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开展新一轮太湖治理和城乡河道综合整治,加快推进新沟河、新孟河延伸拓浚及望虞河西岸除险加固和控制工程,加大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提升排水达标区建设管理水平,强化河长制、断面长制监管责任,稳步提高Ⅲ类以上地表水比例,全面完成黑臭水体治理目标任务。摘自党代会报告

首页 > 环境修复 > 流域治理 > 评论 > 正文

【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去"黑臭" 无锡河道整治如何全面完成?

2016-09-30 10:14 来源:无锡日报 

扎实开展新一轮太湖治理和城乡河道综合整治,加快推进新沟河、新孟河延伸拓浚及望虞河西岸除险加固和控制工程,加大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提升排水达标区建设管理水平,强化“河长制”、“断面长制”监管责任,稳步提高Ⅲ类以上地表水比例,全面完成黑臭水体治理目标任务。——摘自党代会报告

特别关注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一定意义上讲,太湖治理是无锡的生命工程。党代会报告中提出,深入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好无锡的绿水青山,“全面完成黑臭水体治理目标任务”。作为治理太湖的难点之一,黑臭河道整治难在哪里?治理路径如何?又如何防止河道“返黑”?代表们对这个百姓身边的热点问题,提建议、出办法、谈思路,热议畅言。

新一轮治太,黑臭河道是个难题

无锡市太湖办主任顾岗代表认为,无锡的生态问题主要是水环境的问题,无锡水环境的问题主要是河道和太湖的水质的改善。“城乡河道一头连接太湖,一头连接排水口。河道整治关系治太全局,是治理的重点也是难点。”参与首轮治太工程的顾岗深有感触,“我们要紧紧扭住河道整治这个关键,围绕解决好重点断面‘水质改善’和‘黑臭河道’两大问题,进一步提高河道整治措施的整体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惠山区市场监管局郁柳代表说,太湖污染,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太湖治理的关键还是控源截污,减少污染物入河入湖量。惠山区是无锡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工业发达,河道污染不可避免。虽然也采取了不少措施,不过由于网管尚未全覆盖,河道黑臭也有发生。

顾岗代表介绍说,今年3月1日全市召开了太湖治理暨河道综合整治工作会议,提出把太湖治理打造成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工程”总目标,为此,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了《无锡市进一步深化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意见》及工业污染防治、排水达标区建设、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河道综合整治等“1+4”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到2020年,太湖无锡水域水质总体达到Ⅲ类水平,全面完成黑臭水体治理目标,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打造安全、清洁、健康的城乡水环境。

去“黑”除“臭”,摸索科学治理路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戈贤平代表谈到,目前无锡一些河道通过种水葫芦等水生植物来净化河水,但水葫芦疯长后如果不及时清理会引发二次污染。他觉得治理黑臭河道可以有更科学的方法。

“水环境综合整治既是生态工程、更是民生工程。”滨湖区城市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马雪锋代表说,滨湖区在全市率先设立水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抽调各职能部门精干人员协同办公,全面牵头协调推进全区治水工作,以破解“九龙治水”困局,从方案制定到工作推进、检查督查、强化考核、资金管理等方面进行统筹协调,全力推进治水工作。

市市政和园林局局长吴燕敏代表说,今年5月18日,市政府办公室正式印发《无锡市市区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方案》,计划用5年时间对市区排查出的38条黑臭河道进行综合整治,确保达到一般景观用水标准,确保到2020年底前,市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实现市区河道水循环正常、水生态良好。“作为今年的整治试点项目,芦村河整治工程中清淤疏浚、驳岸整修、景观绿化、排水复查整改等工程已完成,累计完成清淤长度2700米。”吴燕敏代表介绍,在这条“试验河”的“实验”中,他们摸索到了科学治河的路径。

目标既明,长效亟须百姓参与

“黑臭河道”治理容易巩固难,怎样取得长效?“我们河道整治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沟通水系,解决流水不通的问题,今年我们的6条河道治理都是采取这样的方式。”吴燕敏介绍,“阳台上放个洗衣机,有可能成为污染河道和太湖的源头。”阳台接的是雨水管,直接排到河道里。为此,市市政和园林局与社居委一起,用招投标的办法,将阳台排水接上污水管网,防止生活用水污染河道。

吴燕敏代表认为,为防止河道“返黑”,长效管理是下阶段的重要工作,各级管理部门要从组织、资金、队伍等方面给予高度保障。顾岗代表提出,河道治理牵扯到千家万户,政府和市民都要积极参与整治并珍惜成效,每个人都要规范自己的排水行为,河道整治效果才能长久。

代表畅言

为了“无锡蓝”:“大烟囱”也能近零排放

江阴苏龙热电发电部主任朱良清代表:

谈及雾霾市民总会把矛头对准大烟囱,尤其是燃煤电厂的烟囱成了众矢之的。可在苏龙热电,这些烦恼并不存在。

去年底,苏龙热电6台燃煤机组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了88%以上。环保上的亮眼表现,为企业发展赢得先机。总投资约7亿元的江阴城区热网整合东南线热网工程交由苏龙热电承建,形成了230公里长的供汽管网,覆盖江阴城区、临港开发区、澄南片区约230平方公里地域,425家用户直接受益于苏龙热电已实现超低排放改造机组的蒸汽,“环保品质符合国家标准,企业产品更受市场欢迎。”朱良清说,苏龙热电在控制好燃煤污染排放总量的同时,污水处理、废水零排放、煤场封闭等环保技改措施都已经排上议事日程,还将积极开拓新能源,“希望在无锡抬头时常可见蓝天。”

为了“太湖清”:放流“土著鱼”治水遏藻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戈贤平代表:

“省海洋渔业局正在无锡开展太湖水生野生动植物资源普查,有些‘土著鱼’几乎监测不到。”2250平方公里的太湖是全国第三大淡水湖泊,上世纪50年代太湖鱼类多达107种,而近年数据显示,最多时也只能找到60种。

以渔净水是治理太湖不可或缺的路径,“土著鱼”更是治太的一件利器。2006年无锡市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之一的“五里湖保(净)水渔业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通过放流适当的底栖贝类、鲢鳙鱼、夏花鱼等“土著”品种,提高了五里湖水体自净力,修复了水生动物群落组成,更是抑制了对蓝藻的产生。

污染治理也能发展产业。在太湖流域适当放流或养殖“土著鱼”,恢复原有的生态群落和生物多样性,可以形成一个具有多功能服务价值的有机水产品种产业基地。

为了“乡村美”:改善“水环境”保留特色

滨湖区委农村办公室主任杨叶新代表:

党代会报告中提到“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加强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民村保护,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等内容。我认为,深化美丽乡村建设,要改善农村河道等水环境,恢复“山美水美人更美”的生活环境面貌,同时考虑如何保留特色形态、传承乡土文化。滨湖农村将紧紧围绕“最美湖湾新城”建设目标,以做强、做精特色优质农产品和休闲观光农业产业为核心,加快构建花果名茶胜地、养生休闲胜地、生态智慧基地、农业体验高地,全力打造无锡都市农家休闲后花园。

原标题:【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去"黑臭",无锡河道整治如何全面完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