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供应链绿色监管,实施全国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推动绿色产品认证,鼓励企业积极取得建材、家具、快递包装、塑料制品、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等绿色认证。
格兰富是世界上第一家被授权iso9001标准质量证书的水泵厂商,并通过了iso14001等有关环保管理体系认证;同时是首家获得中国清水离心泵节能产品认证的外资企业,连续多年入选中国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
开展火电、钢铁等重点行业节能改造,推进园区基础设施节能升级改造,构建绿色低碳产品认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四位一体”的绿色低碳制造体系。开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积极申报国家碳达峰试点,建立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探索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编制各年度温室气体清单,稳妥有序推进甲烷排放控制。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
大力推动绿色金融改革、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探索建立大湾区产品碳足迹与低碳产品认证制度。高水平建设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深化生态环境领域对外开放合作。
12月26日,在宁波举行的全国首个无废低碳产品认证发布及碳减排量交易发布会上,两笔无废低碳产品(再生骨料和再生砖制品)碳减排量交易签约。...按照当日发布的有关再生砖和再生骨料低碳产品认证标准,宁波供销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再生砖,总计减少固废10238吨,获得3678吨可交易的碳减排量,市场价超10万元。
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畜牧渔业节水技术等;l非常规水利用:再生水利用、雨水利用、矿井水利用等;l城镇生活节水降损、智能节水监控平台等;(八)共享经济与绿色消费l旧物交换利用平台与系统;l绿色消费体系;l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和管理
产品认证六部市场与创新发展部部长 刘源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工程师 刘通浩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仪器质检室高级工程师 迟颖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闫大海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环境标准研究所研究员
01协助企业荐引与会重要嘉宾,享受专家指导、标准制定、政策咨询、行业规划、产品认证等服务02百万数据库中提取部分核心数据共享,针对联盟伙伴提出的采购意向、技术需求,配对数据,促进会前成交03协助企业会前拜访或参观意向合作单位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的要求,大力推进绿色产品、低碳产品认证,加快淘汰已纳入淘汰类和限制类名单中的工艺和装备。﹝牵头单位:市工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的要求,大力推进绿色产品、低碳产品认证,加快淘汰已纳入淘汰类名单中的工艺和装备,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4.优化含vocs原辅材料和产品结构。严格控制生产和使用高vocs含量涂料、油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的要求,大力推进绿色产品、低碳产品认证,加快淘汰已纳入淘汰类和限制类名单中的工艺和装备。...(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四)优化含vocs原辅材料和产品结构。
支持再生资源产品积极申报绿色产品认证。加大政府绿色采购力度,积极采购再生资源产品,到 2025 年,政府采购绿色产品比例达到 30%以上。
2.1.5 质量要求:具体为:(1)设计质量必须达到国家关于建设工程或相关工程设计深度的要求,并须通过有关部门的审查和批准;(2)工程设备材料须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质量合格,并通过相关产品认证。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的要求,大力推进绿色产品、低碳产品认证,加快淘汰已纳入淘汰类和限制类名单中的工艺和装备。...(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生态环境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四)优化含vocs原辅材料和产品结构。严格控制生产和使用高vocs含量涂料、油墨、胶粘剂、清洗剂等建设项目,提高低(无)v
(3)工程设备材料须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质量合格,并通过相关产品认证。工程所用器材、设备、材料品牌须满足招标人的要求,同时满足招标人、当地相关部门对设备、材料的品牌、技术要求。
到2025年,累计创建绿色工厂30家、绿色产品认证100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8家,推动通过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工业企业比例趋近100%。...以电器电子产品、打印耗材行业为重点,建立健全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节能双碳板块要实现既有谘询业务合同金额稳步提升,团队创利能力持续增长;探索低碳企业、园区示范、低碳产品认证、碳中和认证、绿证核发与交易等双碳业务。
聚焦重点领域和社会关切,联合开展长三角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深化“五统一”工作机制,制定长三角绿色产品认证监管工作指引。...编制沿线国家认证信息电子手册,发布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等重点出口产品
支持再生资源产品积极申报绿色产品认证。加大政府绿色采购力度,积极采购再生资源产品,到2025年,政府采购绿色产品比例达到30%以上。...引导金融机构有序推进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相关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加大对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投融资支持力度。
支持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替代材料和制品生产企业向符合条件的认证机构申请产品认证。...第十三条【执法权限】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向相关单位和个人调查、了解有关情况;(二)进入经营场所、产品存放地,实施现场检查;(三)查阅、复制有关的合同、票据、账簿等资料
围绕“双碳”“绿色发展”思路,深入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工作,提高绿色建材产品认证社会认知度和认可度,联合相关部门加大对绿色建材产品认证金融支持和采信力度,实现全省绿色建材产品认证获证组织数量和证书数量持续稳定增长
龙头企业之间、企业与专业院所之间开展联合研发和协同创新有利于各创新主体聚焦主责主业,集中资源开展核心工艺和关键环节研发,提高研发效率;有利于上下游企业之间通过早期介入产品设计和研发,共同开展市场策划和产品认证等
加快推行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和标识体系,积极落实产品碳足迹认证认可制度,统筹运用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等多种认证认可手段服务“双碳”目标。5.开展营商环境提升行动。
污染治理等节能环保领域,资源循环利用装备制造、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园区循环化改造等资源循环利用领域,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绿色升级领域,低碳项目咨询、运营管理、监测检测、评估核查、产品认证与推广
水基型和本体型胶粘剂的生产企业,以及已经完全实施低vocs含量清洁原料替代,排放浓度稳定达标且排放速率、排放绩效等满足相关规定的企业,纳入正面清单管理,在重污染天气应对、环境执法检查、政府绿色采购、绿色工厂及清洁生产评价、绿色产品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