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包括:一、河北蒙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篡改监测数据涉嫌环境污染犯罪移送公安案办案单位:沧州市生态环境局盐山县分局案件类型:篡改监测数据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案件来源:上级交办(一)案情介绍省生态环境厅执法人员在对企业在线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时发现
该公司总经理丁某擅自拔掉废水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的取样管,导致自动监测设备无法正常监测实际排放的水污染物浓度,利用篡改监测数据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
案件启示 篡改监测数据只是环境违法的表象,根本的原因还是污染治理能力不足和治理意愿的缺失,要加强对环境监管数据的分析,强化智能监控视频等技防设施的建设,精准查找问题线索;同时也要结合违法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前谋划执法行动
02查处情况郑州市昶隆纸业有限公司作为重点排污单位,篡改监测数据,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三十九条“禁止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私设暗管,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水污染防治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
该企业工作人员通过纯净水、自来水稀释实际水样干扰在线监测数据的行为,根据《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第四条第六项、第八项规定,应当认定为篡改监测数据。
实践中,部分企业明知其自动监测设备发生故障,监测数据出现异常,却对故障设备和异常数据“选择性无视”,甚至通过虚假标记生产状况的方式实现逃避监管之目的,其性质与篡改监测数据的行为无异,应当依法予以严惩。
此次公布的典型案例包括:案例一:十堰某重点排污单位通过篡改在线监测数据以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大气污染物案一、案情简介2024年1月12日至1月19日,十堰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接到第三方巡查单位关于丹江口市某重点排污单位上传到环境监管平台的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全为实测值
典型案例三永安市吉发养殖有限公司篡改监测数据案【案情简介】2023年3月12日,三明市永安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调阅省污染源监控管理系统发现,永安市吉发养殖有限公司鳗鱼养殖废水排放口总磷监测数据超标后突然降低并稳定达标
宜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一批生态环境违法典型案例(自动监测领域第二批):案例1:江西某公司通过篡改监测数据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大气污染物案【案例特点】该案件为通过篡改监测数据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大气污染物典型案例
二、查处情况该公司上述行为符合《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环发〔2015〕175号)第四条第八项“篡改监测数据,系指利用某种职务或者工作上的便利条件,故意干预环境监测活动的正常开展,导致监测数据失真的行为
各监测机构要在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约束下开展业务,须知守法经营是监测机构的“生命线”,广大监测机构要坚决杜绝伪造、篡改监测数据和出具虚假监测报告情况的发生,自觉接受社会公众、排污单位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督
经后续调阅在线设施数据记录,该公司在9月27日注入自来水后,cod浓度呈现断崖式下降,该公司涉嫌稀释排放,篡改监测数据,导致监测数据失真。
【查处情况】 该公司上述行为符合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环发〔2015〕175号)中第四条第八项“故意改动仪器运行状态的”情形,该行为属于篡改监测数据。
案例一:深圳市查处某五金公司涉嫌篡改监测数据超标排放废水案件案情简介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通过污染源在线水平衡智慧监控系统的实时在线监控平台发现深圳市某五金公司现场废水在线监测数据中氨氮、总氮、总磷等监测指标长期保持在极低数值
案例一:深圳市查处某五金公司涉嫌篡改监测数据超标排放废水案件案情简介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通过污染源在线水平衡智慧监控系统的实时在线监控平台发现深圳市某五金公司现场废水在线监测数据中氨氮、总氮、总磷等监测指标长期保持在极低数值
,检查发现该单位第三方运维公司为谋取非法利益,违规将烟气自动监测设备参数修改方法传授给企业,企业为逃避监管超标排污,两次将自动监测设备的二氧化硫斜率改小,使得上传监控平台的自动监测数据变小、失真,涉嫌篡改自动监测数据超标排放二氧化硫等污染物
(二)查处情况该公司为《唐山市2023年度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中企业,该公司的行为涉嫌篡改监测数据,符合《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第四条第五项的规定,唐山市生态环境局依据《最高人民法院
、维护记录表时,故意隐瞒篡改监测数据事实。...【典型意义】本案系重点排污单位通过篡改自动监测数据超标排放二氧化硫污染大气案件。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3年第八批典型案例(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造假):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或为节约成本,或为满足客户“特殊”要求,编造、篡改监测数据,提供虚假报告,导致无法真实反映污染物排放状况。
三、案件启示篡改监测数据,是指利用某种职务或者工作上的便利条件,故意干预环境监测活动的正常开展,导致监测数据失真的行为。...,初步判断该公司存在篡改伪造自动在线监测数据嫌疑。
随后,黄润秋部长赴河南省开展突击检查时,再次强调,坚决以 “零容忍”态度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尤其是企业和第三方监测公司相互串通、伪造篡改监测数据等问题,性质严重、影响恶劣、触犯刑法,必须坚决打击。
其中,赣州某环境技术公司篡改自动监测数据案获生态环境部和江西省生态环境厅通报表扬并作为典型案例予以公开发布。...,上传失真的在线监测数据。
,使仪器测量计算出其需要的虚假校验监测数据,导致该污水处理厂废水排口cod、氨氮、总氮在线监测设备运行不正常,检测误差均超过规定的限值,涉嫌篡改在线监测数据。
保定温恒热力有限公司涉嫌篡改监测数据违法犯罪案。涉案企业在线监测设备运行中,存在多次人为修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量程的操作记录。案件...,发现问题1684个,立案调查问题64个,发现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问题8个,均第一时间移交公安机关。”
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系指故意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等以及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篡改、伪造或者指使篡改、伪造环境监测数据等行为。什么是“篡改”监测数据?“伪造”监测数据行为有哪些?