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省市重点园区“一园一策”和重点企业“一企一策”综合治理,2025年底,完成“一园一策”“一企一策”整治成效评估。推进西湖区、青云谱区2025年完成绿色共享钣喷中心项目建设。
海西州在格尔木工业园察尔汗重大产业基地率先开展“无废园区”建设示范,德令哈工业园区等4个重点园区循环化改造全部通过国家部委验收,扎实开展绿色矿山建设。
聚焦汾河谷地、重点市县、重点园区,强化pm2.5与臭氧协同治理,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和治理攻坚。深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开展重点污染源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修复。加强新污染物治理。全面
实施重点区域、重点园区、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工程。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节水型社会和节水型城市建设,积极推动污水资源化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推动省级以上园区循环化改造升级。
“一河一策一图”以及重点园区“一园一策一图”相衔接;(三)建立在环境风险受体调查基础之上,与环境风险分析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相适应;(四)应急人员职责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五)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明确具体
以各地市为单位组织政府拟采购项目、工业园区、重点企业等,在新环会现场召开需求发布会,做好真实有效的供需对接。...(一)安徽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成果展安徽省生态环境厅牵头,重点展示安徽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成果,邀请全省各地市、重点园区组织企业参展,集中打造皖北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成果展区、中国环境谷展区
科学设立重点园区大气监测站点,强化园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监管。因地制宜建设集中供热中心、有机溶剂集中回收处置中心、活性炭集中再生中心。...,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州十二次党代会部署,坚决落实全国和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以“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为总要求,以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主线,以控制工业排放和城市扬尘污染为重点
实施重点区域、重点园区、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工程。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节水型社会和节水型城市建设,积极推动污水资源化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推动省级以上园区循环化改造升级。
2024年,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重点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全面展开,建立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项目库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制定鄂尔多斯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激励办法,推动重点企业、重点园区积极打造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标杆
一、重点任务到2027年,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重点园区和重点产业集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
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互联网、千兆光网算力中心等规模化部署,推动工业大县和重点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全覆盖。...到2027年,工业重点领域能效全部达到基准水平以上,标杆水平产能比例达到35%以上,环保绩效a级水平企业数量大幅提升。
同时,各区环境空气vocs浓度和重点园区vocs浓度实现同比下降,vocs高值点位得到整治。持续治理十多年来vocs排放量下降六成多vocs是什么?为什么要下大力气治理它?...突出问题重点查。排查整治vocs排放突出问题,重点排查整治石化、化工、工业涂装等行业关键环节无组织排放突出问题,深化大气“三监联动”机制,开展重点任务和问题整改“回头看”。
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互联网、千兆光网算力中心等规模化部署,推动有条件县区和重点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全覆盖,加大智能制造优秀应用场景、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推广应用力度。...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重点,推动应用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等智能制造装备,建设一批智能工厂。
坚持顶格服务保障举措务实有力强化统筹协调与精细服务,建立重点市包保、重点合作园区“一园一档”、重点企业“一企一档”、重点项目“一项目一推进表”等服务机制,对9个重点市、23家重点合作园区、131家重点培育企业和
推动重点行业企业,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工艺、装备应用,开发生产绿色工业产品,推动用能结构优化,创建绿色工厂。打造绿色工业园区示范。推动重点用能设备升级。...到2027年,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重点行业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环保绩效达到a级水平的产能比例大幅提升;重点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
支持企业对装备、生产线、车间等开展智能化升级,建设一批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和智慧工厂,推动工业大市和重点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探索数字经济赋智赋能新模式。5.推动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
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互联网、千兆光网算力中心等规模化部署,推动工业大市和重点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全覆盖,加大智能制造优秀应用场景、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推广应用力度。...到2027年,工业重点领域能效全部达到基准水平以上,标杆水平产能比例达到35%以上,环保绩效a级水平企业数量大幅提升。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率达到50%以上,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工业大市和重点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
以各地市为单位组织政府拟采购项目、工业园区、重点企业等,在新环会现场召开需求发布会,做好真实有效的供需对接。...(一)安徽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成果展安徽省生态环境厅牵头,重点展示安徽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成果,邀请全省各地市、重点园区组织企业参展,集中打造皖北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成果展区、中国环境谷展区
推进重点行业开展废水分质分流深度治理。加快化工园区污水管道“明管化”改造,降低环境风险隐患。四是推进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落实污水管网全覆盖、雨污分流全到位、污水排放全纳管、排放污水全达标、重点园区及园区内企业污水管道可视化全明化的“四全一明”要求,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闽江流域化工园区和省级以上开发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市生态环境局负责)1.强化重点领域管控。加强对全市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园区的监管,深入分析研判重点排污单位污染排放情况。
到2027年,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工业大省大市和重点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重点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退出
(二)支持集成电路设备及零部件制造配套工艺在重点园区发展集成电路重点产业园区在开展工艺先进性和布局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可引入设备及零部件制造行业上游关键配套的电镀等特殊工艺项目。
附件:2023年省级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重点园区资金拟安排项目名单攀枝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2024年3月22日附件2023年省级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重点园区资金拟安排项目名单1.攀枝花市花城新能源有限公司钒钛高新区团山片区电力工程项目
2.到2025年“无废细胞”创建比例达到市、区相关要求,开展重点园区、行业企业“无废”示范,具体指标有:(1)全面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常态长效管理机制和全程分类收运处理系统,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回收利用率分别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