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供应链绿色监管,实施全国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推动绿色产品认证,鼓励企业积极取得建材、家具、快递包装、塑料制品、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等绿色认证。
培育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适时发布绿色低碳产品目录,推广绿色低碳产品优秀应用案例。完善绿色产品标准体系,推广绿色产品,扩大绿色消费。2、推动燃料和原材料清洁替代。
全面落实国家环境标志产品和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中重点管控新污染物限值和禁用要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六)加强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
推动将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替代和排放控制要求纳入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等绿色制造标准体系。
全面落实国家环境标识产品和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中重点管控新污染物...对涉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淘汰类工业化学品、农药、兽药、药品、化妆品等产品的企业,严格实施淘汰取缔,未按期淘汰取缔的,依法停止其产品登记或生产许可证核发。
宣传贯彻环境标志产品和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中新污染物管控...根据产品质量强制性国家(地方)标准,强化产品质量执法监督,加强对玩具、学生用品等相关产品中重点管控新污染物含量控制的监督管理,减少产品消费过程中造成的新污染物环境排放。
(五)鼓励使用绿色纤维。鼓励纺织企业优先使用绿色纤维原料,加强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建设。引导支持纺织企业特别是品牌企业使用再生纤维及制品,提高再生纤维的替代使用比例,促进废旧纺织品高值化利用。
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建设。(七)提高治污能力和水平。...深入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创建行动。
在管理层面:通过制定绿色产品标准、生产技术规范等,引导和指导企业从事轻量化等绿色产品的研发应用推广。...3.1.2 优化产品结构优化产品结构,开发绿色玻璃产品。如:轻量化玻璃瓶罐是提高生产率、增加效益、实现碳减排的主要措施之一。
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自贸试验区为重点,推广环境标志等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整体推进绿色供应链建设。支持自贸试验区龙头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绿色供应链产品。
完善绿色发展政策体系。推动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完善绿色产品市场准入和追溯制度。实施有利于推动绿色发展的价格、财税、投资等政策,健全绿色金融体系,营造有利于绿色产业发展的营商环境。
开展绿色产品认证,推进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建设。(七)提高治污能力和水平。加强企业环境治理责任制度建设,督促企业严格执行法律法规,接受社会监督。...加强对新生产、销售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的监督检查,强化对车用成品油、家具等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持续对用能用水产品开展能效水效标识监督检查。
开展绿色产品认证,推进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建设。(七)提高治污能力和水平。加强企业环境治理责任制度建设,督促企业严格执行法律法规,接受社会监督。...加强对新生产、销售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的监督检查,强化对车用成品油、家具等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持续对用能用水产品开展能效水效标识监督检查。
;对照国家绿色产品标准,组织企业开展绿色产品自评价,推荐申报国家绿色产品,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以汽车、电器电子、机械等行业为重点,引导企业开展评价,力争再创一批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
对照国家绿色产品标准,组织企业开展绿色产品自评价,推荐申报国家绿色产品。4.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以汽车、电器电子、机械等行业为重点,引导企业开展评价,力争再创一批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
这是全国第一个省级层面出台的绿色产品认证政策意见。《意见》提出,加快完善全省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工作方案,2020年起在全省全面推进绿色产品认证工作。具体政策如下:
《方案》提出将建立市场化交易机制,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健全绿色标识认证体系,积极开展第三方认证评价,逐步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建筑节能方面,县城以上城市的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标准,推动绿色建筑由单体向区域发展、由城市向乡镇延伸,强力突破装配式建筑发展。
目前,国家和地方与甲醛相关的产品标准、绿色产品标准如下表所示。表1国家和地方与甲醛相关的部分产品标准、绿色产品标准国家应制定或整合相关绿色产品标准,进一步收严甲醛释放量、甲醛含量等指标要求。
新兴绿色产业伴随着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而逐步推广,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为新兴绿色产业搭建了环境信息共享平台、绿色产品标准与规范、生态环境风险评估与防范的咨询机制等一系列基础工作,这将大力推动新兴绿色产业的壮大与发展
将目前分头设立的环保、节能、节水、循环、低碳、再生、有机等产品统一整合为绿色产品,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等体系。完善对绿色产品研发生产、运输配送、购买使用的财税金融支持和政府采购等政策。
支持企业推行绿色设计,开发绿色产品,完善绿色包装标准体系,推动包装减量化、无害化和材料回收利用。...同时,增强绿色供给能力,整合环保、节能、节水、循环、低碳、再生、有机等产品认证,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加快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和产业发展,增加有机产品供给。
推进纺织行业绿色制造、绿色产品标准体系建设,适时制修订重点产品能耗、水耗及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开发推广先进绿色制造技术。
同时,联合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等16家有关协会、研究机构、基金会和媒体共同发起成立全国工业绿色产品推进联盟,致力于加快绿色产品标准供给,推动绿色产品评价,引领绿色消费。
,开展工业绿色产品第三方评价试点,发布一批工业绿色产品名录,引导绿色消费。...按照国务院大气十条、水十条的要求,推动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行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二是推进工业产品生态设计,开展生态设计示范企业,创建试点,利用三到四年,创建百家生态设计示范企业,建立工业绿色产品标准体系和评价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