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碳排放完成“十四五”下降目标,保持国内先进水平,分布式光伏并网容量超过480兆瓦,累计创建市级以上绿色制造荣誉企业超过150家,建成一批近零碳产业园、(近)零碳工厂示范
推动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使用近零碳建筑。推动相关企业加快新能源化转型,探索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场景,推动建设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推进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国家碳达峰试点园区,用esg理念产业化探索近零碳示范新路径,加快构建绿色产业链供应链。根据温室气体清单,实施甲烷排放控制行动。
扎实推进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建设。向绿图强,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构建绿色现代化产业体系,锻造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竞争优势。拓宽“两山”转化通道,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其中,本集团作为参建单位受邀出席海南博鳌近零碳示范区运行启动会,旗下越南顺化垃圾发电项目竣工仪式获越南国家政府总理出席,显示当地政府对本集团项目工程建设能力的充分认可。...二零二四年上半年,本集团共投资落实8个新项目,总投资额约人民币16.11亿元,涉及污水处理、生物质综合利用、零碳园区建设、储能等领域;新签署各类轻资产业务,合同总额约人民币3.92亿元。
(八)推进近零碳园区和近零碳工厂试点建设。重点选择绿色产业园区、外贸出口相对集中的园区、“危污乱散低”综合治理“绿岛”园区、科创产业园区等园区类型和市级及以上绿色工厂,推进近零碳园区、近零碳工厂试点。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近零碳园区、近零碳景区、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试点项目的支持,创新碳足迹挂钩贷款、环境效益挂钩贷款、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低碳贷”等信贷产品。...三、丰富绿色金融产品体系(五)推动绿色信贷产品创新1.引导金融机构充分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川碳快贴”、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以及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各类政策性金融工具,围绕绿色低碳优势产业
电站项目的投运将引入可再生电力供应,改变用能性质,优化用能结构,促进污水处理过程的绿色低碳化,助力循环经济产业园近零碳基础设施示范区创建。
巩固提升碳汇能力,积极推进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碳达峰园区、气候适应型城市等各类试点示范建设。有序开展碳足迹工作。逐年编制市级温室气体清单。...到2030年,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前提下,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达到峰值,为2060年奋力实现碳
支持林业碳汇、海洋碳汇项目开发,深化拓展厦门低碳城市、平潭低碳海岛、宁德“近零碳园区”等建设,打造一批“零碳岛”、“零碳村”、“零碳园区”,积极探索城市、园区、企业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路径,提升经济发展的“
(十一)加强近零碳排放区试点示范。支持打造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对通过验收的近零碳排放区试点项目进行分类资助。...以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为先导,支持绿色工业园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零碳园区等试点示范。开展工业集聚区生态环境治理,分类资助优秀项目。
加快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提高绿色建筑比例,发展装配式、超低能耗和近零碳建筑。大力推进“公转铁”“公转水”,发展多式联运、大宗货物“散改集”。
6.鼓励园区建立并运行环境和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园区能源监测管理平台;鼓励园区建设并运行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设施;鼓励园区积极开展无废园区、近零碳园区创建工作。
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进“近零碳”园区、“近零碳”工厂建设,到2027年,新建40家绿色工厂,15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家绿色工业园区和80家(近)零碳工厂。
开展绿色工厂、近零碳工厂等评价标准体系建设。...开展绿色工厂、近零碳工厂等评价标准体系建设。支持我市企业联合行业协会参与制定新能源汽车、储能、氢能、虚拟电厂、先进装备等领域行业标准。推动产品碳足迹标准体系建设。开展绿色低碳管理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
到2027年,全市重点行业环保绩效达到b级以上水平的产能比例大幅提升,累计开展24个近零碳园区试点。(五)提升重点领域本质安全水平。
项目区别于传统的工业污水处理厂,通过建设“近零碳”排放绿色工厂示范工程、智慧化污水工厂、园区污水收集系统阳光排污和厂区内高浓度处理工艺线工程,着力打造一座集高效节能和智慧化运行为一体的“网红”花园式工业污水处理厂
加快实施超低排放改造,推动环保绩效达到a级水平的产能比例大幅提升,到2027年,累计新建200家绿色工厂、5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0个绿色园区和24个近零碳园区试点。(二)推动建筑领域设备更新。
河钢集团率先实施《低碳排放产品发展规划(2023-2026)》,构建形成“6+6+5”低碳排放钢、绿钢、近零碳排钢产品矩阵,为用户提供绿色低碳材料创新方案,吹响钢铁行业低碳发展号角。...在宝山基地1550电镀锌机组正式下线,这也是中国汽车钢板量产供货第一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023年5月,河钢全球首例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一期项目实现连续生产绿色dri产品,该项目首创采用“焦炉煤气零重整竖炉直接还原
开展工业企业安全环保节能降碳三年攻坚,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持续开展近零碳排放园区、零碳供应链等绿色低碳试点。...系统推进工业、生活、农业面源污染协同治理,持续开展“三磷”、入河排污口、黑臭水体、尾矿库等专项整治,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快推动建制镇污水直排清零,确保203个国考断面水质全达优良,打造更加清朗洁净、清秀景明
全市累计新建200家绿色工厂、5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0个绿色园区和24个近零碳园区试点,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稳定在70%以上。...全市累计新建200家绿色工厂、5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0个绿色园区和24个近零碳园区试点,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稳定在70%以上。三、重点任务(一)绿色化数字化协同发展。
重点推进能源清洁低碳化发展、节能降碳协同增效、产业绿色化转型、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交通便捷低碳化发展、绿色金融支撑降碳、循环经济助力降碳、低碳科技赋能降碳、生态碳汇巩固提升、绿色低碳全民行动等十大行动;开展近零碳园区
2023年11月20日,亚洲开发银行(以下简称亚行)执董会批准了湖北黄冈大别山生态保护和近零碳绿色发展项目。
01建设氢冶金产业园,通过落地实施我国首个“氢基竖炉—近零碳排电炉新型短流程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共建绿色氢能产业链等,打造全球氢冶金原创技术策源地及氢能应用示范基地。...《规划纲要》发展目标包括:建设全流程绿色钢铁材料产业链,力争2035年建成我国钢铁工业首个近零碳排企业,实现产业园区与城市和谐共生、共融发展;力争三年内形成年300亿元产值规模,五年内实现年500亿元产值规模
2025年底前,建成20个左右低碳近零碳排放县(区)、园区,在低碳近零碳路径探索、场景打造、投资融资、技术应用、数字赋能、统计核算、管理机制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推荐一批试点县(区)、园区申报国家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