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生态环境、气象主管部门分别负责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和气象状况观测,充分共享信息资源,借助省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做好数据收集处理、研判等工作,并及时报送有关信息,为预报、会商、预警提供决策依据。2.预报。
市、县生态环境、气象主管部门分别负责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和气象状况观测,充分共享信息资源,借助省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做好数据收集处理、研判等工作,并及时报送有关信息,为预报、会商、预警提供决策依据。
完善省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深化“生态云”平台建设应用,加强水、大气、土壤、核与辐射环境精细化管控。推进省碳达峰碳中和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实施全省自然资源“一张图”提升工程,升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
在全省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入河排污口功能模块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功能,完善相关数据,加强应用,提高入河排污口数字化监管水平。...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任务,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切实解决污水违规溢流直排问题,形成长效监督管理机制,并依托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推进入河排污口数字化管理
建立涵盖监测、监控、执法、执纪的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实现监测监控数据与异常预警信息的实时推送,大幅提升测管协同效能。环境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创新完善“三三制”现场检查工作法、污染防治攻坚“三挂打法”,建立“保险服务管家+五个统一”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贵州模式”,依托省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化系统和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借助视频监控、电子标签(二维码
各级环评审批部门要积极推动省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子系统的联网,做到应用尽用,最大限度发挥系统优势,对符合要求的环评文件做到即来即审,简化审批程序,压缩审批时限。
下一步,我省将依托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化系统和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借助视频监控、电子标签(二维码)等智能化物联设备,逐步实现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全过程监控和信息化追溯,提升智能化监管水平
依托省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化系统和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借助视频监控、电子标签(二维码)等智能化物联设备,逐步实现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全过程监控和信息化追溯。...将危险废物日常环境监管纳入生态环境执法“双随机一公开”内容,违法企业纳入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违法失信名单。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部署”的建设原则,建立生态环境执法监管平台,基本构建起国家、市、区县三级执法管理体系,并将现有的移动执法系统、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企业外网直报系统等信息系统作为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的组成部分
在具体的管控工作中,山东省依托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搭建了挥发性有机物综合管控子系统。截至目前,全省已有6700余家涉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重点企业纳入系统管理。...印发《山东省2020年夏秋季挥发性有机物强化治理专项行动方案》和《贯彻落实生态环境部〈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方案〉20条措施》,统筹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各项任务。
将深化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建设与应用,实施环保重点项目科技攻关,加强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成果运用。...同时,围绕应对气候变化、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生态环境大数据等领域,编制实施生态环境领域专项规划。其次是以减污降碳为抓手,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建设国家(济南)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2020年10月底前,完成国家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系统迁移;2021年年底前,建成国家生态环境大数据超算云中心,借力国家大数据平台全面提升我省生态环境监管智能化、科学化水平
建设国家(济南)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2020年10月底前,完成国家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系统迁移;2021年年底前,建成国家生态环境大数据超算云中心,借力国家大数据平台全面提升我省生态环境监管智能化、科学化水平
2016年,环境保护部印发了《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环境监测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而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的建设规划,将智慧环保送上了“风口”。
江西省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将依托省电子政务外网、省政务云,利用省生态环境厅现有信息化基础,建立生态环境大数据资源中心和生态环境大数据智能服务中心等两个中心,开发业务协同、目标管控、政务及公共服务三类大数据应用
(五)排污单位应当按照自动监测数据标记规则,12小时内在省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企业端,如实标记工况和自动监测异常情况。...五、自动监测数据的审核(一)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设立的生态环境监控部门、生态环境监测部门根据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委托,负责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设施数据传输情况、自动监控设施运行与数据有效情况进行审核。
省、市生态环境、气象主管部门分别负责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和气象状况观测,利用省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做好数据收集处理、研判等工作并及时报送有关信息,为预报、会商、预警提供决策依据。2.预报。省、市生态
还将进一步推广乡镇、街道空气小型标准监测站建设,加快该市全市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建设速度,优化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功能。...5月15日,记者从合肥市生态环境局获悉,近日,《合肥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2020年工作要点》于近日经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该市合肥市持续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并力争pm10、pm2.5
大数据实现监测全覆盖为进一步迈向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省生态环境厅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系统整合、数据共享工作,初步建成江苏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
为进一步迈向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省生态环境厅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系统整合、数据共享”工作,初步建成了江苏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
提升执法监管精度,切实用好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和app,充分运用网格化监测系统、污染源在线监控、走航监测等手段,提升执法监管的精准性。...提升执法监管能力,省市两级生态环境部门将围绕法规标准体系、污染防治政策、综合治理任务,系统开展执法人员培训工作。
提升执法监管精度,切实用好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和app,充分运用网格化监测系统、污染源在线监控、走航监测等手段,提升执法监管的精准性。...会议通报了2019年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情况,南京、徐州、苏州、南通、泰州等市作了交流发言,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志鹏,二级巡视员费志良出席会议并讲话。
福建省利用省级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加强疫情期间医疗废物监管。福建省利用“生态云”大数据平台每日汇总福建定点医院医疗废物的产生、转移以及处置单位接收和处置台账等信息。
福建省:利用省级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的固废危废管理系统,每日汇总全省定点医院医疗废物的产生、转移以及处置单位接收和处置台账等信息,实现与各定点医院、处置单位重点点位的视频联网。...根据生态环境部的数据,截至2月24日,全国医疗废物处置能力为每天5830.8吨,较1月20日前新增应急处置能力928.0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