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全市还有规划在建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项目7个(水煤浆协同处置、废氢氧化锂、铝灰、废铁、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废活性炭、废铅酸电池等)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统筹全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
二、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负荷概况截至2024年10月底,我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单位的整体平均生产经营负荷较上一年度基本持平,其中处置、收集类别的负荷率偏低。
二、全省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情况2023年,焚烧类产能负荷为53.5%,填埋类产能负荷为53.2%,水泥窑协同处置类产能负荷为37.9%,医疗废物处置负荷为81.1%。
二、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负荷概况据初步统计,2023年全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单位的整体平均生产经营负荷低于上一年度,其中利用类别的负荷率依然偏低且继续下降,个别利用处置设施还存在长期闲置的情况。
集中式包括集中式污水处理单位、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处置单位、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处理)单位。移动源包括机动车污染源。二、废水污染物2022年,全市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 10832.89吨。
二、全省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情况2022年,全省危险废物经营单位中焚烧类产能负荷率为38.1%,填埋类产能负荷率为34%,水泥窑协同处置类产能负荷率为35.7%,医疗废物处置负荷率为86.4%;利用类产能负荷率为
》(国办函〔2021〕47号)和《甘肃省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设施建设规划(2021-2025年)》等文件要求,现发布兰州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投资引导性公告,向社会公开我市危险废物产生和利用处置设施建设情况
集中式包括集中式污水处理单位、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处置单位、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处理)单位。移动源包括机动车污染源。二、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2021年,全市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9376.10吨。
”时期全市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设施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对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设施建设要求进行了全面部署。...,科学引导危险废物收集利用处置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能力和规范化管理水平,全力推进绿色平凉建设。
二、全省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情况截止2021年底,全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591.11 万吨/年,其中处置能力130.7万吨/年(主要处置方式为焚烧、填埋、物化、水泥窑协同处置等),利用能力460.41
《山东省“十四五”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场所建设)规划》(鲁环字〔2021〕276号):优化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布局,以主要产业基地为重点布局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设施,促进利用处置设施合理布局
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总能力达1215万吨/年,实现市域主要类别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基本匹配。(三)以强化生态保护修复为要务,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2020年,全省危险废物总产生量103.94万吨,从总能力上看,全省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设施已能满足省内产废企业利用处置需求。(三)环境风险防范能力有效提高。
(四)规范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情况在线报告。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持有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国家固废信息系统如实报告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情况。
持有综合利用处置类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单位35家,在建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项目5个,总集中利用处置规模255.78万吨/年。
第三条 评估对象为纳入申报登记范围的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拥有危险废物自行利用处置设施的产废单位和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单位。
(三)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处理)情况2017年,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处理)单位处置利用危险废物43.14万吨。
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集中式污水处理单位324个,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处置单位18个,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处理)单位2个。
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厂的数量增加了4.3倍,是2007年的90.3倍。在杨国华看来,此次普查对准确判断江西当前环境形势,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政策规划,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结合持有许可证的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单位清单,建立完善危险废物环境重点监管单位清单。...排查风险,督促企业建立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和污染治理设施日常巡查制度,定期开展环境监测,重点核实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后产品质量检测情况,对不达标产品应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核实危险废物贮存情况,贮存设施应具备完善的环评手续且满足贮存标准要求
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厂增加了14个,设计处置能力增加了88798吨/年,增长7倍。集中处置利用量增加了37959吨,增长12.3倍。
结合持有许可证的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单位清单,建立重点危险废物环境监管单位清单。...并根据辖区内危险废物产生的类别、数量,合理规划布点处置企业或推行企业自行利用处置等多种方式,加快推进本地区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将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纳入当地公共基础设施统筹建设,消除处置能力瓶颈,
,建立了全市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清单、持有许可证的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单位清单、拥有危险废物自行利用处置设施单位清单和危险废物环境重点监管单位清单共“四个清单”,并要求各生态环境分局将“四个清单”中的单位作为重点监管对象
,结合持有许可证的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单位清单,建立完善危险废物环境重点监管单位清单。...(五)推动提升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2020年底前完成危险废物产生、利用处置能力和设施运行污染防治情况评估。
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厂的数量也增加了8.22倍;设计处置能力增加了4279万吨/年,是十年前普查时的10.4倍;集中处置利用量增加了1467万吨,比十年前提高了12.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