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显示,移动源已经成为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来源。2023年,全国移动源污染物排放总量为1924.6万吨,同比下降4.9%。...汽车是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主要贡献者,其中,柴油车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量分别占汽车排放量的87.8%、99%以上。
找准环境污染物和碳排放主要源头,将减污降碳作为源头治理的重要举措,协同控制二氧化碳与污染物排放,突出主要领域、重点行业和关键环节,强化资源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增强生态环境政策与能源产业政策协同性,加快形成有利于减污降碳的产业结构
新改扩建项目严格落实国家及省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规划环评、项目环评、节能审查、产能置换、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碳排放达峰目标等相关要求,原则上采用清洁运输方式,严格环评审批
环保设施运行正常,各项污染物排放达到控制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住在周边社区的伙伴常常绕着厂区晨跑锻炼,总不忘用智能手表查询空气质量。...作为国家级“科技示范工程”,双港垃圾焚烧厂自2005年投产以来,始终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目标,其烟气排放管理不仅技术领先,更通过数据公开的透明化举措,成为化解“邻避效应”、推动行业规范的标杆案例
新改扩建项目严格落实国家、省、市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规划环评、项目环评、节能审查、产能置换、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碳排放达峰目标等相关要求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发改能源〔2014〕2093号)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5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的意见》(闽政办
配合财政部下达2024年和2025年第一批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共544亿元。完成《炼焦化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15项标准规范制修订。...浓度同比下降3.4%,天山北坡城市群、成渝地区、汾渭平原、长江中游城市群、长三角地区pm2.5浓度也同比分别下降13.4%、10.8%、4.8%、4.4%、0.9%,以上这六大区域人口数量、土地面积和经济总量分别占全国的
(三)鼓励现有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项目开展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环境改善类型的提标升级改造。...一、全省危险废物产生及利用处置情况2024年,全省危险废物产生总量约325万吨,期初库存约28万吨,期末库存约23万吨,利用处置约330万吨,其中企业自行利用处置约105万吨,委托外单位利用处置约225
2023年7月,江苏省就《生活垃圾焚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公开征求意见,这一标准不仅增加了氨等污染物的排放控制指标,还适当收严了有组织废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并增加了厂区内非甲烷总烃和颗粒物无组织排放限值、
新改扩建“两高一低”项目要严格落实国家、省、市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评、项目环评、节能审查、产能置换、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碳排放达峰目标等相关要求
依法申领排污许可证,履行依证排污责任,落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2026年起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并公示。(四)资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2025年版》主要变化如下:评价体系中新增“引领型规范企业”,鼓励企业向高附加值、低碳化、智能化方向转型,推动钢铁行业技术升级和差异化竞争;环保要求显著提高,明确要求2026年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并公示
严格落实国家和省、市产业规划、产业政策、“三线一单”、规划环评以及产能置换、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区域污染物削减、碳排放达峰目标等要求,依法叫停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
新改扩建项目严格落实各级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规划环评、项目环评、节能审查、产能置换、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碳排放达峰目标等相关要求。
审批部门应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复中关于污染物排放种类、浓度、数量、方式及特殊监管要求纳入排污许可证。(五)推进与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衔接。...到2027年,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制度体系更加完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全部许可管控,实现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要素、全联动、全周期管理基本实现。
(2)标准规范国家排放标准方面,生态环境部牵头发布了《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0-2015)、《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项目应符合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等政策要求。(四)提升行业清洁生产水平。...一、优化制药建设项目环评管理(一)制药企业在建设项目运行期发生以下变化的,无需办理建设项目环评:1.仅产品品种、工艺、原辅料或污染防治措施发生变化,但污染物排放种类和排放量、环境影响均未超过原环评的。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氨氮、挥发酚、总氰化物、悬浮物、石油类污染物排放量同比分别下降16.91%、19.52%、5.49%、10.25%、7.64%、33.12%。废气排放总量同比增长4.10%。
截至2023年底,95%以上煤电机组实现了超低排放,50%以上煤电机组具备深度调峰能力,电力行业污染物排放量相较2013年减少超过90%。新增装机、煤价回落提振煤电脱硫脱硝行业市场。...水泥行业是我国大气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第三大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分别占全国工业排放的5.6%、17.1%、19.3%,二氧化碳排放约占全国总排放的13%。
,符合国家gb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煤电节能减择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发改能源(2014)2093号)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5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的意见
在确保安全环保、消防救援能力基础上,支持化工重点监控点企业在不新增供地、不增加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情况下新建、改扩建化工项目。...指导各市州深挖污染物减排潜力,鼓励通过关停污染企业、技术工艺改造、末端排放治理等方式,为重点建设项目总量指标提供保障。
新改扩建项目严格落实国家和省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规划环评、项目环评、节能审查、产能置换、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碳排放达峰目标等相关要求,原则上采用清洁运输方式
严格落实国家和省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规划环评、项目环评、节能审查、产能置换、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碳排放达峰目标等相关要求,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高耗能、高排放、
5.强化扬尘污染和精细化管理。一是加强施工工地和道路扬尘污染治理。二是加强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加强露天矿山扬尘管控。三是加强工业企业堆场扬尘治理。四是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管控。6.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
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省下达目标要求,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56.3%,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县级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以环境管控单元为基础,从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管控防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4个方面,建立“1+2+11+157”4个层级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pm2.5浓度27微克/立方米左右,优良天数比率、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完成省定目标,近岸海水优良比例达64%以上。...动态更新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名录,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开展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稳定现有森林、湿地等固碳作用,增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