项目,其中代表性项目:鞍山市政污泥资源化处置项目入选2023年“无废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典型案例首批推荐名单
由市生态环境局牵头,组织市环科院、市环境监测中心、市减污降碳中心等单位人员及行业专家组成“晋a”工作组。2.方案制定(2025年5月15日-6月15日)。
开展固体废物利用处置减污降碳技术、工艺、设备研发,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设备。鼓励企业参与碳普惠、核证自愿减排项目开发。开展重点再生材料碳足迹核算标准与方法研究。...省政府办公厅2025年5月27日广东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更好发挥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在我省“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基础上,全域推进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所长污水处理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评价技术指南应用分享唐明跃,青岛水务集团环境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运营主管“绿色低碳”在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中的实践肖志毅,中铁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全覆盖的内涵与外延孙永利,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城市环境研究院院长标杆引领,以评促建,推动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陶相婉,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务院主任系统推进
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工业领域全流程绿色发展。...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协同推进降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