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做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各类固废经收集后在厂区内分区贮存,定期处置,厂区内收集建立了台账,危险固废转运过程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电子联单制度。
2.危险废物转移过程产废单位及经营单位应全面落实危险废物转移电子联单制度,产废单位在转移危险废物前,应当根据管理计划在固废平台中如实填写转移的数量、重量、代码等信息,并发起转移联单,原则上不允许办理纸质联单或后补联单
督促危险废物产生企业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台账,通过全国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填报并公开危险废物相关信息;推行电子联单,逐步实现对危险废物产生、贮存、转移、利用、处置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全面落实危险废物转移电子联单制度,产废单位在转移危险废物前,应当根据管理计划在省平台中如实填写转移的数量、重量、代码等信息,并发起转移联单,原则上不允许办理纸质联单或后补联单。
会同交通部门打通危险废物转移电子联单和危险货物电子运单两套系统数据壁垒,实现信息交互共享。(十)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宣传培训。培育危险废物产生、利用处置单位环境安全意识,依托省固体
试点期间,向试点单位跨省转移废铅蓄电池并在全国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危险废物电子转移联单的,按照省内危险废物转移管理。三是明确试点单位基本条件。
依法执行固体废物年度申报登记、管理计划申报、危险废物转移电子联单及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制度,固体废物得到有效监管和安全利用处置,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2021年全市跨省转移联单186件,跨省转移危险废物4717.07吨;全市跨市转移联单544件,跨市转移危险废物8753.48吨。
生态环境部在2020年10月公布的关于此修订草案的征求意见稿第四条、第十三条规定,“转移危险废物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并通过国家危险废物信息管理系统运行危险废物转移电子联单”,“因特殊原因无法运行危险废物转移电子联单时
(1)形成全国统一的固体废物信息化环境管理网络,主要固体废物环境管理业务实现网上办理。实现危险废物转移电子联单全面应用,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商榷线上办理。
;4、标识设置:在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是否设置规范形状、颜色、图案均正确的危险废物识别标志;5、转移:是否执行危险废物转移电子联单制度,按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
因特殊原因无法运行危险废物转移电子联单时,可先使用纸质联单,并于纸质联单办结5个工作日内在信息系统中补录电子联单。除另有规定外,禁止运输和接受无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的危险废物。
、贮存设施以及委托处置等情况,严格落实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管理计划在线备案、危险废物转移电子联单等危险废物各项制度,做到实验室危险废物管理台账清晰、分类收集贮存、依法委托处置。
加强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审批监管,严格落实危险废物转移过程监控和信息追溯,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电子联单制度,建立省际危险废物转移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等协同机制,强化省级危险废物转移实时监控平台建设,
加强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审批监管,严格落实危险废物转移过程监控和信息追溯,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电子联单制度,建立省际危险废物转移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等协同机制,强化省级危险废物转移实时监控平台建设,
第四条【转移联单制度】除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另有规定外,转移危险废物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并通过国家危险废物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运行危险废物转移电子联单。
严格实行危险废物申报登记、管理计划备案、转移电子联单等三项制度。...、工业危险废物转移电子联单13000多张,基本实现了危险废物从收集、贮存、转移到处置等环节全过程监管。
二是建立完善危险废物由产生到处置各环节转移联单制度,开展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在线申报登记和管理计划在线备案,全面运行危险废物转移电子联单,各地组织将危险废物产生和经营持证单位通过全国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开展在线申报登记和管理计划备案
优化转移联单管理,实施电子联单,限时审批,鼓励跨省转移。...开展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在线申报登记和管理计划在线备案,全面运行危险废物转移电子联单,2019年年底前实现全国危险废物信息化管理“一张网”。
优化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审批手续、明确审批时限、运行电子联单,为危险废物跨区域转移利用提供便利。(四)加强监管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
2、山西省内,煤焦油执行危险废物转移电子联单程序,其他危险废物均执行危险废物转移电子联单和纸质联单并行。3、跨省转移危险废物的单位需要网上申报,审核通过后填写纸质联单信息。
,均应运行危险废物转移电子联单。...在鼓励产废企业以危险废物管理信息系统为主运行危险废物电子转移联单的基础上,保持危险废物管理信息系统(转移系统)同步运行。
利用、处置环节豁免的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应在平台录入虚拟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并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电子联单、危险货物(危险废物)电子运单、申报登记等制度。
4、自行利用处置设施是否履行环境影响评价手续,是否接收外部危险废物利用处置。5、委托处置危险废物时是否执行危险废物转移电子联单制度,跨省转移是否经过行政审批。
;区环保部门指派专人负责天津市危险废物在线转移监管平台相关事项审批并定期核实危险废物转移电子联单执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