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打个喷嚏,欧美国家就感冒”。今年起,中国全面禁止废塑料等24类固体废物入境。据英国《卫报》等媒体报道,禁令生效后,欧美多国垃圾回收厂的垃圾堆积成山,一些地方不得不将无处堆放的塑料垃圾做填埋处理。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要知道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垃圾进口国,2016年进口的塑料垃圾占当年全世界废塑料进口额的56%。一纸“洋垃圾”禁令让英国环保官员们为“无处安放”的垃圾遭到民众抱怨;也让美国的垃圾处理商们感到沮丧,二十多年来,他们靠向中国出口垃圾获利并赚取政府补贴。
中国进口“洋垃圾”原是为缓解工业的原料不足,上世纪80年代起,开始从境外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然而,这些漂洋过海进入中国的固体废物里,常掺杂着各种城市生活垃圾。待那些可被回收利用的废纸、电子配件、废金属等被分拣出去,成为工业原料,剩下的无用之物或被焚烧、或被掩埋、或堆积成山,对大气、土壤、地下水等造成危害,也威胁着居民的健康。2013年,江苏苏州的海关人员在查验一批伪报为“废旧报纸和废旧瓦楞纸”的进口货物时,就发现其中含有大量毛发、输液管、药瓶及废旧塑料袋等城市垃圾,一些参加查验的海关人员甚至出现了呼吸道感染、表皮感染等症状。
如今,中国将“洋垃圾”拒之门外,是治理环境的一记重拳,也是国内产业升级转型的结果。2018年1月1日起禁止入境24种固体废物,包括生活来源废塑料、钒渣、未经分拣的废纸等,国内产业升级使得工业生产对这些废物原料的依赖减轻:伴随中国人力成本的提高,劳动密集型的塑料玩具、橡胶等产业开始向人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转移;而环保政策使高耗能、高污染的资源性产业如金属冶炼的发展受到抑制;因电子媒体和电子书的兴起,纸的需求在减少。
中国“洋垃圾”禁令的发出,正在迫使欧美国家做出改变。1月23日,欧盟宣布首个处理塑料垃圾的计划,逐步淘汰一次性塑料,目标是到2030年,欧盟地区使用的所有塑料包装必须能够回收利用。英国首相特蕾莎˙梅(Theresa May)也在1月表示,英国将在25年内消除所有可避免的塑料垃圾。澳大利亚环境和能源部长表示,中国的禁令为发展澳洲循环经济提供了机遇。
可见,中国的“洋垃圾”禁令不仅改善中国环境,也使曾经的垃圾出口国正视垃圾处理问题,长远来看,必将推动全球生态环境的改善。
延伸阅读:
突然 中国说了一声"不"!美国和欧洲集体陷入恐慌...
关闭一扇窗、打开一扇门?“洋垃圾”止步国门背后……
原标题:中国为何对“洋垃圾”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