ⅴ类水;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达到80.7%;森林覆盖率51.77%,持续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2位,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等称号
南宁市先后荣获联合国人居奖和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四)经济发展总体平稳。...全市森林覆盖率48.8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03%,自然保护地批复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55%。湿地总面积为10.05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4.55%。
持续深化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森林城市、园林城市、“无废城市”建设,一体推进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河湖、美丽海湾等“美丽系列”建设。
积极开展美丽城市建设模式探索,持续深化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森林城市、园林城市、“无废城市”建设,一体推进国家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河湖、美丽海湾等“美丽系列”
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后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文明县城、浙江省森林城市、“两美浙江特色体验地”等,连续多年获评嘉兴生态市建设工作优秀县。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对《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片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规划》中的森林覆盖率指标进行了调整。
深化全域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稳步提高林草植被质量。...加快建设大尺度绿色空间,成功创建全域国家森林城市,森林覆盖率44.9%;南苑森林湿地公园等一批郊野公园对外开放,全市公园总数达到1065个,62%的公园实现无界融通,千园之城不断扩容。
密云区垃圾综合处理中心项目密云区位于北京市东北部,是首都重要饮用水源基地和生态涵养区,是华北通往东北、内蒙古的重要门户,故有“京师锁钥”之称,是国家生态区、国际最佳休闲宜居名区,是首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并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城市
《渭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渭南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2030年)的通知》(渭政发〔2022〕25号)。15....渭南市环境空气质量限期达标规划(2023—2030年)为切实改善渭南市环境空气质量,力争在2030年底前实现环境空气质量全面达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依据渭南市城市总体规划
以森林城市创建和森林城镇、森林乡村建设为载体,因地制宜推进林网、水网、路网“三网”融合,协同...,城乡绿美环境显著优化,绿色惠民利民成效更加突显,全域建成国家森林城市,率先建成国家公园、国家植物园“双园”之省,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鼓励各地积极申报“国家园林城市系列”“森林城市系列”“四川省生态园林城市系列”工作。到2025年,创建一批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5平方米、具有示范效应的生态园林县城。
(三)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南京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等称号,以及“国家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等荣誉。
“阳光海岸·活力日照”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成功创建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典型示范区、国家森林城市。乡村振兴全面起势,农村路、水、电、气、房、讯等基础设施大幅提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基础设施全面升级,城乡面貌持续改观;青日连铁路、日兰高铁开通运营,潍日高速、机场高速、204国道绕城段等建成通车,新增城市道路243公里。
倡导绿色低碳设计理念,建设绿色城市、海绵城市、森林城市、“无废城市”,推动城市生态修复,完善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区域生态网络和绿廊体系。组团间的生态廊道应贯通连续,净宽度不少于100米。
森林覆盖率居全国第2位,国家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实现设区市全覆盖。...推进南昌、吉安国家废旧物质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建设,支持九江、赣州、吉安、抚州建设全国“无废城市”。推进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江西绿色生态)建设,打造一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和园区。
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实施北方防沙带、规模化林场等绿化工程,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和森林乡村建设,系统提升生态功能和碳汇增量。
近年来,常州市先后创成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和省生态园林城市。...森林资源可观。常州市
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晋城承载着中国太多的故事和历史,女娲炼石处、神农尝百草、大禹凿石门……但除此之外,晋城还是一座生态环保名城,2020年11月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拥有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坚定不移持续巩固提升生态涵养品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将生态保护作为首要任务,坚守使命、保持定力、接续担当,稳步提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水平,巩固扩大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
珠三角地区基本建成全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群。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持续改善,湿地保护率达50.27%。建成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5个,国家级海洋公园6个,保护区数量居全国前列。(二)一体化生态修复初显成效。...“十三五”期间,造林绿化1912.3万亩,完成拆旧复垦9万亩,茅洲河、练江等重点流域治污实现历史性突破、水质显著好转,全省累计清理河湖“四乱”问题19508宗,基本消除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劣
,省级生态市、省级生态文明城市、省森林城市、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等。...四面环山、五江汇聚,中为盆地,地貌呈现“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特点,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达到63.72%,生态环境很好,素有“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的美誉。
三、重点工作(一)优化城乡建设绿色低碳空间布局1.建设绿色低碳城市。开展绿色低碳城市、森林城市、“无废城市”、园林城市建设。
推动城市绿色发展。推进森林城市建设,拓展城镇之间、城镇与生态功能区之间绿色生态空问,沟建高质量川俞森林城市群生态体系。...加强河道、胡泊等城市湿地和公园水体的水坏境修复,推进长江干支流受损滩涂生态修复,加快建设城市生态绿色廊道,强化江绿道、观景广场、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休功能,到2025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複盖率达43%。
唐山是国家双拥模范城市、森林城市、文明城市和海绵城市,2022年4月成功入围国家“十四五”时期开展“无废城市”建设的示范城市。唐山交通发达,全市已形成了集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于一体的交通运输网络。
生态绿城建设持续推进,建成天目湖国家级森林公园、长荡湖国家级湿地公园,创成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市林木覆盖率达26.62%,自然湿地保护率达57.7%。
(三)固碳能力持续增强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大力实施规划建绿,有序推进公园绿地、绿色廊道、社会绿化、生态绿楔等项目建设,积极保护及修复城市生态系统,构建完备的市域绿地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