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加强重点用能用水单位节能节水管理,有力有效管控高耗能项目。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大力推广再生材料使用。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一、基本情况兴安盟地表水资源丰富,辖区内有绰尔河、洮儿河、归流河、蛟流河等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315条,水资源总量50亿立方米,加强河流及岸线生态保护与治理,对于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意义重大
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健全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健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机制。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完善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体系。...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全面推行水资源费改税。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深化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
境内河流分属沱江和涪江水系,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0.7亿立方米,有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8条(段),百里凯江造就四川盆地盆底画廊。...境内矿产资源36种,其中磷矿、天然气、石灰岩、地热及矿泉水最为丰富,是全国四大磷矿生产基地之一。
我国水资源总量排名世界前列,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约四分之一,由于整体时空分布不均衡,不少地区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也真正了解到,平时习以为常的自来水其实不是“自来”的,以后会强化节约用水、科学用水意识,从日常小事和生活细节做起,共同守护珍贵的水资源。节水爱水,粤海同行。
第十四条本市按照国家规定,实行能源消耗、建设用地、用水等资源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制度,并逐步推行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制度。第十五条市规划资源部门会同市发展改革、经济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的实施细则;(四)推进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五)落实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制定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等政策措施;(六)建立用能权、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机制;(七)建立环境污染公共监测预警机制
第十一条(双控管理制度)本市按照国家规定,实行能源消耗、建设用地、用水等资源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制度,并逐步推行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制度。...,实现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平衡的绿色低碳循环模式转变。
规划区内以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为主,年平均气温在16—18℃,冬暖春早,夏热秋凉,无霜期长,光热条件好,气候资源丰富。2﹒河流水系发达,水资源总量丰富。...年均水资源总量达1085亿立方米,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少,再向东面逐渐增多的空间分布。在时间分布上,水资源年际变化大、年内分布不均,每年5—9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70%以上。
二、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严格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加强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域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指标管理。加快开展跨行政区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明确各区域取自不同河湖及调水工程的地表水可用水量。
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有序推进生物质发展。科学布局建设装机规模和资源总量相匹配的生物质发电项目。新建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必须采用热电联产方式,鼓励现有项目进行热电联产升级改造。
满足需求 提出智慧水域运维解决方案我国地域辽阔,河湖众多,水资源总量比较丰富,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水面作业及交通运输智能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但当前的无人驾驶技术主要应用方向还是空中及陆地,水面无人驾驶还是一个亟待开发的领域
河流湿地资源丰富,河网密度位居全省前列,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全市水资源总量184.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1.2万立方米,是全国的5.4倍,是全省的4倍。
建立区域尺度再生水调配体系;加强部门沟通,做好政策协同,形成工作合力,破解再生水生产与回用在区域尺度上不平衡的难题;将水生态环境工程与水利工程有机结合,通过再生水调配体系联合调度,实现区域内再生水的充分循环利用,增加区域内水资源总量
我国水资源总量虽然较大,但人均水资源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量最匮乏的国家之一。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人均水资源量还将继续降低。我国水资源的特点使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加突出。
而海水中的锂资源量约为2300亿吨,是目前全球可开采锂资源总量的1.6万倍。但海水中锂离子浓度极低,仅是澳大利亚锂辉石锂浓度的十万分之一,提取难度极大。...我国是最大的锂消费国,由于陆地上可开采锂储量主要来自于矿石和盐湖卤水,受可开采资源少、开发过程固废处理成本高等因素影响,我国锂资源对外依存度高达70%以上,锂资源供给存在巨大缺口。
全面实施能源、水资源总量和强度双控,2020年万元gdp能耗、万元gdp用水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17.0%与34.0%。...在抢抓“双区”建设历史机遇,加快构建“三区并进”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工作进程中,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持续推动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积极进展,资源能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
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生态脆弱,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647亿立方米,不到长江的7%,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80%,远超40%的生态警戒线。...生态环境压力较大,工业废水排放占该区域污水排放总量接近三分之一,且多数沿河分布,部分支流和湖库污染严重。高质量发展不充分,产业倚能倚重、低质低效问题突出,以能源化工、原材料等为主导的特征明显。
综合考虑山区生态公益林资源总量、生态服务价值、碳汇能力增长情况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动态调整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五)完善水流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以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探索市域内水生态环境双向补偿制度,制定实施水生态环境区域补偿办法;以水源保护为重点,建立健全密云水库等流域水资源保护与战略储备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政策;以河流源头、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11月11日,吉林省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印发《吉林省能源科技装备“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指出吉林省农作物秸秆产出量约为4500万吨/年,可收集量约为3500万吨/年,可能源化利用的资源总量约为
同时,省内河流众多,平均水资源总量超过1000亿立方米,全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547条,乌江、北盘江等主要河流流域覆盖主产煤区。...行业能源消耗总量、碳排放总量控制取得阶段性成果。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全面实现综合治理和回收利用,达标排放。
全省矿产资源总量大、矿种齐全、配套程度高、共伴生矿多、综合利用潜力大、经济价值高、矿床类型多样,大中型矿床相对集中。全省共发现矿产157种。...第一章 规划基础第一节 现状与成效“十三五”时期是云南省经济社会实现历史性、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取得了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成就,经济总量、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落实国家全面节约战略,严格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大力推进废旧物资、再生资源、工业和建筑固体废弃物、农林废弃物等资源化综合循环利用。
3.资源利用现状(1)水资源总量及利用情况水资源较为短缺。规划范围多年平均水资源量801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1100立方米。
已探获的铀资源量位居全国首位,已形成我国北方重要的铀矿资源勘查开发基地。稀土资源得天独厚,保有稀土氧化物资源量居全国第一,包头被誉为“稀土之都”,稀土资源量占全国总量的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