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重点领域采用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改造提升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化物流车间等生产系统,分步骤、分层次开展智能制造应用示范,全面开展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和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项目建设。
全力推动“数化咸宁”建设,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市县中心城区建设覆盖率达90%,建成5g基站6000个,行政村5g通达率达100%;推进“智改数转”,打造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10家、省级40家;支持三赢兴科技
到2025年,谋划储备实施工业领域设备更新项目投资规模达500亿元,累计实施工业设备高端化数智化绿色化更新改造项目500个以上,重点“两高”行业能效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30%,建成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项目
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支持企业以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重点,在研发设计、生产、仓储和运营等环节开展数字化改造,建设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
到2027年,累计建成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项目1个、省级数字化示范工厂项目10个、省级数字化示范车间25个。(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市能源局)推动节能降碳升级改造。
制造业是人工智能场景落地的重要领域之一,从办公等场景向研发、生产、供应、销售、服务全面渗透,从研发工具链到智能工厂,从智慧物流到智慧门店,再到智慧园区,都将为制造企业的研发效率、生产效率等带来质的飞跃。
完善“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梯次培育机制,大力推动智能制造发展,推进微宏动力、正大青春宝等龙头骨干企业深度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建设一批新型生产组织示范标杆,引领产业链进行全方位、
到2025年,谋划储备实施工业领域设备更新项目投资规模达500亿元,累计实施工业设备高端化数智化绿色化更新改造项目500个以上,重点“两高”行业能效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30%,建成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项目
、智能制造等数字化转型示范标杆,引领广大企业“看样学样”。...以中小企业为主体,重点推广智能传感、数据采集和联通等设备,支持企业建设智能制造单元、智能产线、智能车间(数字车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网联”全覆盖。
到2026年,力争建设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智能制造场景达到50个以上,培育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5家左右,全省规上建材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到98%左右。——绿色转型显著进步。
支持企业建设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推动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技术在制造环节的深度应用,形成一批工艺数字化设计等典型场景。
聚力“数实融合”,实施“智改数转”行动,重点聚焦家居制造、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实施“智能化”升级。支持重点企业创建智能制造“灯塔工厂”,对标世界和国内领先水平,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
围绕全市135n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遴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梯度培育省级未来工厂、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世界“灯塔工厂”等智能制造企业群体,累计创建20家以上,引导各类标杆企业面向行业开放先进技术和应用场景
发挥“龙哈数智化产业联盟”作用,以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重点,推广应用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工业机器人、工业控制、智能物流、传感与检测等智能制造装备,建设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
加快建设智能工厂,大力推广智能制造装备,支持优势企业“数实融合”“智改数转”。大力推进环保和安全技改,组织开展重点行业和重要设备安全、能效诊断,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水平。
(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应急局、各区政府)(二)智能制造设备进工厂。到2027年打造500个智能制造示范场景。...围绕智能制造全场景建设,实施“高端机床+”,“机器人+”,推动企业基于工业机器人、工业母机、传感器与控制装备、智能仓储物流装备、智能制造系统集成等智能制造装备和系统开展智能化改造升级。
5.加快建设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深化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打造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优秀场景,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
加快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咕噜肉预制菜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等项目建设,推广国家化妆品和日用化学品标准化试点(洗涤用品)第二批国家级消费品标准化试点经验做法,以标准引领推动消费品升级。...开展绿色工厂、近零碳工厂等评价标准体系建设。支持我市企业联合行业协会参与制定新能源汽车、储能、氢能、虚拟电厂、先进装备等领域行业标准。推动产品碳足迹标准体系建设。开展绿色低碳管理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
此外,中建环能旗下西部制造基地在2020年入选了省级绿色制造示范单位、国家级绿色工厂。...2020年,中建环能旗下东部制造基地江苏华大启动“高性能自动化离心机”三期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3亿元,积极探索高端制造与智能制造新路径。
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加快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智能化升级。到2027年,培育省级以上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应用标杆企业80家,省级以上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20家。
以生产作业、仓储物流、质量管控等环节为重点,推动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增材制造装备、工业机器人、工业控制装备、智能物流装备、传感与检测装备等通用智能制造装备更新改造,提升装备数控化水平。
“上云用数赋智”,到2027年累计建成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项目10个、省级数字化示范工厂项目100个、省级数字化示范车间200个。
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人工智能创新工程,建设一批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标杆车间,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优秀场景,广泛应用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以及工业控制、智能物流、传感与检测等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
聚焦“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加大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以及工业控制、智能物流、传感与检测等智能制造装备和算力设备、大模型、工业软件应用与普及,支持企业更新一批高技术、高效力、高可靠性的先进设备,提高优质产品供给能力
探索柔性生产、共享制造、虚拟制造等新业态和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制造新模式。支持开展数字化绿色化协同改造,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工艺、装备应用,建设绿色工厂。2.老旧设备更新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