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公共机构能耗定额预算制度,推行合同能源、合同节水管理,选取节能潜力大的公共机构进行能源费用托管服务培育,开展好绿色低碳公共机构创建及宣传倡导工作。
优先扶持国家和本市重点支持的节水减排项目,鼓励采用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开展节水减排项目。同一项目只能选择本办法扶持范围中的一项给予扶持。已从其他渠道获得市级财政资金扶持的项目,不得重复申报。
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模式和以环境治理效果为导向的环境托管服务。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强化重点领域节水管理。从严控制洗浴、洗车、洗涤、宾馆等高耗水服务行业用水,积极推行水循环、梯级利用。此外,完善节水市场机制。...(二)强化重点领域节水管理。推动全国年用水量规模以上的工业和服务业用水单位计划用水管理全覆盖。加强重点用水单位监管,开展重点行业水效对标达标。
北京国泰节水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0.00万元(人民币)经济类型:国有参股企业企业类型: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污水治理及水环境治理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合同节水管理
工业节水型企业是指采用先进节水工艺装备技术,节水管理水平高,单位产品用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再生水利用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的工业企业,是建设绿色制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推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水利投融资合作与交流,大会举办了“水利投融资国际交流会”,会议由水利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中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主办,特别邀请了赞比亚代表团参与,与会嘉宾共同探讨了中国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实践与成效
5.2023年主要产品的水效指标达到节水型企业标准要求,且为领先水平;6.未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列入禁止、淘汰目录的用水设备或器具;7.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时依法实施节水“三同时”“四到位”制度;8.建立节水管理制度
重点支持领域包括城镇供水一体化、污水资源化、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合同节水管理、节水型城市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节水载体创建等节水领域。
开展节水宣传,推广合同节水管理,培育节水产业。三是全面加强水域岸线空间管控。要严格落实渭河、泾河、北洛河、延河、汉江、丹江、嘉陵江和红碱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实施分区分段差异化管控。
(五)支持合同节水管理。包括节水效益分享型、节水效果保证型、用水费用托管型以及“效果保证+效益分享”“合同节水+水权交易”等合同节水管理模式,支持实施合同节水管理项目。
加强公共建筑能耗监测,推进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和能效公示,推行合同能源、合同节水管理,定期开展公共建筑空调、照明、电梯等重点用能设备调试保养。
支持发展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促进节能节水服务向咨询、管理、投融资等多领域、全周期的综合服务延伸拓展。(六)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持续推广创新型合同节水管理模式,扩大开展合同节水规模,遴选优秀合同节水案例。...强化公共机构节水管理,推动县级以上事业单位节水型单位建设。结合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积极有序推进公共机构领域碳达峰工作。
申报上一年主要产品的水效指标达到节水型企业标准要求,且为领先水平;(六)未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列入禁止、淘汰目录的用水设备或器具;(七)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时实施节水“三同时”“四到位”制度;(八)建立节水管理制度
《实施方案》尤其重视对节水产业的引领,将“发展节水产业”独立成章,致力于加强节水技术研发应用、提高节水产品供给能力、繁荣节水服务产业市场,鼓励开展用水权交易,将节水改造和合同节水管理取得的节水量纳入用水权交易
典型模式有节水效益分享型、节水效果保证型、用水费用托管型以及资源置换独享型,同时提出在推广合同节水管理四种主要模式基础上,鼓励节水服务企业与用水户创新发展合同节水管理商业模式。...各市每年利用合同节水管理方式进行节水技术改造用水户不少于2家。
(五)严格节水管理。健全用水定额体系,做好用水定额动态评估和更新,切实发挥用水定额在规划编制、水资源论证、节水评价、节水改造等方面的约束调节作用。
对计划用水户可以利用再生水而不利用的,由节水管理机构按照可利用数量相应核减其计划用水量;具备使用再生水条件但未充分利用的钢铁、火力发电、垃圾焚烧、化工等项目,水行政管理部门不予批准其新增取水许可。
大力发展节能和环境服务业,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积极探索区域环境托管服务等新模式。(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三)城镇绿色节能改造工程。
开展节水型企业创建活动,推进企业对照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完善节水管理、水平衡测试等,推动企业水效对标达标。(二)实施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工程5.加快创建绿色工厂。
合理控制火电、兰炭、石化、煤化等行业规模,引导工业企业污水零排放,降低污染负荷;建立和完善循环用水系统,严格高耗水工业项目节水管理,加快企业节水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推进企业和园区串联用水、分质用水
强化公共机构节水管理,推动落实水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年度下降指标,持续推进节水型单位建设,组织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宣传活动。配合完善合同节水管理有关政策,推动更多公共机构合同节水管理项目落地。
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加快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和以环境治理效果为导向的环境托管服务。进一步放开石油、化工、电力、天然气等领域节能环保竞争性业务,鼓励公共机构推行能源托管服务。
(二)进一步加强园区管理措施工业园区应成立节水管理机构,编制园区节水规划或工作方案,不断完善节水管理制度,建立用水管理负责人制度,建立节水统计台账,鼓励园区及内部企业推动实施合同节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