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大气污染,光完成治理还不够,对污染源的管理同样重要。排污许可制度作为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核心制度,是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进一步提升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效能,全面推行排污许可制,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海南省排污许可管理条例(修订草案)》,现公开征求意见。...省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国家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结合本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群众信访、对周边环境敏感目标影响等实际情况,制定海南省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在全省试行。
详情如下:各派出机构,局属各单位,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加强污染源环境管理及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按照《关于印发〈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环办监测〔2017〕86号)
详情如下:局机关各科室、直属各单位、各分局,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加强污染源环境管理及环境信息公开工作,根据原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环办监测〔2017〕86
、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把排污许可制定位为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核心制度,凸显了这项制度的极端重要性。...二、持续推进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各地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持续推进新增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发证登记、已发证登记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的延续或变更等动态更新工作,不能有游离于监管之外的排污单位。
平台汇集了企业实际排放量数据,可以帮助生态环境管理部门掌握辖区内的污染物排放情况,并为环保税、环境统计、污染源排放清单等各项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来源,同时也为公众社会监管提供平台。
党中央把排污许可制定位为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核心制度,凸显了这项制度的极端重要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
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实现全覆盖、固定污染源摸底控源实现全覆盖、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模式初步建立……过去一年,作为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核心制度的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圆满收官,排污许可制度发展日渐完善。
将在强化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上探索新途径,深度进行数据分析,加强跟踪管理,强化制度融合,不断提高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效能。
同时,济南市以重点企业和工业园为重点,强化废水污染源环境管理,对照二污普数据,将全市95家重点排污单位(含污水厂)与省监控平台联网,纳入济南市水环境重点排污单位名录。
企业应落实台账管理、自行监测、执行报告等证后管理制度。将排污许可制作为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核心制度,实现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十)推进生产服务绿色化。严格落实产业结
目前围绕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全覆盖目标,已发布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48项,污染源源强核算指南18项、自行监测指南14项、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7项,排污许可技术体系逐步健全。
能否实现“全覆盖”,是排污许可制实施成败的关键,更是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的核心问题。...排污许可制如果不能实现“全覆盖”,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就难以公平统一,会造成“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等错误导向。
全文如下:关于征求对《关于固定污染源排污限期整改有关事项的通知》意见的函为贯彻落实《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国办发〔2016〕81号),实现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全覆盖,我部印发了《关于做好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清理整顿和
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发布《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 汽车制造》等两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公告,详情如下: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完善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技术支撑体系
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发布《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 陶瓷制品制造》等两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公告,详情如下: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完善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技术支撑体系
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固定污染源排污登记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详情如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排污登记管理是排污许可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全覆盖
第三条 依据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或者环境危害程度的不同,对排污单位分别实行排污许可重点管理、简化管理和排污登记管理,实现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全覆盖。
污染源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批;污染源达标排放和总量管理;污染源环境统计;污染源监督检查;申报登记。排污情况、排污费征收情况、污染源监测情况等。
排污许可登记管理不属于行政许可事项,是排污许可制度管理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全覆盖的重要举措。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要认真落实,加强监管,切实做好相关工作。
作为落实国务院《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的具体举措,《名录》修订要科学严谨,围绕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全覆盖目标,聚焦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任务,切实增强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
、环境监测、证后执法、市场调节“四位一体”的现代化固定污染源污染防治体系,形成系统完整、权责清晰、监管有效的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新格局。
(简称“排污许可制”)建设成为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核心制度,分批分步推进排污许可管理改革,到2020年完成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实现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信息化的“一证式”管理
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电镀》等五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进一步完善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技术支撑体系,指导和规范固定污染源源强核算工作,明确提出了废固的处理问题,在2019年1月1日已正式实施。
确立排污许可制在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推动建立固定污染源总量控制制度,实现对污染物排放的“一证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