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必须深入分析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充分认识实现“双碳”目标的紧迫性和艰巨性,研究需要做好的重点工作,统一思想和认识,扎扎实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这为我国高质量推进“双碳”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认为,要全力以赴推进绿色低碳科技革命,打造涵盖负碳技术、负碳产业、负碳经济在内的负碳生态体系,以更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推动更高质量发展,助力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从高效推进“双碳”工作的角度来看,负碳生态体系是一种具有革命性和高效能的碳治理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开展低碳零碳负碳和储能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攻关”;《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也提出,“开展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这为我国加大负碳技术创新力度、推进形成负碳产业、加快布局负碳经济、积极构建负碳生态体系指明了方向。根据技术研发、应用的一般科学规律来推算,要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则需要在2030年前完成对低碳技术、零碳技术、负碳技术的研究、技术开发和产品应用。这使得对负碳技术的创新、研发、储备、推广、应用显得尤为迫切。我们相信,推进负碳技术创新,大力发展负碳产业和负碳经济,积极构建负碳生态体系,可以为我国推进碳治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强劲动力。同时,碳达峰、碳中和带来的绿色低碳科技革命也将推动负碳产业和负碳经济发展,包括负碳技术、负碳产业、负碳经济在内的负碳生态体系的形成,将为我国碳治理进程带来革命性变化。
一、从碳治理到碳中和:从全球气候治理的发展路径来看,碳治理将成为推进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切入点和发力点。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全球气候治理,而全球气候治理则聚焦于全球碳治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及重点领域和行业政策措施行动对负碳技术发展提出要求: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研究发展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储能、绿色氢能、电动和氢燃料汽车、碳捕集利用和封存、资源循环利用、可控核聚变等成本低、效益高、减排效果明显、安全可控、具有推广前景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强调,“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构建新型举国体制,强化科技和制度创新,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这表明,我国已经将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提升到科技革命的高度。碳中和已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碳治理领域一项具有刚性、系统性,体系化特征明显的重要工作。对于实现“双碳”目标而言,绿色低碳科技革命强大驱动力的关键,在于包括低碳技术、零碳技术和负碳技术在内的减碳技术的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其中负碳技术创新对于进行碳治理、实现碳中和的价值和贡献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二、从低碳技术到负碳技术:从碳治理的发展成效来看,负碳技术将成为碳治理进程的重要治理工具和治理方式。虽然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所引发的温室效应造成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异常增温,但二氧化碳不是废物更不是污染物,而是整个人类和生态环境离不开的重要资源。将引起地球生态系统异常增温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用的资源加以利用,是进行碳治理、实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低碳技术、零碳技术和负碳技术的广泛应用,将进一步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切实提高减排降碳成效。低碳技术、零碳技术、负碳技术都在不同程度上起到了减排降碳的作用,但是减排降碳效果最为明显的是负碳技术。
对于负碳技术的组成,其主要包括二氧化碳制成化学品、二氧化碳制成燃料、微藻的生产、混凝土碳捕集、提高原油采集率、生物能源的碳捕捉和存储、硅酸盐岩石的风化和矿物碳化、植树造林、土壤有机碳和土壤无机碳、农作物的秸秆烧成木炭还田等。2021年,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教科信函〔2021〕30号)的通知指出,加快碳减排关键技术攻关,加快碳零排关键技术攻关,加快碳负排关键技术攻关。其中,负碳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加强二氧化碳地质利用、二氧化碳高效转化燃料化学品、直接空气二氧化碳捕集、生物炭土壤改良等。推进负碳技术发展,应研究负碳技术与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之间的协同关系,引领构建生态安全的负碳技术体系;攻关固碳技术核心难点,加强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的固碳技术升级,提升生态系统碳汇。从负碳技术的功能来看,负碳技术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一是碳资源化利用技术,指生产过程中以二氧化碳为原材料,生产、制造碳基产品,且生产工艺无其他碳排放,或有碳排放但排放量小于碳消耗量的碳利用技术;二是生物炭固碳技术,指将二氧化碳固化在生物炭中,再重新施于土壤中起到数百年稳定固碳的技术;三是生态碳汇技术,指通过大自然活动,将二氧化碳固化在生态系统中的天然碳汇技术。不同类型的负碳技术可以应用到不同的碳治理场景之中。
近年来,中晶环境在负碳技术创新和负碳经济发展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比如,在负碳生态产业园方面,中晶负碳生态产业园将工业生产、生活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直接回收、利用,转化为新的碳资源化产品。在生物质利用和生物炭固碳技术方面,城康资源利用城市污泥、餐厨、生物质等固废,生产制造氢能源及石墨烯、碳黑等纳米碳材料,同时生产炭基催化剂或生物炭。生产资源来自于城市固废,将有机质和生物质固废中的有机碳转化为氢能源、石墨烯、碳黑、炭基催化剂或生物炭等产品。这种非一次性资源消耗是绿色低碳技术的良好应用。在碳资源化利用方面,中晶环境积极探索利用工业废水回收二氧化碳生产纳米碳酸盐技术,整个过程完全利用烧结机废热生产,没有其他能源消耗、资源消耗。这些负碳技术创新探索和实践表明,负碳技术所具有的显著治理成效和治理空间,可为我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负碳技术的独特属性表明,负碳技术具有更强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随着碳回收技术的发展,业内普遍认为二氧化碳最好不要单纯地封存,那样不产生经济效益,还是要想办法推动高效率利用。负碳技术的本质,就是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围绕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发展,通过负碳技术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将社会经济活动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加以转化、利用,从而大幅提高碳治理成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目前,负碳技术在我国已开始从理念变为行动。以负碳技术创新为核心,形成具有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特征的负碳产业和负碳经济,构建基于循环经济和科学治理的负碳生态体系,已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方向。
