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开展“重点排放单位二氧化碳排放污染生态补偿”试点。加快推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环境治理型产业,加快推动数字经济转型发展、农业绿色发展。
四是开展危险废物转移生态补偿试点。...省级层面上,在优先满足自身处置需求、保障省域范围内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根据焚烧、填埋和水泥窑协同处置等不同处置方式,在长三角区域内试点由危险废物转出地向转入地进行生态补偿,以促进区域内省际间危险废物处置资源合作共享
同时,积极推进省内重点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试点,联合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共同印发《广东省东江流域省内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实施方案》,探索建立“受益者补偿,保护者受益”的生态补偿政策,从体制机制上构建经济补偿和行政管控相结合的全流域长效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自试点启动以来,陕西省向天水 市支付了 1 100万生态补偿金,向定西市支付了 1 200 万元生态补偿金,实施跨省流域生态补偿调动了定西、
赤水河等流域开展按流域设置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机构试点。新安江、九洲江、汀江—韩江、东江、滦河、潮白河等流域上下游省份建立横向生态补偿试点。...组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长江经济带11省(市)及青海省编制完成“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坚持先易后难,在黄河宁夏过境段流域内先行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在积累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到清水河、苦水河、葫芦河、泾河等流域。...根据工作推进情况,适时开展跨省份的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工作,不断增强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政策效能。(三)工作目标。
(牵头部门:监测处)(七)继续推进全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深化排污权交易试点,发展排污权交易二级市场。(牵头部门:规财处)(八)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全面开展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
九三中央呼吁,要加快推进湿地管护中的生态补偿试点和制度建设,尽快开展湿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估和生态损失评价,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
江西要求,2018年,要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着力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体系,推进鄱阳湖湿地生态补偿试点,逐步实现森林、湿地、水流、耕地四个重点领域生态保护补偿全覆盖。
作为全国首个流域生态补偿试点,黄山新安江流域治理做了很好的探索和经验总结。通过两轮试点的推进,新安江流域治理取得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2017年,首届新安江绿色发展论坛举行,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共同探讨生态文明建设未来的实现路径等热点话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要求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各地区开展生态补偿试点。
,为我国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政策框架设计提供支撑;五是选择跨省汀江流域、跨省于桥水库流域和跨省东江流域作为案例区开展研究,有效推动跨省流域生态补偿试点。...,为国家建立跨省水源地经济补偿提供更多政策模式选择;三是按照有入有出、有补有罚的思路搭建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模拟技术平台,为全面建立重点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平台支撑;四是建立跨省流域生态补偿绩效评价体系,系统评估了辽河等六个典型试点流域的生态补偿进展成效与问题特征
但毕竟人治因素过重,要从根源上解决跨流域生态补偿问题,还需要中央加强顶层设计的法治。跨流域生态补偿的顶层设计不但有利于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的继续推进,而且对目前正在进行的其他流域试点提供制度保障。
(详情参考: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试点:拒绝180个污染项目,设20亿绿色发展基金)首轮试点已收官,新一轮的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开启2011年,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正式启动,首轮试点现已收官。
今日,人民日报以整版内容,报道了新安江流域跨省生态补偿试点。2007年7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原国家环保总局选择新安江作为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试点。
2005年开始,浙江逐步推进生态补偿试点,随后,江苏、安徽等多省份也在逐步探索生态补偿制度。2011年,财政部、环保部在新安江流域启动了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试点期3年。
自确定试点以来,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运行良好,2015年,皖浙两省正式签订了新一轮新安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补偿资金每年提高到2亿元。
2012年开始第一轮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工作以来,新安江流域总体水质保持为优,我省新安江流域连续4年达到补偿条件,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并正式签署第二轮生态补偿试点协议。
湿地、水流、耕地等重点领域和禁止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补偿全覆盖,补偿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国家新安江流域水环境、我省大别山区水环境等生态补偿试点示范取得更大进展,多元化补偿机制初步建立
中央安排3亿元,地方配套两亿元,在新安江流域的浙江和安徽两省持续开展的生态补偿试点,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在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环保厅巡视员钟勤建看来,新安江试点的成功实践,是基于上下游省份的目标一致。
有序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在4个市开展了排污权交易试点。推进水环境横向生态补偿,在呼兰河、穆棱河两个流域的4个市和11个县开展跨界水环境生态补偿试点。
加快安置点水利设施建设,大力支持农村水利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贫困地区重大水利工程、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等水利项目建设,推进生态保护扶贫工程,积极争取尽快启动东江源生态补偿试点,加大鄱阳湖湿地生态补偿力度
落实长江经济带大保护工作,完成11省(市)126个地级以上城市全部319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同时启动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试点,组织排查城市黑臭水体,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同时,开展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加快土壤污染防治法立法,继续推动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和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延伸阅读: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陈吉宁强调九大任务
全面推动落实《水十条》,加强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落实长江经济带大保护工作,启动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试点,组织排查城市黑臭水体,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组织实施《土十条》,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技术指南及工作方案,研究起草实施情况考核规定;启动6个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以及第二批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项目;编制《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经国务院批准启动详查工作
东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全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先行者,为推广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探索、积累经验,发挥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