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固体废物处理技术装备。主要指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医疗废物等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及装备。5.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装备。主要指工业、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和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减振、降噪技术及装备。
95%,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达40%,医疗废物无害化利用处置率保持10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90%,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利用、处置率达100%;用热需求集中且达到一定规模的乡镇建设完善区域集中供热设施
全市无已建成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设施。(二)危险废物综合利用设施。全市无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
根据招股说明书,公司长期扎根于我国环境能源领域,主营业务包括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业危废处置、医疗废物处置、厨余垃圾处置、渗滤液处理、生态填埋、海上环卫、 垃圾压缩中转等,形成了以生活类垃圾处理业务收入、
一、全市危险废物产生及利用处置基本情况据统计,2024年全市危险废物产生量约66.35万吨(含医疗废物0.25万吨),上年度贮存量0.25万吨,委托利用处置33.11万吨(其中委托市内集中利用处置19.47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持续优化全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推进国家区域性特殊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建设。(省生态环境厅)加强医疗废物处置监管,不断提升医疗废物规范化处置水平。
集中式包括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处理厂、危险废物(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厂。移动源主要为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道路铺装及从事油品储存的企业。...四、工业固体废物2023年,全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4894.00万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3769.15万吨(其中: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75.84万吨),处置量485.85万吨(其中:处置往年贮存量
集中式包括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处理场(厂)、危险废物(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厂。移动源包括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沥青道路铺装、储油库。...四、工业固体废物2023年,全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04亿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0.83亿吨,处置量0.08亿吨。全省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232.30万吨,综合利用处置量237.29万吨。
主要针对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提出促进危险废物收集便利化和转移快捷化;动态健全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保障体系,促进区域处置设施共建共享;完善医疗废物收集处置体系和处置方式,优化偏远地区收集处置方式
+水泥窑协同)类集中处置危险废物(不含医疗废物)项目。...公告显示,总体上看,全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远超产生量,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的总体生产经营负荷不高,部分利用处置设施存在长期闲置的情况。
2026年底前,实现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焚烧炉渣零填埋,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焚烧飞灰近零填埋。...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医疗废物、危险废物等收费机制和相应托底保障机制,引导相应固体废物产生企业加强协同处置及资源化利用。
在医疗废物收集处置方面,指导意见提出,推动建立市域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能力有保障、偏远地区集中处置与就地处置相结合、动态完善“平急两用”处置能力作备用的医疗废物收集处置体系。
继续推行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支持新建或经改造符合标准要求的危险废物焚烧、生活垃圾焚烧等设施应急协同处置医疗废物。督促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等制度。
城市工业固体废物、医疗废物、危险废物、建筑垃圾、园林绿化垃圾、动物尸骸、市政污泥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市、县(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物业企业考评内容,鼓励物业企业新建改建分类收集和分类投放设施,指导物业企业严格落实垃圾分类要求;加强生活垃圾处置设施的建设;将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纳入老旧院落
分类施策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着力提升固体废物管理水平,优化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设施布局,8个市州及格尔木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全面投入运行,县级以上医疗废物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和偏远地区医废的有效收集。
强化集中处置设施监管,督促昆明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开展二期项目配套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及问题整改验收,完成医疗废物经营许可换证。...加强医疗废物处置贯彻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各类措施,加强医疗废物在线申报、严格执行转移联单、加快推进物联网信息化管理。修订发布《昆明市医疗废物管理规定》。
提升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支持医疗废物处置模式创新。加强尾矿库污染治理。...(四)加强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加强建筑垃圾等源头减量和利用处置,建立城市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制度,全链条推进塑料污染治理。
,运行医疗废物电子联单,相关数据作为核算各市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的主要依据。...产生和经营危险废物的单位应通过“无废山东”智慧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平台)依法申报危险废物产生和经营情况,备案管理计划,建立电子管理台账,运行全国统一编码的危险废物电子转移联单,医疗废物处置单位通过平台维护医疗废物产生和运输信息
2026年底前,实现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焚烧炉渣零填埋,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焚烧飞灰近零填埋。...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医疗废物、危险废物等收费机制和相应托底保障机制,引导相应固体废物产生企业加强协同处置及资源化利用。
市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负责医疗废物处置的卫生监督管理。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危险废物道路运输的监督管理。市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农药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履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义务的监督管理。
此外,部分危险废物类别利用能力不足或利用水平偏低,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工业废盐、铝灰(渣)等;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地区性不平衡。...其中,综合经营单位对外经营量83.59万吨,负荷率不高,约为19%;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量4.99万吨,负荷率约为63%;收集经营单位收集量5.78万吨,负荷率偏低,约为3%。
三、医疗废物处置情况全州共有6家单位具备医疗废物处理资格和能力,设计处理能力38吨/日,处理工艺为高温蒸汽或微波灭菌。...2023年医疗废物产生量2956.2838吨,处置量2956.2838吨,处置率100%。
其中,只综合利用危险废物经营单位6家(总规模25.5万吨/年),只处置危险废物(不含医疗废物)经营单位1家(规模3.4万吨/年),同时利用和处置危险废物(不含医疗废物)的经营单位3家(总规模22.45万吨
文件提出,到2025年,全市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明显下降,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水平显著提升,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率均达到100%,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明显。
(七)环境治理业危险废物处置:新建、改建、扩建危险废物集中焚烧、集中填埋处置项目(不含医疗废物集中处置项目),产生危险废物单位新建的单独危险废物焚烧或填埋处置自用设施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