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9个、水体2468个、海洋541个,在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重点生态功能区等重要生态空间加密布设,实现高水平监测支撑高效能生态保护监管。
6.生态建设领域。增强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加快岸线整治修复,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强化生态保护监管,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7.其他方面。
完成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成效年度评估。推进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建设,争取早日与国家监管平台实现互联互通。进一步厘清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职责,指导地方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工作。
我们邀请到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张玉军先生,向大家介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保护监管有关工作情况,并和我共同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下面,我先通报五项生态环境部最新工作情况。
五是切实加强生态保护监管协同能力。以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和生物多样性友好品牌建设等载体的协同引领,推进生态保护监管与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构建多元共治、全民参与的生态保护监管新格局。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拓展多元化合作渠道,持续组织申报与遴选,推进将更多的优秀站点纳入国家生态质量监测网络,最终实现对省区、重点及敏感区域全覆盖,为全方位支持生态保护监管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支撑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进一步强调“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
按照厅年度工作开展,加强水污染综合治理、臭氧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无废城市”建设、乡村生态振兴、生态保护监管工作的信息公开,加大对工作及成效的宣传解读力度。
一是不断强化生态保护监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顶层设计。编制印发《“十四五”生态保护监管规划》,明确生态保护重点监管区域和监管任务,进一步深化、细化“53111”生态保护监管体系。
制定《工作方案》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补齐生态保护监管短板弱项的有益探索,对推进环境监测向生态环境监测转型发展,更加精准、科学支撑生态保护修复监督具有重要意义。
3月1日,生态环境部编制并印发了《“十四五”生态保护监管规划》(环生态〔2022〕15号)。...6月15日,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在北京组织发布了《加快推进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全力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行动纲要(2021-2030年)》。
、科学开展丹江口水库水生态环境保护、持续开展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积极推进固体废物综合治理、强化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持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强化生态保护监管、强化生态环境法治保障、健全财税经济政策
(二)开展生态质量监测评价(三)开展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四)服务生态保护监管,提升生态监管支撑能力九、深化测管协同,强化污染源和应急监测(一)规范排污单位自行监测(二)加强污染源执法监测
同时,黄河流域生态系统脆弱,一旦破坏,恢复难度极大。要以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为主要目标,构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格局,因地制宜对重要生态系统采取保护修复措施,强化生态保护监管,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关于公开征求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生态环境成效评估技术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 意见的通知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环生态〔2020〕73号)、《“十四五”生态保护监管规划
四、完善海洋生态环境监管体系 第三节 修复治理,深化生态资源保护 一、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及修复 二、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 三、加强生态保护监管 第四节 品质提升,打造城市生态景观 一、提升绿地生态服务功能
以生态保护和修复、生态监管、生态创建为重点,有效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加快形成生态保护现代化监督管理体系,全面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
第一节 推动实施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第二节 强化自然生态保护监管 第三节 维护生物多样性功能 第六章 实施三水统筹,打造梅州美丽河湖 第一节 全力维护优良水体 第二节 深化水环境综合治理 第三节 提升水生态系统功能
三、首个生态保护监管规划印发生态环境部近日印发了《“十四五”生态保护监管规划》,这是我国首次制定生态保护的监管规划。
,深入推进“十四五”全国生态保护监管工作,我部编制了《“十四五”生态保护监管规划》。...“53111”生态保护监管体系初见成效,基本形成与生态保护修复监管相匹配的指导、协调和监督体系,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得到提升,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在引领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标本兼治,恢复重要生态系统功能。提出全面加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快推进生态系统修复恢复、大力强化海洋生态保护监管等3项工作任务。协同增效,提升海洋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我省历史形成的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交通结构偏公路的现状尚未根本改变,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压力不断加大,因此需要加大大气污染协同控制、三水统筹治理、生态保护监管、应对气候变化、噪声污染防治
生态环境部将有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保护监管,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执法和风险防范,确保核与辐射安全,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生态环境部将有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保护监管,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执法和风险防范,确保核与辐射安全,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第六条 自然生态保护方面。专项用于支持自然生态保护监管、生态保护成效评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