要加大负碳技术创新力度,提高负碳技术创新成效,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一是在负碳技术发展措施层面,通过加大负碳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具体包括基础研究、技术研发、装备研制、关键性技术、核心性技术等),加大负碳技术推广力度(具体包括扩大应用规模、扩大应用范围、建设示范工程、建设产业园区等),加大负碳技术支持力度(具体包括财税政策、产业培育、跨行业跨领域协同等)等方式实现。二是在负碳技术发展路径层面,通过研发具有低成本、低能耗、低门槛、高效益、高质量、绿色化特征的负碳技术,研发具备碳转化、碳利用、碳循环特征的负碳技术,建设负碳技术示范工程,建设负碳生态产业园等方式,积极推进负碳技术创新进程。三是在负碳技术发展支持层面,通过加强负碳技术顶层设计,建立负碳技术应用、转化、检测、核查、安全、生产等标准规范体系和管理制度,将负碳技术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建立负碳技术金融支持体系等方式,积极支持负碳技术创新发展。
三、从负碳技术到负碳经济: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来看,负碳技术、负碳产业和负碳经济所构成的负碳生态体系将大有可为,前景不可限量。负碳技术、负碳产业、负碳经济所构成的负碳生态体系,为碳治理发展提供了关键逻辑链条和重要发展路径。何谓负碳产业?负碳产业是以负碳技术创新为基础,将负碳技术创新链和产业链相连接、融合的结果。何谓负碳经济?负碳经济是通过负碳技术的广泛应用,围绕负碳产业发展形成市场化体系、制度、模式、系统,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和谐、均衡、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一系列科技革命所取得的重要成果。而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和全球气候治理离不开负碳技术、负碳产业、负碳经济所构成的负碳生态体系的大力支持。负碳经济的发展将推动以高效、安全、洁净为目标的节能技术和绿色低碳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使得以碳氢资源、海洋能、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为基础的一系列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在不久的将来得到普遍应用;负碳经济立足于节约或保护能源和自然资源,以及尽可能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为绿色低碳科技革命打开了大门。这种环境治理技术和其他学科的融合性研究成果能够有效地修复、保护和改善地球环境的质量。
负碳经济高度重视自然资源的动态循环和物质平衡,倡导人类做到对资源的永续利用,对可再生资源的创造性运用,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运用。负碳经济倡导对人类生产活动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控制和吸收,对产生的废物进行回收利用,变废为宝。负碳经济模式揭示了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旨在最大限度地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多样性,把生态安全作为重要因素考虑,力求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平衡发展,从而以一种创新的方式切实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负碳经济契合新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支持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有利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形成,有利于推进全球气候治理和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进程。负碳经济的产生与发展集中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所要求的整体思维模式、生态思维模式与双赢思维模式。只有善待地球、爱护环境,用“善”与“爱”将天、地、人三者紧密联系起来,使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类协调统一、生息与共,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其成为能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通过负碳经济发展,可以实现世界或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物质世界的循环利用和动态平衡,进而摆脱地球物质资源局限给人类带来的内在增长限制。
负碳经济的形成有助于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和全球气候危机的解决。以负碳经济为基本经济运行模式的负碳生态体系建设,致力于将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与此同时,只有让更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企业投入到负碳技术创新的领域中,加大对我国负碳技术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才能推动我国形成负碳技术创新浪潮,才能为我国推进碳治理、实现碳中和奠定坚实的创新技术基础。目前,中晶环境已探索出“基于城市固废新能源、新材料的产业示范园”“基于工业固废循环负碳产品的生态示范园”“碳链APP交易平台”等创新发展路径,积极打造负碳产业示范城市,并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
我们坚信,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通过负碳技术积极践行“变废为宝,物尽其用”的理念,通过负碳技术持续的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实现“以废治废,变废为宝”,搭建全新的负碳产品模式,形成负碳生态科技创新平台,促进负碳技术与负碳产业协同发展,积极构建负碳经济新模式,着力打造负碳生态新体系,将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科学路径和技术支撑,不断提升我国“双碳”工作领域的科学治理、精准治理、依法治理、智慧治理水平,有效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碳治理新格局的形成,在推进全球气候治理和中国气候治理进程的同时,不断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作者系中晶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